佛弟子文库

欲诵经灭罪,当做此观心法

智者大师  2017/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欲诵经灭罪,当做此观心法

夫欲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观:观所坐之座高广严好;次观座下皆有天龙八部、四众围绕听法;次须运心作观。

观我能为法师,传佛正教,为四众说。想所出声,非但此一席众,乃至十方皆得听受,名为假观。

次观能说之人、所诵之经,何者是经?为经卷是?为纸墨是?为标轴是?诵音为口出?为龈腭和合而出?为有我身?为无我身?谁是诵者?为心是诵?为口是诵?为和合出?观此四众,为是实有?为从想生?四众非有,无我能诵,是名空观。

虽无所诵之经,而有经卷、纸墨、文字;虽无能诵之人,而有我身为四众宣说;虽非内外,不离内外;虽非经卷,不离经卷;虽非身口,不出身口。从始至终,必无差谬,名不可思议。能作此解,能作此观,名为三观于一心中得,不前不后,三观宛然。

虽无施者,而有法施;虽无受者,四众炳然;虽无法座,登座宣说;非一二三,而一二三,名为法施檀波罗蜜。专心诵持,无诸遮碍,名为持戒。忍耐恶觉,名闻财利,皆不能恼,名之为忍。一心不息,从始至终,无有懈怠,名为精进。专念此经,无有爱昧,名之为禅。分别无谬,序、正、流通,无不谛了,句文分明,名为般若。是名六波罗蜜具足。

自行此经,名之为实;传授外人,名之为权。

若能一生以此成办功德,于无始心名为正因;仍有观心,名为了因;高座为四众说授,名为缘因。

三观具足,若观未明,但是性德。研之不已,观心相应,名托圣胎,以胎业成就,名为修德。中间四十一位,亦修亦性,至于极果,名为种智。伊字三点,不纵不横,名大涅槃;能到彼岸,名第一义空、平等大慧。

是名诵经正观,三世诸佛无不从此而生,信者可施,无信莫说。

第三言流通者:若自调度,不名为慈;见苦不救,不名为悲。既修正观现前,复应庄严法界。所诵经竟,出观之后,以此运观功德,已登正觉者,愿广度众生,入位之人,悉登上地;未入位者,即运慈悲二法,愿未来世,共成正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智者大师文章列表

佛弟子吃饭时应观想哪五件事

在寺院里的五观堂,吃饭之时要观想五件事,名为食存五...

念地藏经的功德,一点都不会丧失

佛就跟普广菩萨说:你若见有人读这个《地藏经》,乃至...

《观无量寿佛经》第九观:真身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

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问: 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

这样去观想才能减少痛苦

佛教导说: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和周围环境...

《观无量寿佛经》第七观:华座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

这句佛号念得孤明历历,这里面就有观

问: 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的本身是否就有观想...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人做事儿,不能让事儿做我们,所以佛教徒天天欢喜地面...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

你不是来哭的,你是来念佛的

我们看受阴的魔境。就这个人,彼善男子,当于此中得大...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问: 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

【佛教词典】实相

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

【佛教词典】圆通忏法

(修法)观音忏法之别名。此法以观音为道场之主,故名...

星云大师《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的接引,让我们再...

得人身感天福的行为规范

人天福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果卿居士:感谢轻贱辱骂你的人

《金刚经》中告诉我们,有的人现在虽然持戒念经,也已...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念佛的方法,总的来说有四种。也就是持名,观像,观想...

禁火莫烧山林

禁火莫烧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烧毁山林。那么从下...

一次喝醉,身体九个器官都受罪

几杯酒下肚,你可能有一些自信满满,飘飘欲仙的感觉。...

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利...

七事得梵天福报

培福、种福不仅是世俗人的希望,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须时...

印顺法师:由于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

把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

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

龙施女得佛授记因缘

过去,佛陀带领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及五百位诸大菩...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