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学诚法师  2018/02/20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慈能予乐

佛讲,慈能予乐。慈,慈者爱念,即能给予众生快乐之心,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利益对方。与人相处,如果保持一个“慈”的原则,就能让别人和自己快乐。

曾经有人在微博上留言,说有一个人生了一个智障的孩子,孩子母亲非常痛苦,想请禅师予以开示。

从佛教的教理意义上来讲,如果生了一个智障的孩子,就是前世所做的因造了这个业,这是感果。但是跟这位妈妈不能这么讲,不能说你的儿子前世做了坏事,所以这一辈子遭报应,那会追加她的痛苦。

禅师告诉这位母亲:“我宁愿相信,你的孩子是菩萨,是来替众生承担这个苦难的。”这样说后,这位悲伤中的母亲当下释然很多。

其实说话之道很简单,首先从抱着一颗让别人快乐的慈心说话开始。

悲能拔苦

悲,悲为悲愍,即能拔除众生苦难之心,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

有一个弟子的父亲去世了,之后的日子里,每当他一想到父亲含辛茹苦地养育他的那些点点滴滴,心里就很痛苦。有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住了,就去找师父求助说:“我爸爸去世了,我受不了……”

当时师父只说了一句话:“人都要死嘛。”

弟子的心情一下子就转过来了。

当然,师父这样开解是有一个前提的,因为出家人师徒之间,对生死有另外一种更加超越的认知和理解,师父只是在恰当的时机把这样的认知诠释一下,诠释的目的就是拔苦。

拔苦,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去宽慰对方,让对方从苦难中解脱出来。

所谓悲心,就是在与人相处、沟通的时候,不仅要怀着一颗体谅别人的热心肠与人同悲,而且还要帮助别人把这种苦拔出来。如是,从我们嘴里说出来的话,就会符合菩萨的说话之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推荐】吃素是福,不再与众生结恶缘

母亲打来电话,颇为伤感:我们村里的人说你好瘦,人又...

尊者阿姜曼治疗弟子们身心疾病的方法

当尊者阿姜曼住在清迈的时候,生了好几次病。如果依赖...

五蕴炽盛苦来得太厉害

五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蕴就是覆盖的...

丰子恺《护生画集》

丰子恺——护生画集...

不让孩子受苦,以后他就很苦

人不会养孩子时,就会溺爱。什么苦都不让孩子受,乃至...

风雨飘摇的人生

周公有一首诗,叫做《鸱鸮》,出在《诗经?豳风》,《...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天真无邪,我们开心快...

痛苦是内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常诵五菩萨心咒得美貌财富

修此五位菩萨心咒,可得美貌,可得财富,可得人心,可...

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

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施颂。即以慈...

心散乱者,能障正定

随烦恼二十:散乱者,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

【佛教词典】天台宗全书

凡二十五册。日本天台宗典刊行会编纂。系日本撰述之天...

【佛教词典】十世

即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各有三世,而成九世,此九...

【视频】忏云法师《拜佛的利益》

忏云法师《拜佛的利益》

【视频】《印光大师永怀录》有声书

《印光大师永怀录》有声书

【视频】大安法师《佛陀的出世本怀》

大安法师《佛陀的出世本怀》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

证严法师:为法忘躯

过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宗教而舍弃...

非语言文字所能道断

春秋时代,有一次,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他大声地读书...

四十八大愿——(第22愿)菩萨一生补处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

一念因果一念觉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

乃至十念,也包含平时的信愿称名

乃至十念,一定要谈这种深信切愿的人,一定是念很多佛...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

真修与假修

你是真修还是假修呢? 我听经闻法,吃斋念佛,当然是真...

上则尽形寿念佛,下则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当时净影慧远为代表的诸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分都判得...

什么样的人才拥有好的命运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

人体自身拥有的31味心药

为了充分发挥心药作用,31个心你必须知道,这就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