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做错了事,要忏悔而不是后悔

学诚法师  2018/03/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做错了事,要忏悔而不是后悔

自己做过坏事一直耿耿于怀,经常因此事后悔睡不着怎么办? 后悔是不断提起,烦恼重重;忏悔是当下截断,清凉自在。二者的区别在于:后悔是活在过去,忏悔是为了未来。

做错了事,要忏悔而不是后悔。知道后悔不好,可是总爱后悔怎么办呢?

心中没有决定,才会总是后悔。在种种后悔中认真反思,总结教训,找到自己该做的事。至于鸡毛蒜皮的小选择,少一分执着,就无所谓后悔。

听说忏悔的时候不要抱着“捶胸顿足”的心情,不要念念不忘,要从容改过。这是什么道理?

要忏悔,而不是后悔。忏悔的目的是为了改过,心向前看,越忏悔越轻松。

一味后悔懊恼、念念不忘,停留在过去,令心灵背上沉重的包袱,反而会绊住前进的步伐。

认识到过错,用时间和行为去纠正和弥补它,只是内心的愧疚一直盘旋不去,时时想起,时时伤痛。该如何走出内心的愧疚?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好事,但是随之而来会有两种反应:把愧疚一直放在心里,就会成为障碍,所谓“悔箭入心”,这是一种负面的力量,令人沉湎痛苦不能自拔。

另一种是积极忏悔,忏即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这是一种正面的力量,能令人清凉、解脱,从而放下包袱更好地前行。

要向前看,把愧疚当做前进的动力,而不是伤害自己的第二支乃至N支箭。

有时候会想起以前说过的伤害人的话,也会想起自己以前做的尴尬事,就会特别愧疚自责又后悔,到底该如何忏悔才不心生痛苦?

忏悔分为两个部分:“以前”做错了,“以后”不再做,不能光想以前,不想以后。最重要的恰恰是“以后”——反省是为了改进。

如何能做到既反思己过改正不足,又避免由于自省堕入烦愁之苦?

正确的反省,前提是明确宗旨,否则便有悔箭入心之虞。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而不是否定自己;若忘失了目标,一味纠缠在过失之中,人就容易被烦恼困死。

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没控制住,十分惭愧,罪孽深重。深知挨骂挨打是消业障。给很多人添了麻烦,如何化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世上本无“麻烦”,只是人内心有“麻烦”,把它当真,就越背越沉,无法摆脱。

把它看空,一切无非是因缘组合,事过境迁,从中汲取进步的养分就好,不必带着烦恼的沉渣继续上路。有些巨大阴影的事,自己想起来就会责骂自己,未来它带来的果报成为内心最大的恐惧,让自己在这方面驻足不前,只想逃避。总之就是因为对果报的恐惧而放不下自己造的罪业。忏悔不掉的感觉怎么办啊?

凡事要从正面去思维,而不是从反面去着力。天天想着做错事怎么办,心是向下的,越想越恐惧,但恐惧有什么用呢?

要想着现在该怎么做,未来才会越来越好,这样心才是向上的,这样想才是有意义的。常常为自己犯的错误反复地强烈地懊恼,是不是也是我执的表现?写作时犯一个语法错误,事后发现了会懊恼地捶胸顿足,我自己都觉得很不正常,请问这种执著如何化解?

后悔不能过头,否则便丧失了前进的力量。要用无常的眼光去看待错误,今天错,或许明天就不会错了。

犯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在错误中学习、成长。 常常思维自己的不足,却掉入自卑的陷阱怎么办?惭愧、谦虚是善法,令心清凉、润泽;后悔、自卑是恶法,令心灼烧、僵硬,二者的区别就在是否有宗旨目标的摄持。

思维自己的不足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进步,而不是只停留在看到不足上。

对人和事缺乏无常的观念,就容易以眼前看到的结果来衡量一切,不知所措,被情绪所束缚。真心忏悔,业障就消除,这个该如何理解呢?

忏悔消业之理,并不是真正的“消业”,是指通过至诚忏悔破坏了恶业的种子,使原本要遭受极大痛苦的苦因变得轻微,使苦受的程度减轻,所谓“重罪轻报”。

另外,忏悔本身是善业,能减轻自己的烦恼障,使恶业感果的缘不具足,反而令善业提前感果。

有种说法:“忏悔消业是不可能的,自己做了恶事,忏悔也是不管用的,只能自己承担恶果。业不可能消,持戒忏悔只会让你在修行的路上更清静顺利”,这个说法正确吗?佛世时阿阇世王弑父杀母,后在佛前至诚忏悔、改过自新,临终堕入地狱,但即刻而出,犹如拍球后立即弹起,未受地狱之苦。

至诚忏悔能令重罪轻报,减轻苦受的程度,就是所谓的“消业”。

忏悔本身是令身心清净、烦恼减轻的善业,能够让恶业感果的缘不具足,并让宿世的善业有机会提前感果。

为何忏悔得清净?

真诚的忏悔是一种强大的善法,它能够净除心中的恶念、烦恼,好比衣服脏了,用水洗净。该如何忏悔,如何为过去的罪找到救赎,以期获得新生呢?

忏悔是对过去的错误深刻认识,永不再造。每一念都是一次新生,不是要得到什么结果了才是新生。未来就蕴含在当下!

见有人拿忏悔当饭吃:明知故犯,犯了再忏,反反复复,如同吃饭。若不再犯,实在太难,发心诚忏,怕后再犯,发一愿忏,有极难乎?明知故犯不是真忏悔,只是以忏悔为借口,正见已失。

归根究底,必须要明理,否则只是拿一个概念来自欺欺人,终将难逃业果,可悲可叹! 如有犯戒还能忏悔后继续修行么?还是已经有损道心无法弥补了?

二地菩萨以上才能保证持戒完全清净,一般人由于无知、放逸,或烦恼炽盛、或环境所逼等因缘,难免会有小的亏损,甚至会有大的违犯。

有了亏损或违犯,应该积极地忏悔和改善,不可自暴自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因烦恼而造罪时,不要这三时都有心

接着看正明事忏的下一段。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

惭愧心与七圣财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

忏悔业障的方法和要点

忏悔的方法在很多经典中都有记载。其中最有名的是《大...

忏悔业障,发菩提心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

为什么因果丝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们看,丝毫不爽。前面我们解释平等流类,佛教的因果...

你一生中最后悔的是什么

比利时有一本杂志,把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调查对象...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轮回的世界真的美好吗

当我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少数年轻气盛、富足高贵的人...

净界法师:菩萨戒修学法要

当我们发心要行菩萨道,开始在生命当中来积集福德、智...

哪里是我们真正的家呢

问: 我半生辛苦奋斗,为家人谋得一栖身之处,本该高...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开悟

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

【佛教词典】根本识

(术语)阿赖耶识十八名之一。唯识述记三末曰:小乘名...

【佛教词典】相应因与俱有因差别

【相应因与俱有因差别】 p0839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十...

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

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其实就那么简单】...

道证法师预知时至,回归弥陀愿海

信愿坚固,勇猛精进。跨越忧恼,净心画佛 在病苦中,师...

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

问: 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

梦参老和尚《办慈善事业必须真情实意》

2009年冬至2010年春,梦参老和尚南行弘法之行的首站来...

最简单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丹真绒布上师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时,念诵观音菩萨...

真如缘起的三种问难

《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特别是在唐朝有三种问难,...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生

问: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随时可以...

看到美女后的五种境界

一、随欲逐相型 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看到美女经过...

星云大师《我怎样走向世界》

各位乡亲,各位父老兄弟姐妹,大家好。 我是扬州人。...

千万不要在家里杀生

非要吃肉,不要在家里杀,买现成的。你在家里,总希望...

每逢佳节更要精进用功回向众生

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