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说说出家人衣服上补丁的事儿

皆仁法师  2018/08/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说说出家人衣服上补丁的事儿

昨天公众号后台收到居士的留言,问能不能说说衣服的事。

那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出家人衣服上补丁的事儿吧。

一、佛陀制定僧衣的缘由

据《十诵律》中记载,古印度出家人和外道的衣服有别,是因为萍沙王的建议。这个萍沙王,就是频婆娑罗王,佛陀的国王级别粉丝之一。

那萍沙王为何有此建议呢?这和萍沙王的一件囧事有关。

话说,有天早晨,萍沙王乘着大象去拜访佛陀。

正巧有几个外道修行者远远走来。

萍沙王向来对佛弟子很恭敬,他远远见到那几个修行者,以为是佛弟子,于是就让御者停下大象。

他正准备下来向修行者礼拜。

这时,随行的一位大臣满脸奇怪地问萍沙王:“大王,您这是干啥?”

萍沙王扫了大臣一眼,然后整肃地说:“这还用问吗?本王见有佛弟子过来,当然要去行礼啊!”

一时间,大臣的脸变得很是奇怪,他想笑又不敢笑,对萍沙王说:“大王,您看走眼了,他们是外道修行者,并不是佛陀的弟子们啊!”

萍沙王那个窘啊,于是顾左右而言他地对御者说:“现在离佛陀的住处还有多远啊?”

御者想笑也不敢笑,只得一一详细作答。萍沙王吃了这一囧,心中很是不自在。

他见到了佛陀,就忍不住对佛陀说:“世尊,请您慈悲,让佛弟子的衣服和外道修行者区分开来吧。”

佛陀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但还是问萍沙王道:“大王您为何有此要求呢?”

于是萍沙王开启吐槽模式,把在路上遇到的事情,叭啦叭啦地说了一通。

佛陀答应了萍沙王的请求,并为他说法。

萍沙王最后带着法喜告辞而去。

后来,佛陀和阿难尊者到南山,见田中畦畔整齐,于是就以此制定了僧衣的田相。并且佛陀告知佛弟子们,以后要穿割截成田相的僧衣进入城镇之中,以示与外道之别。

从此,萍沙王再也不必担心会认错了。这就是佛陀制定僧衣的缘由。

很多人觉得僧衣上的田相是补丁,其实我们现在穿的僧衣上的田相是由长短不一的布块补缀上去的,也算是补丁吧,但是象征的意义更多一些。

二、什么是粪扫衣

什么是粪扫衣呢?

《摩诃僧祇律》卷十六中说︰“粪扫衣者,里巷中弃弊故衣,取净浣补染受持,是名粪扫衣。”

据《十诵律》卷二十七中列有粪扫衣四种︰

1、冢间衣︰也就是包裹死者而弃于冢间的衣服;

2、出来衣︰包裹过死者之后的衣服,又把它布施给比丘;

3、无主衣︰在聚落中,被弃置在空地上而无所归属,无人认领的衣服;

4、土衣︰也就是弃舍在巷陌、冢间或垃圾堆中的衣服。

这些衣服,都是古印度人所忌讳而抛弃的。而奉持头陀行的比丘就会拿这种别人弃之不用的衣服,洗干净,漂染之后,补缀成衣服,所以称之为粪扫衣。又因为这衣服是补纳而成,所以又称为纳衣或者百纳衣。

在《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中,列举了穿粪扫衣的十种利益,即是:惭愧;防寒、热等;表示沙门的仪法;天人恭敬;无贪好;随顺寂灭,无烦恼炽然;有恶易见;勿须余物之庄严;随顺八圣道;精进行道,无染污心。

由此可知,粪扫衣是比丘们所穿着的衣服中,最为尊尚、殊胜的。

三、现代僧衣中的补丁

在千年后的今天,物质极大丰富,那还有没有人穿打补丁的衣服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僧人的法服,无论是五衣、七衣还是九衣,都是具足田相的,也就是自带补丁加成的。

这里说的是我们所穿的常服,也就是小褂、短褂上的补丁。

试举我们所见闻的两个例子吧。

一位是以前佛学院的副院长,现在是某名山古刹的住持。他老人家为人直爽,而且很是慈悲。

有一回,咱们一群人尾随副院长爬山。

快到山顶的时候,风吹起他的长衫,我们后面的一群围观党看到了副院长大人短褂上的一个大补丁。

可以看得出是补丁打补丁的那种大补丁,虽然有点绕,但是大家懂得。也就是说,这件衣服是反复缝补过的,也不知道穿了几年了。

我们一群后辈在后面感慨他老人家的俭朴。

另一位是我们的羯磨阿阇梨,一位很慈悲可亲的比丘尼大德。

第一次见她时,我们是去求授式叉尼戒,因为是正式的场合,所以我们当时见到的是她袈裟严整的庄严法相。

第二次见她老人家时,是我们受比丘尼戒的时候。她是提前过来的,算是平常的场合,所以我们见到她时,她穿着一身小褂。小褂洗的有些发白,而且有些地方还很细致地打了补丁,估计是有些年头了。

这应该是她平素所穿的衣服,虽然已经很旧了,但是却让人觉得很是和谐,感觉本来就是如此一般。

她老人家话少,脸上总带着微微地笑意,让亲近她的人都感觉如沐春风一般。

在两位前辈大德的感召下,我们的僧衣,没有穿个五年十年的,也都不舍得换啊。

关于僧衣补丁的那点事儿,今天就聊到这里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法吗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

宗舜法师: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宗舜法师: 这个剃发的风俗在古代印度对于重犯,就是...

什么人与佛有缘

李明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利,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升学就业...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

当出家人的妈妈是种什么体验

都说出家要辞亲割爱,可不要以为是出了家就不要爸爸妈...

明学长老: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作为出家人,如来家业的荷担者,不管如何适应社会,发...

淡泊宁静,安住道法

出家修行这条路,发心确立深远目标非常重要。这个目标...

佛教的「挂单」是什么意思

挂单是指我国汉传佛教寺院中有一些已受过具足戒的比丘...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

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

咸也好,淡也好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

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

【佛教词典】生死轮

(譬喻)三界六道之生死,为载人运转之车轮,故曰生死...

【佛教词典】同凡现疾

释尊法身本无生灭,然为教化世人,遂示疾入灭。净觉师...

常吃山药的益处多

自古以来,山药一直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品。虽然貌不惊...

你与大闸蟹面临的严峻情况

每到秋季,食客们在餐厅排起长队只为将一只动物亲手折...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也就是仁、智、勇。 第一个要素就是...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

李连杰与圣严法师座谈记实

当扬名国际的影星,遇上宗教界知名法师,他们会碰撞出...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这也是一个佛经典故了。有只鸽子...

这样去观想才能减少痛苦

佛教导说: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和周围环境...

少施获大福报的僧福田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净住说法,当时城中有九十六...

本焕老和尚数十载慈善护众生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句话是本焕老和尚...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大师

鸠摩罗什(西元 344-413年),龟兹国人(新疆疏勒),自幼...

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问: 阿弥陀佛!我想请教一下,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