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应该怎样观察我们的色身

净界法师  2018/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应该怎样观察我们的色身

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开始的,要是说生命有“开始”,那生命就没办法“结束”,有真实的因,你就不能消灭!所以妄想无“因”可寻,“达妄本空”。

既然它没有开始,那是什么时候开始打妄想呢?就是没有开始,只因为一念的妄动『不动目睛』。

『不动目睛』这句话是指:我们正常的眼睛本来是要眨眼睛,但是这个人突然不眨眼睛,就专注在一个所缘境上,表示这个人开始产生“攀缘”了。当我们眼睛专心看一个东西,表示什么?表示“仁者心动”,你的心开始向外去躁动,这就是我们一念妄动之后,所谓的“无明业相”,最根本的一个造业动态的开始;『瞪以发劳』,眼睛瞪久了之后,就产生疲劳,这是指“能见相”;『则于虚空别见狂华』,这是我们境界的“所见相”。这都是一念不觉而有的——微细的第八识的三细。

真实表现“色身”是在下一段:『复有一切狂乱非相』,就是从第八识的三细,然后因缘成熟了,表现出我们外在的受用。也就是说:虚空当中本来没有花,突然间我们眼睛有毛病,因为你一直看虚空,看久了,突然间,感觉虚空有一个如梦如幻的花出现,我们的色身亦复如是。

事实上,应该怎么观察色身呢?首先,你要告诉你自己,我们本来没有这个色身,因为在过去某一生、突然间一念妄动,去造了某一种业,可能是造一种善业——你到三宝的地方,看到三宝的庄严,产生强大的布施、持戒,欸!你今生的色身特别庄严美妙,所受用的物质是如此安乐美好,就是那一念的妄动;那么你在某一生,也可能一念的妄动,往邪恶的地方动,你今生的色身短命多病,受用的果报也特别的卑贱。

所以说,我们的色身是在过去的某一生、遇到某一个环境,结果“仁者心动”,心动之后创造一个业力,那么今生把它表现出来。就好像虚空本来没有花,突然间我们眼睛一瞪,结果花出来了!等到业力结束时,这个花又消失掉,这就是我们对色身的观察。以《楞严经》的角度来说:所以我们的色身、我们的生命是没头没尾的,“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它只就是在过程当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当业力在释放的过程当中,的确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真正的答案是:它从清净本然的“空性”而来,也回到清净本然的“空性”,所以说人生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放弃自我主导权,真如才会显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

【推荐】别让想象破坏美好的一切

太虚大师说我们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人生改善,后世增...

寿昌无明禅师:皮囊歌

臭皮囊,不久长,人生切莫逞豪强。 为王为宰为民卒,一...

比丘尼现身变

昔日的舍卫城,是拘萨国的首都。当时有一群乱纪之徒,...

主人在何处

雪岩祖钦问弟子高峰原妙:日间浩浩时你做得了自己主人...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不受染污的

真心不堕妄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照了整个外境,...

【推荐】痛苦是从执着而来的

我们看《百法明门论》这个贪烦恼,什么叫贪呢? 以染着...

六根互用的例子

这以下引出六个现实的例子来作证明。我们看下一段,举...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宗镜录》之法师十过

若不观心内证,法师略有十种过: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

不计较与肯吃亏

受人羞辱、亲人离世、三餐不济,因而烦恼,这是合理的...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做事不执著,并不是随随便便做

问: 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

【佛教词典】法音毛孔

(杂语)俗有法音入毛孔,远为菩提因之语。是涅槃经九...

【佛教词典】隐元(1592~1673)

Yinyuan   明清之际禅宗僧人。日本佛教黄檗宗初祖。...

真布施才有真功德

好殊胜哦!人家竟然捐了那么多来盖庙,我一定要捐得比...

苹果对健康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吃苹果,有宜健康,因为苹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物质,这...

能改变命运的是你自己

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喜庆时,说很多好话,就...

「痛」并不等于「苦」

一般人常把痛苦连在一起讲,分不清痛与苦的区别,多半...

佛教主张积极超越自我

( 导语: 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直...

不要只求顺缘,还要求点违缘

我从小就有很多的疑问,也喜欢问。长大以后去读书,老...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应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受用

问: 佛弟子应该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真正受用? 慧...

恳切至诚念佛诵经,决定可以消除宿业病苦

世人病苦,多属宿世杀业所感。无论何病,若能恳切至诚...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

生活的环境 中国人说怎样做事会顺利,一命、二运、三风...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启示

礼敬诸佛 一者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指身业礼敬。通过礼...

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不可能给你烦恼

清觉禅寺的心明禅师,悟性很高,感应灵敏,对禅对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