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命的「仓库」---第八识

净界法师  2018/1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命的「仓库」---第八识

第八识等于是我们的一个仓库。当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回到第八识;当我们生命开始的时候,从第八识出发。我们从一个生命换成另一个生命的时候,它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转换点,“去后来先作主公”。

它平常当然两个功能:因地含藏种子,果地变现果报。这样讲好了,就是说,有一个人每天做买卖,他出去以后,或多或少都会换一些东西回来,有些东西是对身体有害的,有些是对身体有益的。这个第六意识做买卖回来以后,他就往仓库里面一丢。仓库就有很多东西,有好的,有坏的。但是他也不想处理,反正他心只是想向外攀缘。

等到有一天,这个人学佛了,他知道这个仓库该整理的时候了,该面对它了。那么他做两件事情:第一个,把不好的东西慢慢地减少,把好的东西慢慢增加,就是先处理业力这一块。但是彻底的,必须把这个仓库拆掉,破坏阿赖耶识,就是修我空观、法空观,把阿赖耶识破坏掉,把它转成真如,这彻底。我们刚开始先求断恶修善,最后进入到转凡成圣,这个就是第八识。

第八识本身不造业,它本身也没有好坏。它非善非恶,但是它会记录善恶,它会把善恶保存起来。它本身是非善非恶,它完全没有意见。所以,你在造善的时候,它也不劝你,它也不阻挠你,它就在旁边候着,它就把你的功能全部收集起来。它是一个非善非恶的识体。

节录自《唯识学概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正确的面对业力

我们学了唯识学以后,我们看到我们无穷无尽的过去,我...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

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

末那识有六个特征: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第二,它尝...

法性本来空寂,是谁造业?谁来受果报呢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是思想决定你的生命

生命的产生和形成,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必有其因果,所...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

你能够没有妒嫉心、没有障碍心,你就不会有烦恼了;能...

唯识中「思量能变」的含义

第一能变叫异熟能变。好,再来,二变呢?二变,把笔拿...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何等是净佛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

修心养性二十四要

第一要 [看破世事] 世事若还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

损者三友与益者三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诵经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诵经。好比一个道场,必须天天要有...

【佛教词典】十二因缘与四谛

(杂语)若但依生观顺观二者,则十二因缘为苦集之二谛...

【佛教词典】顿渐

(术语)顿教与渐教也。以判诸大乘教。又曰渐顿。...

静坐的方法

至于问到静坐的方法有多少种的问题,据我所知,只有一...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

发起往生的愿力

到了晚年,尤其五十岁以后,你最好都摄六根,不敢说做...

【推荐】业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来佛号

我们虽然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我们...

大安法师:现代人心里空虚迷茫的原因

问: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空虚,这是什么原因...

烦恼没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对待

如果为众生难度而烦恼,把烦恼归结在众生身上,那烦恼...

韦驮菩萨的十大愿

第一愿:修菩萨道愿 世尊。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

不安分的牛儿

也许,有人会认为人生多烦!其实,这都是因为「想不通...

将军的忏悔

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当船正要开航离岸时,有位带...

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根据所观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