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妄语的过失

净界法师  2021/08/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大妄语的过失

大妄语跟小妄语的差别:同样是妄语,但是小妄语只是一种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比方说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乃至于闻言不闻、不闻言闻等等,这六根的一种虚妄的过失;但这个大妄语是针对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所说的。这个地方有差别。

这个地方有六段。我们先看第一段,犯戒过失的第一小段,杂染成魔。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先讲出大妄语的过失。

说在这个世界当中的六道众生,虽然你在前面的修学当中断除了杀盗淫三种的行为跟三种的邪念,这三种清净的梵行已经圆满成就,但是假设有大妄语的过失,这个大乘的三摩地还是不能清净的。

我们一再讲过,说修禅定、修止观,你有大妄语为什么就会影响到你的止观呢?我修止观,我也是随顺佛陀的教理在思惟啊!因为我们讲到,大乘的戒定慧是互含互摄的,戒当中有止观,止观当中有戒,所以,你的戒法有过失,就染污到你的止观。

因为大乘佛法是以一心真如而开显戒定慧,三个是互含互摄的,所以,有大妄语的过失,三摩地就不能清净。它这个地方是互动的。那最后的结果变成爱见之魔。什么叫爱见呢?贪求供养,名之为爱魔;谓己成圣,认为自己成就圣道,邪知邪见,叫见魔。最后的结果,断失了如来的种性而忘失了菩提心。这是作一个总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在家佛前自受五戒仪轨

(一)唱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受菩萨戒后无法坚持,是否要堕地狱

问: 弟子2007年在东林祖庭受了菩萨戒,回家后只坚持了...

戒律不能完全做到,是否就不去受戒

问: 师父,有的人认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举话头工夫动静节次,与初机入道四众安顿手脚处...

菩萨戒为何要禁止蓄养动物

畜生道,人类为了要得到它的肉,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

哪八种过失会让我们不能生起智慧

我们来看看,要什么因缘会生起智慧。有些人不能生起智...

星云大师《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

【推荐】《无量寿经》会集本的重要错误

某人曾经说过:「夏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的会集本出来...

年轻是培养福报的好时​光

每次共修,看到大悲殿的观音菩萨,庄严面相,两耳垂肩...

佛者觉也,是觉悟到什么呢

我们前面讲到佛者觉也,那么到底觉悟是觉悟什么事情呢...

人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

问: 师父,您好!我想请问您一下:人从何处来?到何...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今天讲:持戒念佛。 因为《观无量寿佛经》讲过,若人...

【佛教词典】学悔法

子题:尽形学悔除地狱之障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学悔...

【佛教词典】阿罗汉果

谓阿罗汉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所言有为...

茗山法师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验

慈,就是牺牲自己而施与他人之安乐;悲,就是同情他人...

行住坐卧把持一句佛号

我们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行、住...

善待动物

曾经,有个猎手,逐鹿过寺前,问马祖老和尚:师傅,看...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勤修戒定慧。要断这个贪心,如果你想修行,如果你贪着...

身心五条绳,越执越紧缚

财色名食睡,身心五条绳,越贪越难解,越执越紧缚。 一...

如何在生气时还能心存慈悲心

主持人: 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

人怀爱欲,不见道者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

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

百岁奇僧预知时至,选定奇人继任住持

剃度出家在年龄上有何要求?一般说来,我国当前对于出...

传喜法师:事事皆有因

比如说这个人造多了恶业的,我们不知道了,但是命运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