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妄语的过失

净界法师  2021/08/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妄语的过失

大妄语跟小妄语的差别:同样是妄语,但是小妄语只是一种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比方说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乃至于闻言不闻、不闻言闻等等,这六根的一种虚妄的过失;但这个大妄语是针对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所说的。这个地方有差别。

这个地方有六段。我们先看第一段,犯戒过失的第一小段,杂染成魔。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先讲出大妄语的过失。

说在这个世界当中的六道众生,虽然你在前面的修学当中断除了杀盗淫三种的行为跟三种的邪念,这三种清净的梵行已经圆满成就,但是假设有大妄语的过失,这个大乘的三摩地还是不能清净的。

我们一再讲过,说修禅定、修止观,你有大妄语为什么就会影响到你的止观呢?我修止观,我也是随顺佛陀的教理在思惟啊!因为我们讲到,大乘的戒定慧是互含互摄的,戒当中有止观,止观当中有戒,所以,你的戒法有过失,就染污到你的止观。

因为大乘佛法是以一心真如而开显戒定慧,三个是互含互摄的,所以,有大妄语的过失,三摩地就不能清净。它这个地方是互动的。那最后的结果变成爱见之魔。什么叫爱见呢?贪求供养,名之为爱魔;谓己成圣,认为自己成就圣道,邪知邪见,叫见魔。最后的结果,断失了如来的种性而忘失了菩提心。这是作一个总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在家居士的三种戒

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学佛的全部内涵,由戒生定,由定...

戒香

仙人山中,微风徐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味。在树...

凡夫、外道、二乘人的过失

佛陀把我们一念心开出二本,一心具足二本:一个是杂染...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

戒律衰败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今天讲:持戒念佛。 因为《观无量寿佛经》讲过,若人...

梵网菩萨戒的求受资格

1、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 我们先引用一段经文啊,看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可以为他念佛吗

问: 末学在医院上班,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该怎么办?...

【推荐】折福太深,福尽而死,故当惜福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

聪明人为何反被聪明误

我们人在世间基本上都是追求说这个人很聪明,往往还会...

惟贤长老《论「香光庄严」》

我这次经过广德寺,很欢喜,也深切地受到感动。因为本...

【佛教词典】诸佛集会陀罗尼经

梵名 Sarva-buddhāvgavatī-dhāranī。全一卷。又称...

【佛教词典】尸罗成就住

【尸罗成就住】 p0237 显扬七卷一页云:此中尸罗成就住...

舍却贪爱,戒除贪欲

有个朋友炒股,股龄也有几年了,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和...

圣严法师《竞争与较量大不同》

一般人所了解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

仰信三宝,自感僧福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

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一个是外境的力量,一个...

无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

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

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造命运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

七事得梵天福报

培福、种福不仅是世俗人的希望,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须时...

高僧的眼泪

有一位中年才出家的高僧,住在离家很远的山上的寺院,...

《华严经疏》中的十种回向

在《华严经疏》这部书里,把回向分为十种。哪十种呢?...

马祖道一的棒喝脚踢

棒喝令开悟 从书中记载,我们可以想见马祖一定是身体伟...

学佛切勿执理废事

佛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

功到自然就成

不说一般的人,就说菩萨的愿力,我讲个故事。印度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