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净界法师  2015/04/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一个是外境的力量,一个是心灵的力量。如果你经常是由外境来牵引你的,你可能没有美好的未来;如果你日常生活完全是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你现在可能不是很满意,但是我保证你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你的生命当中不断地在进步、不断地消业障。

所以你一定要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不能用外境的力量来引导你,这个很重要!你怎么知道是外境来引导你?或者心灵来引导你呢?我们之前也讲过,一个人一天当中都是做你喜欢做的事——跟着感觉走,你就是外境给你刺激什么,你就做什么。你经常做你喜欢做的事,你就很难有美好的未来,要做你应该做的事情,这就对了!改变生命的最大力量是心念!

我们讲一个佛在世时的小公案给大家体会一下,诸位知道,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叫做鸯掘摩罗,这个人以前在家是杀人魔王。他为什么杀人呢?因为他受了他师父的误导,他拜一个婆罗门的外道做师父,他师父告诉他说:“你要生天啊,很简单,你先去杀一千个人,杀死以后把他们的手指剁下来,串成一个像花鬘一样的项链挂在身上,然后我再告诉你种种的修学法门,怎么样持咒、怎么样观想,你很快就生天了。”

这时候鸯掘摩罗产生一个邪恶的思想,以杀人为功德,就拿着刀子去杀人。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把整个城里面的人几乎杀光了,不是被杀死,就是逃走了,几乎没有人住了。这时候鸯掘摩罗心想:我的功德没有圆满,还差一个啊。他就想到家里面还有一个母亲在等着他。一个人起颠倒的时候,什么事都敢做,就要去杀他母亲。

这个时候大慈悲的佛陀现前了,鸯掘摩罗看到佛陀就想要杀佛陀,但是他不管怎么追佛陀,佛陀都跟他保持一定的距离。鸯掘摩罗追得很累,说:“沙门啊,你停下来!停下来!不要跑那么快!”佛陀说:“我早就停下来了,你的心没有停下来,我早就停下来了!”

鸯掘摩罗这个人善根很深厚,他一回光返照:诶,心停下来。他的心马上寂静下来,他的嗔心邪见就消灭了,就觉得自己不对,向佛陀忏悔,之后跟佛陀出家证得阿罗汉果。证阿罗汉之后,他还修慈心三昧,来忏悔他过去杀人的罪业。

有一天他去托钵的时候,看到一个妇人在生小孩,释放出那种很痛苦的叫声,鸯掘摩罗觉得很感动,就问佛陀说:“我要怎么做才能够帮助这个妇人,减轻她的痛苦呢?”

佛陀说:“你可以做一件事,来减轻她的痛苦。你把你从出家以来,你内心当中,你对一切有情众生,完全没有生起一念的伤害之心,你把这个功德回向给她。”

不容易啊!对众生完全没有伤害的心。这个蚊子怎么叮我,怎么咬我,我完全没有想要伤害它,这不容易。他把那个完全无嗔的念头回向给她,对这个女众产生很大的加持力。

我们今天讲到鸯掘摩罗,说是: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鸯掘摩罗这个生命体是没有自性的,你看他以前是嗔心,看到人就杀,经过佛法思想的栽培以后,他变成一个完全没有嗔心、没有伤害心的念头。

所以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他的生命彻底地改变过来。一个生命改变的原点,一定是从心灵发动出来的。从心灵的改变,才有你行为的改变,最后才有结果的改变。所以整个修行是从内向外发展的,所有的修行都必须作好心理建设,才有资格修学,这是整个唯识的思考。

《唯识学》认为说:你心理建设没有作好,你整个修学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变化,这个叫做积集善业。积集善业,你的心还是随境转,你要成就解脱,你一定要先培养你心灵的力量,包括你心中的誓愿、愿望,跟你一个美好的思想。

以上讲到生命的二种力量:第一个、誓愿力;第二个、观照力。

总之,你要创造美好的未来,一定要培养一个美好的思想!

——摘自《唯识与净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地狱的境界从哪里来的

有这么一个例子,也是《安士全书》里面的,在《万善先...

【推荐】面对改变不了的外境,有三种方法来解决

诸位!反正我们一个三界凡夫,这一辈子是离不开污泥了...

心态转,角度变

把佛法运用起来,不要总以从前那种心态看事,不要总以...

【推荐】只要问妄想一句话,它就完了

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那很简单,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

罪障深重的人还能不能蒙佛救拔

那我们到了临命终时迷惑,往往有什么呢?一个觉得自己...

心跟佛号接触时,会产生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当我们开始在佛堂中,忆...

时时存着一颗善良与慈悲的心

早斋时,僧值师表堂说:最近一段时间,有一男子在寺院...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慈心不杀为诸善之本

读《悲惨世界》那一行行血淋淋的文字令我痛彻心扉,不...

过去大德用功,真正是寸丝不挂万缘放下

心中默念,或持咒,或念佛,或参话头。心中用什么功人...

观不净相,生大厌离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

美容靓汤:七星五彩豆腐羹

番茄由于含有维生素P,可提高人体皮肤的生理功能,帮助...

【佛教词典】初禅

梵语 prathama-dhyāna,巴利语 pathama-jjhāna。新译...

【佛教词典】往生集

凡三卷。明代袾宏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集录...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

【推荐】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

佛法为人生之必要

论到佛法大意,本来头头彰显,不待言说,言说不及。若...

犹太人的九条哲理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

照见五蕴自性本空

能观的菩萨在观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得到什么效...

大安法师:转业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

为何相爱容易相处难

《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

阿閦佛名号的功德利益

阿閦佛(即不动如来)名号在经典中提及亦含无量功德利...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如何「境随心转」

问: 佛经说一切法由心想生,这是不是与我们平日所说...

【推荐】做生意最精明的境界

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二》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天气很热,非常感谢大家仍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