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底下最难的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

宗性法师  2021/1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底下最难的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观

天底下,我们最不能正确面对的就是“是与非”这个问题。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被你对我错、他好你坏等这样的是非观念所缠绕。

而按照佛教的观点来说,这个天下没有坏人,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你信吗?人是变化的。你说哪个人真是坏、坏的不得了?监狱里的人还互相帮助嘞,监狱里关的是些什么人?我们觉得都是坏人。可是,他们生病了还互相帮助去治病,他这个时候好像还有点善心!他绝对的坏吗?不是。

那么好人就绝对的好吗?有时候他也会有私心!你看今天我们有些人,他当好人当的烦恼的很!为什么?还是有私心、自我的观念还没有突破,所以他还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

所以,按照佛教的话讲,没有彻底的坏人,为什么?他可以变好人。没有彻底的好人,为什么?他有可能变成坏人。所以我们见到坏人别骂他。这是我们容易犯的毛病:见到坏人就咬牙切齿地,哎呀,这家伙坏死了,怎么还不死呢!不能有这样子的心,这是憎恨心,不可以。

认清是非的根源——我执

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心呢?

因为你觉得他是坏人。按佛教来讲,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但是,有人就和我说,你怎么连好坏都不分呢?其实这不是连好坏都不分,如果他这个时候真正犯了错误,你把他看成对立的绝对的坏,第一,从主观上你不会去接近他,对吧?第二,你会跟他对立,你能帮助他吗?帮助不了嘛。

佛教讲要度一切众生,没说要只度好人,不度坏人。否则,这个学佛的心量到哪儿去了?越是那些被人们认为是坏人的人,他们越缺乏温暖和关怀,也越容易会走向极端。这个时候我们要是有点良知,有点慈悲心,就更应该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感化他们,这样他们就能转化过来。你想啊,一个从来没有得到过温暖的人,你给他一丝丝的温暖,他都会对你感恩戴德啊!如果你把他推向对立面,你不可能让他改过,你这样就让他永远的成为一个坏人了啊!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好人和坏人的划分呢?就是因为有我们今天所谓的是非标准:对的、错的。有些东西啊,我们光看现象是不可以的。所以我们今天说,这个社会的是非现象,这个江湖上的是非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会存在?就因为我们每个人按佛教刚才给你讲的那个《百法明门论》里告诉你的,都有一个“我慢”之心。什么叫慢?争强好胜!有争强好胜是非就来了,总要赢,我比你行嘛,我的是对的,这样是非就开始了。

我们有些传统的思维习惯也是不好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爱面子”,特别爱哦!以前你看那个请客的:我请你嘛,到我家去吃饭嘛,没空!好,我下回再请你嘛。说了十回也没去成,哎!喊的都是假的,为什么?因为爱面子。

好像天底下好多人都有这个观念,为什么?总觉得自己要有个尊严,要活的有脸面。诸位我问你们,你们那个面子值多少钱?什么是面子?甚至我们今天讲,不仅活着要面子,死了也还要面子。我送过很多人开追悼会。生的时候没有化妆,死了还要涂一下,那也叫面子啊!有几个死了有面子的?死后送到冰冻箱里去,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尊严?跟泡到水里是一样,把你捞起来,提前两天给你抹一抹,化一化。到了那个时候都是平等了,还有什么面子哦!

那么这些面子也好,尊严也好,都从哪儿来?都是从争强好胜来。但是诸位啊,不是说人不要尊严,真正的尊严是什么?是人要自尊自重,你是人就要做合乎人的事,这才叫尊严。你不要一天到晚做人,干的却全是鬼的事,那就没有尊严。

所以,佛法里面讲,是非曲直就源于我们争强好胜,争强好胜的根源又在哪里?就是我执!当以自我为中心,你就开始狭隘,一狭隘就跟其他人对立,一对立就判断我是对的,他是错的,我要对,我绝对不能错,我怎么会错呢?错了我都要把它说成是对的!好像这样心里才舒服,这个现象是不好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宗性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在世那叫业力的释放

一个人,落入因缘法的时候,会产生我、法二执。我、法...

【佛学漫画】根治自我内耗的终级灵药

根治自我内耗的终级灵药...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大报恩经》里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宝,要满众生...

如何摆脱死亡的恐惧

我在东林寺接待一些居士,包括一些社会人士,都是来问...

持心如大地

南北朝后魏时代,台山灵鹫寺,每到春天三月,依例举行...

不要攀缘,要远离名利,老实念佛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若梦,魔...

父母未生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

【推荐】我们之所以造业,就是认为身体是真实的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这样一个造恶业的原因,是由...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老来无三昧

我说几句话。我是说过,年轻人发心修行是容易一点,但...

【推荐】方海权《日行一善》

一、行善积德篇 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

念佛之现实利益

念佛的现实利益是无量无边,下面只说重要的:一是念佛...

凡夫、外道、二乘人的过失

佛陀把我们一念心开出二本,一心具足二本:一个是杂染...

【佛教词典】真然

(804?~891)日本真言宗僧。空海之甥。早年随侍空海,...

【佛教词典】建立有我有五过失

【建立有我有五过失】 p0873   瑜伽七十卷十五页云:...

邪淫的100个危害

1.浪费金钱; 2.浪费时间; 3.浪费精力; 4.浪费...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念佛法语

1.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截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

杨梓茗居士:不吃肉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吗

谈到素食,人们往往会担心一个问题:如果不吃肉,我能...

学佛人要如何发起道心

每天讲可能也有人不喜欢听,从下个七开始就隔一天讲一...

积极而不紧张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积极的人,应该就是乐观、开朗、进取...

不要以为有了这张纸,你就有资本了

今天下午,几个老沙弥、沙弥尼,来求戒。都六七十岁了...

生活七巧,减少困难障碍

做人不能太过刻板、执着,不可以不知圆融、变通,否则...

【推荐】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

一日,舍利弗与维摩诘辩论不二法门,辩论到最精彩处,...

【推荐】佛教对饮酒吸毒的态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毒品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

牛奶背后的苦难

想象一个生命,打从出生起直到死的那天,被对待像一台...

你们是最快乐的人

至於宇宙,则是每一个宗教都会谈到的。释迦牟尼佛在经...

向外求安,自古学人之通病

学人不知向上一路,但求增益知见。殊不知知见立知,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