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向外求安,自古学人之通病

憨山大师  2022/10/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向外求安,自古学人之通病

学人不知向上一路,但求增益知见。殊不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此不知本有而向外驰求,更欲增益其明矣。苟明其明则明亦不立,何益之有?故曰为学日益。凡言学者,则向他家屋里求安乐窝,纵然求得,毕竟非属己有。既非己有,则乐非真乐;乐既非真,又何从而安之耶?向外求安,自古学人之通病,非特今也!

明益禅人请益,将谓无益而欲明之耶,有益而欲明之耶?若言无益,无益则不必矣;若言有益,既有益矣,又何必明之耶?试看明从何明,益从何益。若求明其明,则失本明;若更求多益,则返成无益。

凡求益者,如人食已饱,而更贪其味,则伤食而病成矣。若能随食而吐,可勿药而愈。若护病忌医,终成痞滞。凡病此者,虽卢、扁不能治,何也?

以贪食不吐,一病也;养病讳疾,二病也;病成忌医,三病也;或从而恶药,四病也;或求速效,不信治本之方;即疑医弃药,五病也;或更从庸医误服毒药,而至损生者,此不治之科也!学人自弃本明,而向外驰求,增益知见,大都若此,伤哉!

吾少每读医师喻,未尝不三复圣训。窃见近世学者,初为沙弥,即能诵此,老不知宗,竟致虚生浪死者无限,此不明之过也;亦有求明而误以不明强自为明者,诚不达本之咎耳。

佛言,“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学人苟能息心达本,明不必外求,益不必多增,自性具足,曾何亏欠?明益禅人果能知此,顿将从前所求多处,一齐吐却,如伤食人中无宿滞,则元气自复。学人刬却知见,可称无事道人矣。试子细捡点从前满腹馊酸,作何气味!参!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自性自度

徒弟迷的时候,应该师父度徒弟。迷的时候,就是没有开...

即心是佛,云何识自心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

六根互用的例子

这以下引出六个现实的例子来作证明。我们看下一段,举...

唯心之理和现前之事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

白隐禅师的「只手之声」

有一位沙弥南利,每天看着师兄们早晚都到禅堂里参禅,...

无用与无明

一般人皆以无用为耻,而我却认为无用正是大用。 我一...

为何你要甘受轮回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

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

四众道场药言

从古以来,出家的大德,一天都要算几回账。早上起来摸...

细行能成万法 从看花开始学佛

现代通南怀瑾居士,有一次谈到他少年时代,一心想学剑...

【推荐】你的生命不因别人的喜欢而存在

世界之所以精彩,是因为这个世间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

要平息愤怒,必须舍去对他人的怀恨

常常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认为自己就是对的...

【佛教词典】病麤重

【病麤重】 p0938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病麤重者:...

【佛教词典】天使

(天名)阎魔王之使。天者自然之义,发自自然之业道而...

如何掌握给亡者助念和开示的时间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

律航法师《念佛入门白话解》

第一讲 三皈五戒 念佛常识 我常想假定全世界人人能受...

为什么一梦见保家仙,身体就生病

问: 我妈妈信仰佛教几十年了,现在除了住在家里之外,...

内心牢狱的煎熬

有的人犯法坐牢,狱中的铁窗关闭了他们的行动自由;有...

证严法师《解开嗔恚心结》

俗话说:相骂没好话。对人说了一句难听的话,别人也会...

「富裕」的三条家规

第一条,叫富而不污。 污者,浊而染。拥有了大量金钱...

【推荐】心有所住,才会对你产生干扰

【则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几乎所有古德在解释...

出家人可以赡养和照顾父母吗

经常有人会问,出家人可不可以赡养在家的父母?尤其是...

梦参老和尚30句法语开示

01、想调伏无量劫的烦恼,我们要以善止恶。用善念来对...

地藏菩萨及地藏经介绍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