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虽易,殊不知为真实出生死之要路

憨山大师  2024/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虽易,殊不知为真实出生死之要路

【原文】

念佛虽易,世人不知,都轻视为寻常,殊不知为真实出生死之要路,但不知念佛之妙,故多错误耳。且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致,凡念佛时,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嗔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心心不断,如线贯珠;又如箭筈相拄,中间无一毫空隙处,如此著力靠定,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如此日用动静中,不杂不乱,久之梦寐一如。若是如此用心,念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便是超生死、生净土之时节也。若但口说念佛,心地不净,妄想不除,只道念佛不灵验,纵到三生六十劫,亦无出头分,尔其勉之!

【译文】

念佛虽是易行道,可是世人不知其中奥妙,都轻视以为寻常。殊不知念佛正是真实出离生死之要路。只因不知念佛之妙,故而对念佛产生许多错误的见解。而且念佛即是参禅,并非两码事。

凡念佛时,必须先将自己胸中的一切烦恼妄想、贪嗔痴爱等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心心不断地念下去,如同以线贯珠,相连不断;又如箭尾相拄在弓弦上,这中间不留一毫空隙处。如此着力靠定,于一切处,始终守着一句佛号,不被种种境缘牵引打失。

如此于日用动静中,达到不夹杂、不散乱,久而久之,连睡梦都能念佛。若能如此用心念佛,念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便是超越生死、往生净土的时节了。但如果只是口说念佛,心地不净,妄想不除,他日不能往生净土,便埋怨念佛不灵验。

这种心态,纵然再等三生六十劫(原指声闻乘修行时间。利根者极速三生得极果,迟根者极迟六十劫得极果),也无出头分。你应当努力自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

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体真禅。四方便随缘禅。五息二...

助念最好是在断气前还是断气后

问: 临终助念是断气前进行边护理、边助念,并加以佛...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善导大师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开示了念佛人如何...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

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

信心是净土法门最大的难处

净土宗很难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

这些能够悟透,对净土才有决定的信心

今天我们的版块呢,要讲到修持门,《莫道老来方修道》...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预知时间吗

问: 人往生西方能预知自己临终年、月、日、时吗?在同...

往生净土三资粮

净土三资粮为:信、愿、行。即是信仰、发愿、修行。...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真正地孝顺父母,一定要让他们归信三宝

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侍奉父...

简单生活让贪欲减少,更容易得到解脱

以前写过《学佛的方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学佛要皈依...

普劝为人必修净土

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

僧人的生活——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

【佛教词典】百丈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禅师怀海,马祖道一禅师之...

【佛教词典】略念诵法

即不克行广作法时,所修之简略念诵法。据金轮时处仪轨...

梦中仙人指路 临终正念往生

在浙江平湖有一位叫演良的居士,他是一个食品公司的工...

佛法只要你肯学,都有你要学的东西

作为一个空中的云,作为一个空中的雨水,它是平等的。...

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

《六祖坛经》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

观身罪重故,不敢不生净土

经典云:犯一个突吉罗小罪,如四天王的寿命五百岁的时...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

七种美德让你成为魅力女人

作为一个女人,谁不想自己是个有魅力而又阳光的呢,但...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世人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出家人剃发染衣、辞亲割爱,必...

弘一大师为何不做艺术家,而做和尚呢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

惟贤长老《如何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

关于如何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我觉得包括个人与集...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

星云大师《你对我错》

我一生提倡人间佛教,非常重视人际的相处,因为人的一...

佛说做梦的五种原因

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