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忆念弥陀慈父

2014/0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忆念弥陀慈父

在很小的时候,我喜欢观看电视上播放的《济公传奇》,当时那个穿着破烂的疯颠和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是板着面孔,一本正经地教训别人,而是与大家玩笑在一处,用十分幽默的方式教化世人,寓深奥的佛理于日常的生活事务之中,让世人受到启迪与感化。

外表疯颠,内心智慧的济公,常是一边四处游走,一边不忘喃喃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可见,在他放旷的遮掩下,始终将一句圣号持得绵绵密密,丝毫没有懈怠。那时,因为年龄小,根本无法知道济公口里念的是什么,只是感到非常的亲切,于是也经常一边走着,一边唱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当时感到非常欢喜,非常自在。

到了成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与佛法相遇,那种命中注定的、必然的感觉直到如今仍是十分真切,感恩佛陀让我这样一个迷途中的人,找到了生命的依托。佛法是对九法界众生最至善圆满的教育,何其有幸在今生得遇,此诚不与一佛、二佛,所种善根,乃是在无量佛所种下了深厚的善根。

更加幸运的是,我又选定了最殊胜的净土法门深入修行。此时,我才明白了,那句南无阿弥陀佛的真意,原来是苦海中众生得救的慈航,是无量众生的指路明灯。当我再以至诚念诵阿弥陀佛的圣号时,一种暖流遍满全身,在心底升起一个声音:阿弥陀佛我们的慈父啊,此生誓将身命托付给您。源于这种对阿弥陀佛的深厚感情,我念佛经常得到殊胜的感应与无比的加持,当有佛友问我为何修行净土法门如此得力的时候,我会微笑着告诉他们,这是一种说不清的缘分,是一种无上甚深的宿命因缘。

近来读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心中突然了悟,原来我一直念佛的方法暗合大势至菩萨所开示的法门,用的是所谓忆佛的方法。我们凡夫虽然对世间的事情十分的留恋,十分的执着,但对我们的慈父阿弥陀佛,却很难产生如此强烈的感情,这当中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不外深重的无明。我们都是在尘世中迷失的孩子,五欲六尘的迷幻性让众生沉醉不醒,忘却了了生脱死的根本大事,忘记了在极乐莲邦有我们的慈父在日日心念着他的赤子,希望孩子们想起回归的千年约定。可是,迷途中的孩子太贪玩了,也太痴迷了,他们忘记了慈父的召唤,更看不清自己所沉醉的红尘充满了危险与痛苦,“三界无安,犹如火宅”,醒来时是满身的疲惫,一心的伤痕,不要害怕,阿弥陀佛大慈悲父,在西方随时伸出他无比温暖的双手,接引他迷途知返的孩子!

阿弥陀佛对于皈投他的赤子,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只要求他们看清尘世的迷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这个梦醒来的那一刻,众生不再沉迷,会毅然踏上弥陀救度的幸福大道。

阿弥陀佛对于皈投他的赤子,没有什么苛刻的条件,只是希望他们能时时忆念自己,将身命托付给他,因为阿弥陀佛是无比的慈悲与智慧,他开导众生,他的悲心无时不在系念法界众生,而如果众生不能时时忆念他,则不能相应。所谓感应,有感斯应,如磁吸铁。即使伟大慈悲如弥陀,也难以救助对他生不起信心,没有愿望皈投的众生,在不远的将来必将相会于但有诸乐,无有苦恼的清静世界,那个时候,是我们最幸运的一刻,是如囚得赦,如鱼得水,无数劫的沉沦得到最彻底的解脱与救度。

木鱼声声,佛号绵绵,是谁在忆念极乐莲邦的慈父——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禅净二宗的区别

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在家念佛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问: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大安法师答: 当你...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萨的「碎地狱」

问: 《地藏经》云: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

【推荐】依止真实信心念佛,才会把光明显现出来

我们手去摩头的时候,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看...

饮酒的三十五种过失

饮酒会有很多的过失:饮酒有可能破坏家庭,饮酒有可能...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众生

问: 我认为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

祭祀酒肉反而害了祖先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所著的《竹窗随笔》上记载:浙江省钱...

吃肉把尸体和绝症一起吃下去

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水准提升,许多文明病也应运而生。...

【佛教词典】差别寻思观

【差别寻思观】 菩萨修唯识行,第二加行位所修的四种观...

【佛教词典】有情业果证得

【有情业果证得】 p0551   瑜伽六十四卷五页云:有情...

明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

有十种行持,可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

《八十华严》中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也就是...

真正的快乐不是在外面

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

度过人生种种难关,要做到这四点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务中,应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种种...

改掉饮酒的习惯

有一个人喜欢喝酒,在每天工作之前,他都会去镇上的酒...

什么叫作佛号安住呢

整个生命的改变来自于修习止观,这个止叫五停心,四念...

安住于真如,再来观察这一切的假相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

问问自己的修行有没有把握

当你两只眼睛一闭,寿命尽了,能不能解脱?如果没有把...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问: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大安法师答: 当你...

金钱是天使也是魔鬼

金钱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取之有道时,落入你口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