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世间的四种人

2011/12/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说:世上有四种人。第一种人由黑暗走向黑暗;第二种人由光明走向黑暗;第三种人由黑暗走向光明;第四种人由光明走向光明。

1.从黑暗走向黑暗

对第一种人来说,生命中充满了黑暗与困苦。他深受肉体、精神、物质以及来自家庭或社会问题所带来的痛苦。他的生活中不但全无快乐,内在也没有丝毫的智慧。因此每时每刻,这个人不断增长愤怒、憎恨以及敌意:

「我如此痛苦就是因为那个人、因为那件事、因为那原因。」因为过去的业,这个人对于某人或某事生起憎恨而饱尝痛苦,如今他又播下更多憎恨的种子。生活中本已充满黑暗,当下又播下更多黑暗的种子。这些愤怒、憎恨、敌意的种子也只会带来痛苦,因此未来也将充满痛苦。现在是痛苦,未来也是痛苦。现在是黑暗,未来也是黑暗。这样的人就是从黑暗走向黑暗。

2.从光明走向黑暗

第二种人当下的生活充满了光明。因所拥有的财富、健康与社会名望现今享有着快乐,但是他没有内在的智慧。由于这些财富、权利和地位,他变得傲慢而轻视他人。

「这些可怜的人都是没有用的。我多么聪明!能得到这么多的财富、地位、权利和身分。」

由于过去的一些善业,现下为光明所环绕。然而不久,这也是会用尽的。当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每个片刻播下的是自负、憎恨、痛苦、黑暗的种子时,这些负面的种子将在未来结出黑暗和痛苦的果。这样的人就是从光明走向黑暗。

3.从黑暗走向光明

第三种人处于和第一种人相同的状态,生活中充满了苦难与黑暗。但是他的内在是有智慧的。他始终微笑面对。

「哦,因为过去自己的一些不善业导致这个苦难。表面上看来,我的痛苦似乎来自于某人,然而这个人并非造成我痛苦的真正原因。他仅是业习的工具而已。但愿他人不再因这些不善业受苦。因着自己过去的业习,藉由此人或其他人这个苦难势必来到。如今我将不再播下痛苦的新种子。」

因此,这个人对于给他带来痛苦的人只会生出爱与慈悲,不断的播下爱与慈悲的种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是黑暗的,但是未来却充满了光明。黑暗迟早会过去,未来将只有光明。这样的人播种着光明的种子,它们将在未来带来光明和快乐。

4.从光明走向光明

第四种人从一出生就为光明和快乐所围绕。他享受着财富、所有世俗舒适与社会名望所带来的快乐,但同时也有着内在的智慧,他持续的了知:

「所有这一切成就乃源于过去的一些善业,然而不论我过去曾行过什么善业,都不是永恒的,它们所带来的善果亦无法永存,迟早将会用尽。因此,我当善用这些金钱、职位、权利和地位以利他人。身为在家居士,我有责任应用我的财富来维持我的家庭和那些依靠着我的人;任何剩下的,我应将它用来为别人的好处,用来利益他人。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得到纯净的法!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增长智慧!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他们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这样的人无时不刻增长着爱、慈悲与善意。一切的行动:身、口、意皆为利益众生,他播种着光明的种子。从快乐走向快乐;从光明走向光明。

我们不应如第一或第二种人,我们应该要成为第三或第四种人。究竟是第三或第四,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由于过去的不善业,有时生活中可能充满黑暗、充满痛苦;而在另些时候,则因过去的善业生活充满光明。生活中的快乐或不快乐,是过去善业与不善业的果实。不论是快乐或痛苦、光明或黑暗,我们都要发展出内在的光明,不再滋长任何会带来痛苦和黑暗的新的习性反应这就是我们从内观所学到的。

佛陀说:人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人人都是自己未来的主人。

现在的一切是过去的果,但无论你在过去做了什么,你仍是当下的主人。试着不再滋生任何一个会为你带来痛苦的新的业习。未来是现在的果,成为当下的主人,让正法充满于你的现在,如此未来自然地会快乐满溢,不再有黑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该懒散还是精进

很多人认为现代人之所以心里不安,是因为生活太紧张,...

为谁辛苦为谁忙

在汲汲营营、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可曾想过人生在世的...

生为一个人,先求认命再求开创

佛法对生命的观察,是一种无量生命的观念。我们在经典...

人生的真正价值

这里在座大多是青年学子。二十年或三十年前,我们来到...

要做老实人,勿学口头三昧

东林寺每逢法会繁忙时,会有许多开车的师傅在寺门外候...

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

让你一生吉祥的10个秘方

吉祥第一方:远离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

这个寿命不值得我们去贪恋

众生浊,三缘和合(父缘、母缘、自己的业缘)为体,色...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

自他二力的净土法门

其他法门,依靠自力修行,要成就很难。好像我们要游过...

开悟的前提

学人立志于成佛作祖,必以开悟为入门的初步。而开悟亦...

佛陀为何要示现「纳妻相」

四、纳妻相:经云: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

【佛教词典】无体随情假

(术语)二假之一。如外道凡夫妄执之实我实法,非有我...

【佛教词典】四摩

为梵语 ?ima 之音译。即戒场、布萨界。又作四摩室。四...

圣贤处事,惟宽惟厚

弘一律师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经讲过一篇《改过实验谈》,...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离你而去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渐渐离你而去。你能看见全身...

超度亡灵最重要的几个咒

问:师父,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要具有慈悲心的,一些没...

肠胃的「四敌五友」

我国是胃病大国,在13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

清净臭秽,寄此陶炼耳

【原文】 唐道积,蜀人,住益州福感寺。性慈仁,有疠疾...

真如自性如如不动,为何强调断恶修善

问: 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

为什么不能吃动物,却可以吃植物?

反对素食的人的一种惯用的论点就:你们素食者是吃植物...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一、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

文殊发塔下的深思

大约三年前,偶然在佛教卡通《贫女乞斋》中观看了文殊...

念佛法门是可以验证的

我们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不可思议,吾人的心性功德...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问: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抽烟是一种不...

每个人的生和死,别人都替代不了

五祖寺老首座照勤老和尚走了。生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