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拥有财富,但并没有因此而幸福

2011/12/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拥有财富,但并没有因此而幸福

财富观一直是中国人乐于谈论的话题,钱文忠亦如此,他说:“三十年来,我们民族长期压抑的物质追求被激发出来。如今,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财富,至少在物质上比三十年前多得多。有钱本是好事,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得到幸福,反而,更多的人不高兴。”

这正是钱文忠所担忧的,他说:“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有自己的信仰,比如孝道,比如温良恭俭让,但今天,除了我的这个姓——钱之外,什么都不信。”

兜儿里有钱心也很慌

从前多讲《三字经》,如今钱文忠更关心国人的幸福感,有句谚语说“兜儿里有钱心里不慌”。今天的中国人,却是兜儿里有钱心也很慌。他说:“这说明中国可能面临着非常特殊的问题,或者我们的发展面临非常特殊的问题。”

钱文忠认为中国人应该开始反思和修整对财富的概念,他说:“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把财富的概念进行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紧缩和简单化,这30年里面,在绝大部分人的心目中,财富等同于金钱,或者说财富等同于物质。但在以前的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把财富如此简单化过。”

财富起码该包括精神的满足、信仰的拥有,还应该包括人生的辉煌、身体的健康等。原本我们的财富观念很丰满,但这30年,出现了财富的物质化,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说法和语言。钱文忠说:“我原来是学语言出身的,有些词像‘全民皆兵’,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要全民动员,所以日语、德语、俄语里都有。但全民皆商这样的话,人类语言史上没有出现过。像越富越光荣,越穷越狗熊,我不知道这是哪个时期的人说的话,但是这30年说得很多。”

观念出问题,我们不幸福

经济社会的发展忽视了某些重要的问题,也让某些概念产生了变化,比如成功,钱文忠说:“这30年里,我们这个民族的物质追求被激发出来,甚至赋予社会上的榜样性,似乎成功的标志就是拥有更多的金钱。”

物化的社会示范效应最终产生了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钱文忠说:“我们的经济存在很多问题,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公,存在城乡间的差距、东西部的差距,这些差距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大得多。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越来越难欢笑了。”

有钱、有安全感、有自由,按照人类的经验不应该缺乏幸福感。但是,在拥有飞速增长的物质财富、日益稳定的国家安全的时候,我们却发现我们越来越少地感受到从内心深处由内而外焕发出来的欢笑,我们发现我们不幸福。

用金钱浇灌出幸福之花

追寻财富无可厚非,在钱文忠看来,最重要的是要认清楚两个问题:财富是什么?财富能干什么?

钱文忠说:“财富包括很多,就算我们把财富简单地定义为金钱,那么财富能干什么?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视金钱为粪土’。如果今天仍旧将金钱比喻为粪土,那么它的价值在于,我们可以在一堆以金钱组成的粪土上,浇灌出幸福之花。这粪土越肥沃,我们的幸福之花越娇艳。不是为了种幸福之花,谁会在家里放一杯大粪?实际上,物质财富是手段,幸福才是我们终极的目标。”

换句话说,如今我们越来越注重手段,而忽略了我们终究是要完成兑换的。而幸福感仅仅靠财富或者说物质财富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最基本的文明、道德底线和伦理底线,需要有最基本的伦理观。

修正财富的含义

要让财富浇出幸福之花,首先要修正财富的含义,钱文忠说:“我理解的财富除了金钱和可以通过金钱购买到的东西外,还包括另一部分只有靠我们自己才可以追寻到的东西,比如信仰、文明、审美、道德、伦理,只有这些东西才能让我们的财富成为真正健康而圆满的财富。如果我们拥有的所有物质财富不是为了兑换成这样一种终极财富的话,那么,我们的财富除了让我们担心外,我想不会有什么其他的效果。”

当拥有了真正的财富之后,才有可能把财富变成幸福,钱文忠说:“我们这个民族原来信仰的东西,比如孝道、温良恭俭让,但不能到今天,除了信我这个姓——钱外,什么都不信。所以,我为大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模式,那就是如何消耗财富,如何让财富向一个有助于幸福的方向慢慢流出去。”

钱文忠说话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去年一件事我震动非常大,每年测一个汉字,每年有一个代表性的汉字代表中国人的心态,经济学界几位测出来的字是涨,我们这批人也在测一个汉字,这个字是疑。什么都不信,什么都怀疑。这种情况下,我想我们的内心是得不到安顿的。没有安顿的内心是没有平静的,没有平静的生活注定是不会幸福的。

@我们现在习惯把人民币换成美金或者倒成欧元、澳元,或者赚或者亏,如果实在不放心,就倒成黄金或是白银,前一段有人把它倒成了盐。但是,盐除了能把人咸死外,也只不过是手段。

@无论你有多少0,你都买不来这个社会的文明,你也买不来这个社会基本的道德,你也买不来这个社会基本的审美观,你更不能为这个民族买来幸福。

@现在我们确实应该努力地使自己的财富增值,努力使自己的财富安全,从这样的阶段开始慢慢地过渡到我们的财富往哪里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有什么积极作用

2014年3月18日,《禅文化》采编一行参访了净土祖庭庐山...

将一切追求与执取放下

放得下对外境的执着、攀附、依托,放得下一种嗜好、习...

向阎罗王献财

佛陀曾对弟子说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无道的国王...

富有的惩罚

有一只血统纯良的狼犬,年轻的时候,长得英挺雄劲,深...

用去的钱财才是自己的

金钱,要能接受,也要能喜舍,用去的钱财才是自己的,...

【佛学漫画】让财富持久的奥秘

发财、成名、身处高位,有时候可以依赖一点好运气,但...

出世间的七种法财

在千百年来东方的传统春节文化里,亲朋好友之间新年第...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天真无邪,我们开心快...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每个人都有自性之财

在你们每一个人里面都已经有着财宝,但你们必须身体力...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

大孝中的大孝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第一章、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能赚钱 1.吃亏是福,...

【佛教词典】智慧念佛

(术语)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名号,其体为阿弥陀如来真...

【佛教词典】睡眠盖

梵语 styāna-middha-āvarana。五盖之一。又作惛沉睡...

广超法师《佛学基础知识》

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

大安法师:内心有挂念,无法一心念佛怎么办

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

自己为自己负责

在南传佛教中,出家人,早晚要用这么一段话:我们不能...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

祖师禅与如来禅

现在大家进入这个禅堂,什么叫做禅? 禅就是寂,寂也就...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

秤锤祖师散财施妻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

至诚念佛可以转业

原文: 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

圣严法师《时时怀抱感恩的心》

在自我修链的过程中,当我们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之...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

身心的污秽,才感招环境的污秽

这个身就是革囊,革囊就是包着一层皮的这种厕所:我们...

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