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盲目迷信不是修行

心律法师  2012/0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王太太觉得自己很虔诚。

早晚课是每天必做的。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念诵佛经;晚上临睡前也要打坐一小时。

平时也常和善友们一起聚会,附近的法会、放生活动中,更是少不了王太太的身影。她每天很忙碌,家里的大小事情都顾不上做,都推给了丈夫王先生。王先生脾气很好,对太太更好,宁愿自己忙一些,也不愿意太太不高兴。

可婆婆却越来越不高兴了,看着自己儿子工作一天回家还得做饭洗衣收拾屋子,媳妇整天忙忙叨叨的不管家里,孙子放学后连饭都吃不上,呆在爷爷奶奶家不想回去。老太太越是心疼儿子,心疼孙子,也就越不满意儿媳妇了。

终于有一天,老太太忍不住了,把王太太诉说了一通。

王太太觉得很委屈。我这么虔诚向佛,也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吗?我每天祈求佛祖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顺顺当当有错吗?王太太进入了一个误区。

这其实也是不少人的误区。他们只注重形式上的学修,念佛、持咒都很精进,但是功夫却只用在了形式上,而不用在心地上。学了很长时间,烦恼习气依旧,性格没有变化,贪嗔痴慢疑也没有减少。这种学佛的人,就象水里的石头,泡多少年也没有用,在水里好像是变了颜色、变软了似的,拿上来晾一会,干了,却还是那么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恐怕要和这些朋友没有明白修行的真谛有关。

就像上文中的王太太一样,很多人是希望通过礼佛,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比方说为家人祈福,为自己求的好运等等,这些其实算不上是在修行。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如果只把佛当成神来膜拜,根本不懂佛的含义,也不学佛法的这些道理,没有正知正见。只是忙着今天跑道场,明天跑寺院,后天去放生。今天学这个法,明天学那个法,却没有具体的修持方法,没有传承和窍诀,也根本不知道这些法好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信佛,只能是迷信,是在浪费时间、荒度人身,而不是修行。

学佛一定要明理,要把佛法和自己的修行联系在一起,用佛法的这面镜子照自己,好好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这才是修行。

心律开示:明白佛理,生活中处处可以修行。孝顺父母是修行,照顾好孩子是修行,为公婆真心地奉上一杯热茶也是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不要对佛的迷信

1、生活中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

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

一、主敬: 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

转弯的人生

夜晚,列车奔驰,两节车厢的交接处,转弯时出现了一个...

待在能让你的修行成长的地方

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

开悟后才知道念佛法门是最妙的

这个持名念佛,就是执持六字洪名佛的名号,来念佛。执...

出家后如何成为法器

出家,需要依止一位懂得戒律的师长,在其指导下培养僧...

不去实行,你就不能证得

在学佛之后。很多道友总感觉自己所学的不够。了解的不...

十条处世必读励志格言

一:为人们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失去了很多,也...

如何学习唯识

问: 请开示学唯识的学习方法? 惟贤长老答: 一是把...

一切唯心乎

云何是心?曰十法界是。云何是十法界?曰地狱,鬼,畜...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佛教词典】病起六缘

生病的六种缘因,即四大不顺、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

【佛教词典】得非得

【得非得】 p0992 成唯识论一卷十五页云:且彼如何知得...

一杯水的冷漠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小婴儿来到店里,她想为孩...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

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富贵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

楞严经讲什么

关于这个《大佛顶首楞严经》,这部经典的内容,正好可...

圣严法师:布施的人有福

为了保障未来的安全幸福,我们不能没有储蓄的习惯。凡...

济群法师:如何去除妄想

问: 怎样去除妄想? 济群法师答: 妄想和执著有关,...

空观是空掉妄想,不是空掉外境

空观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经常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本...

证严法师:珍惜食物,挽救未来

全球各地频传粮荒,然而富裕地区的人们似乎毫无所觉,...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一盘青菜的味道

如果你被问到: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吃到美味的食物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