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幸福的感受

2012/07/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今,有一种让人担忧的情况,这就是我们的幸福观正呈现出一种僵化和单一的趋势,比如我们认为财富、地位是幸福与否的重要标准。

在人类历史上,文化和文明一般是同步的,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有教养。然而在当今,文化和文明出现了脱节,教育和教养出现了脱节。我们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越来越提高,但是社会的文明程度没有相应的提高。一个没有文明和没有教养的人,以及由这些人组成的群体,是难以拥有真正的幸福的。

我想举两位老人家的例子。一位是季羡林先生,另一位是钱学森先生。

他们两人都曾历经苦难,都有过吃不饱的经历。但是我觉得他们的人生都是幸福的。为什么他们的人生会那么幸福,我们难以想象。

比如季先生讲,在那段疯狂的岁月里,不对他批斗了,就把他安排在女生宿舍门口打铃接电话。后来季先生告诉我,他那段时间居然感觉幸福。为什么?因为他终于可以每天偷偷地从家里抄两大张纸的梵文——古代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把它带到门口的值班室里,边喊电话的时候,他就边琢磨着怎么把它翻译出来。我们知道,《罗摩衍那》的汉译版是季先生独立完成的。

钱学森的幸福充满文化的快乐,跟季先生一样,他们完全没有物质上的那么多选择性,他们依仗着一种人文的滋养、一种文明的积淀,度过了非常快乐的人生。钱先生的写字台是老式的,写字台的对面有一把非常小的椅子,钱先生的儿子钱永刚说这是母亲蒋英的。原来钱学森先生每天做完非常高精尖的绝密研究之后,就会坐到这个桌子前剪报,蒋英就坐在那把小椅子上陪着丈夫,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一天蒋英对钱永刚说:“你去陪陪你爸爸”。他说:“他是搞导弹的,又不好跟我谈。”蒋英说:“你爸爸会高兴的,陪他不一定要说话,你坐在那里就可以了。”钱永刚先生说:“我这才知道,快乐是可以很安静的,幸福是可以很宁静的,陪伴是可以不需要说话的。”

当一种生活真的有了幸福感以后,一件最普通的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最为真实的幸福

一个富翁看到一个躺在广场上的乞丐,一时起了恻隐之心...

不要忽略身边的幸福

每天急匆匆地行走在来来往往地人群中,为了生计、为了...

《善生经》对幸福人生的启示

家庭有四种伦理,一种是父母与子女的伦理,一种是夫妻...

享受自在的人生

佛家说:众生平等。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境遇,皆由各人因...

及时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这句话或...

【推荐】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

找到幸福的开关

一直到现在,我每看到在街喧喝汽水的孩童,总会多注视...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佛教七七追荐的由来和规矩

我国最早为亡者做七的记录,始于北魏。《北史外戚传》...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的功德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因为《楞严经...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

很重视眼前的人,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

【佛教词典】西方三圣

指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三位圣者。阿弥陀...

【佛教词典】

指牵船声,或出力所发之声,或蓦地寻见失物时所发之声...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

以舍为得,妙用无穷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

断欲精进魔生恼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不久,魔王便起了妨碍佛陀弘法的念...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

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

把执着的爱净化就是慈悲

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简单地说,是从爱而来的。爱是生...

神通与智慧

有一个国家国境邻海,海中龙王时常兴云作雨,致令水患...

古代高僧的德行典范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

净土法门是有相的,如何能契入中观呢

问: 请问净土法门执著有相,那怎样契入中观法门、缘起...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

撇不干净,临命终时就是障碍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还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时间,就能够在意...

细行能成万法 从看花开始学佛

现代通南怀瑾居士,有一次谈到他少年时代,一心想学剑...

因果规律与命运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一切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