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素食者滋养身体的方法

印光大师  2019/09/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素食者滋养身体的方法

原文:

先後天衰弱,当以善於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於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壮,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麦比参力尚高数倍。有钱人服参,乃是钱无处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补人也。

又大磨麻油,亦补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实则是焦味耳。莲子,桂圆,红枣,芡实,意米,皆可滋补。岂必须血肉,方能滋补乎。总之皆不如麦之力大。如不能吃,则兼带着吃。久则自知,亦自好吃矣。吃鸡卵之偈,乃妄人伪造,不可依从。

保养之法,第一是寡欲。若不知好歹,任意嫖荡,则死期将至,仙丹亦不灵矣。即不嫖荡,自己室人,亦须相与说其保身之由,暂断房事一二年。否则或半年一相亲。或一季一相亲。倘日日行房事,则精髓枯竭,不死何能。

节欲之人,所生子女,体壮少病,易於成人。多欲之人,或不能生,以精薄故,不能受孕。纵或生子,或即夭亡。即不夭亡,亦残弱无所成就。汝不知已娶妻乎。若未娶,且缓娶。

若已娶,决须暂勿同房,以期身体复元耳。此光切实为汝之言。汝能善体光意,自可福寿绵长,子孙发达矣。

白话文:

先天或者后天衰弱,应当在善于保养上下功夫。如果想要依靠食物滋养身体,吃素的人应当多吃麦面。长吃面人的精力比吃米的人精力大不止数倍。印光吃了面食,便精神健壮,气力充足,声音洪亮。吃米就只能充饥,没有这样的效果。麦的营养比人参的营养还要多许多倍。有钱人服用人参,不过是钱没有地方花,所以以此作为消耗罢了,并非人参真能补养人呀。

还有大磨麻油也补养人,小磨麻油,因为炒焦糊的原因,效果减退了多半。人只知道它的香味,实则是焦糊味罢了。莲子、桂圆、红枣、芡实、薏米,都可以滋补。难道必须血肉,方能滋补吗?总之都不如麦的营养足。如果不能以吃面为主,就兼带着吃。时间长了自然知道,也就觉得好吃了。吃鸡蛋的偈子,是虚妄之人伪造的,不能依从。

保养的方法,第一是寡欲。如果不知好歹,任意放荡嫖妓,就会死期到来,到那时仙丹也不灵验了。即使不放荡嫖妓,自己的妻子,也必须和她说清楚保养身体的道理,暂时断绝房事一、二年。否则或者半年行一次房,或者一季度行一次房。

如果天天行房事,便会精髓枯竭,不死怎么可能?节制淫欲的人,所生的子女,身体强壮少病,很容易养大。多欲的人,或者不能生育,因为精稀薄的原因,不能导致受孕。纵然或者可以生育,也容易很快就夭折,即使不夭折,也会身体残弱,人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

你不知已经娶妻了没有?如果还未娶,暂且延缓。如果已经娶妻,必定暂时不能同房,以使得身体复元。这个是印光切实为你着想的话。你如果能善于体会印光的意思,自然可以福寿绵长,子孙发达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经常食肉者智商会下降

经常吃肉会导致智商下降,这是近来英国科学家在8170名...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下面讲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它渊源于我现在所住的赵...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观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向来最讲究吃的艺术,有人...

10种有益皮肤健康的食物

好皮肤也靠吃出来。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刊出了...

印光大师《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

甚矣近世天灾人祸之频数,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惨也。岂天...

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

张居士学历很高事业有成,信佛多年,在全国的佛教界很...

堪比牛奶的花椰菜

花椰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维生...

让肝脏远离「五怕」

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有些人平时除了要处理...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

人死后焚化遗体的意义所在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印光大师论药师法门

佛与众生心体是一,而心之相用则天渊悬殊,由相用悬殊...

若修念佛,则实为稳当之极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无谓之话说。汝家不充裕,兼有...

【佛教词典】善不受报

(术语)竺道生尝着善不受报论。其言曰:依五戒十善等...

【佛教词典】阿赖耶外道

(流派)大日经住心品所举三十种外道之一。大日经疏二...

念佛人的悟处

净土法门的困惑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就有许多...

念佛要具足三种心

念佛首先要有信心、有愿心、还要有三种心。这三种心就...

学佛的三不退

禅宗这一法,是让我们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要靠自...

大安法师:如何淡化过重的情执

问: 过重的情执(主要指亲情),目前已是弟子修行的...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现代学佛的又一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恋世...

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

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

人生大梦何时能醒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大师,著述宏富,弟子汇编遗...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

至诚供佛斋僧,种下殊胜福田

昔日,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时,当时城中有一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