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为外境所动

2012/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为外境所动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夜晚,帝释天王释提桓因和毗留奢那阿修罗王一起来到佛所,威光炽盛,他们恭敬地顶礼佛陀后,在一旁坐下,两位的光明照耀令只树给孤独园犹如白昼一般。

此时,阿修罗王说:‘一个人若常精进不懈,必能所求如愿。既已求得义理,就能安隐得到快乐。’随后,帝释天王也说:‘一个人若常精进不懈,必能所求如愿。既已求得事情之成就,而修忍辱之行则是最为殊胜。’

接着,帝释天王向佛请示:‘世尊,我们所说的何者是有利益的?何者又是无利益的呢?’佛为释提桓因开示:‘能善分别者,都是善说。一切众生为了追逐利益而随心所欲,而这些只要藉由精进勤求,必能有所得。但在事情成就后,仍要行忍才是最为殊胜,所以应当修持忍辱之行。’

帝释天王及阿修罗王闻佛开示,法喜充满,顶礼佛陀后各自返宫。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三》

省思:

世间万物有成必有坏,若只着眼于现前的成就与荣耀,就容易在顺境当中得意忘形。若未能体悟无常之理,则在人、事、物由成转坏之时,就会无法接受变异,因害怕失去或改变而苦恼、恐慌。人生不免遭遇顺、逆境,不论是遇到好的境界,或是不顺意的境界,都要能不为外境所动,时时安住在善念、正念上,能忍自安,身心就会得到真正的安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忍恶无嗔现大威德力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舍利弗和目连两位尊...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

【推荐】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问: 有时听闻佛法,觉得道理非常好,但在日常生活中...

嗔恨心的可怕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和弟子一起去游历。 走了几百里路...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时候就应...

工夫现前,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种:第一极生,第二极熟,第三非凡...

圣严法师:气到忍不住时怎么办

有人说「沉默是金」。沉默并不等于就是沉没,被骂、被...

罗睺罗忍辱的故事

阿难说: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罗喉罗和...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以心灯来照亮一切迷茫的人

佛教的典籍中有一个故事。持世菩萨有一天在静坐时,有...

为什么要向竞争者祝福

一个苦恼的杂货商来找禅师,向禅师诉苦道,最近他的店...

护法神对犯邪淫者狠记一笔

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

知因达果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

【佛教词典】八捺落迦增各十六

【八捺落迦增各十六】 p0085 俱舍论十一卷六页云:八捺...

【佛教词典】现识

(术语)楞伽所说三识之一。阿赖耶识之异名。一切诸法...

祖师禅与如来禅

现在大家进入这个禅堂,什么叫做禅? 禅就是寂,寂也就...

吃肉让体味难闻易患癌

到底饮食有怎样的力量,竟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如...

达摩大师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证严法师:做大地的园丁,环保地球

1、心理环保 刚才手语队表演一个呼吸的地球和大地的园...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问: 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应该...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

三种念佛方法可对治妄想

这里有几种念佛方法,都可以对治乱想,防止思业。我今...

幸福家庭必备的五个基本要素

一、沟通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到了...

摩诃迦叶度化贫妇

佛陀在舍卫国弘化之时,国王、臣民、出家比丘、比丘尼...

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

心地的耕耘

秋天,来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

争来争去是个空

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