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野老得斧而不知宝

2013/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野老得斧而不知宝

【经文】昔有贫穷孤独老人,无业资生,偶得一斧,乃是众宝之英,老人不识,持斧砍树株卖之,藉以活命。砍斫既久,斧渐消蚀。适有外国大贾客,名曰萨薄,见斧,识是异宝,便问老人,卖此斧否,老人言:“我仗此斧活命,不卖。”萨薄曰:“与汝绢百疋,可卖矣。”老人不答,萨薄复曰:“与汝二百疋。”老人怅然不乐,萨薄曰:“嫌少可益,何故不乐?”即与五百疋,老人大哭,萨薄复曰:“绢少再益,何以啼哭?”老人言:“我不恨绢少,恨我愚痴,此斧本长尺半,砍树消损,余有五寸,犹得五百疋绢,是以恨耳。”萨薄复言:“勿须遗恨,今与公千疋绢。”即便立券持斧去。斧所伐薪,烧之,尽成珍宝。

【译语】昔有老人,独身没有妻子,又甚贫穷,不知哪里弄来一柄斧头,这斧乃是一切珍宝的精华所结成,老人不识,认作平常斧头,把来砍些树枝,当柴薪卖,将就度日,那斧天天砍柴,砍钝了磨,磨了再砍,年深月久,已磨去一大半了。那天来了一位外国大商人,名叫萨薄,见了这斧,识得是异宝,便问老人卖不卖,老人说:“我靠此斧砍柴度日,不能卖。”古时不用钞票,凡是大数目的交易,往往用绢疋作代价。萨薄听老人这样说,便道:“给你一百疋绢作代价,你有了这许多绢,可以别作生计,何必辛苦砍柴,柴又卖不出多少钱,这样,可以卖了。”老人不作声,萨薄道:“给你二百疋卖不卖?”老人仍不作声,却皱着眉,露出不大快乐的样子。萨薄道:“你还嫌绢少,我可以增加,为什么不乐?这样罢,爽快给你五百疋。”不料老人放声大哭起来,萨薄忙又安慰他道:“嫌绢少,可以加,为什么啼哭呢?”老人道:“我不恨绢少,我恨我愚痴,不识宝斧耳,这斧本有一尺半长,被我把来砍柴,常常钝了要磨,磨蚀了大半,如今只剩五寸,还值五百疋绢,倘我那时不用砍柴,迳卖这一尺半的大斧,得价必钜,如今早成富翁了。”萨薄道:“你不用追悔,我竟给你一千疋绢罢。”便立券成交。萨薄持斧而去,此斧所砍的柴,烧时尽变成珍宝。

【译义】“人身难得,东土难投,佛法难闻。”我们徼幸得了人身,徼幸投生东土,又徼幸得闻佛法,该怎样欣喜,怎样宝爱,怎样利用这难得机会而勇猛修持呢?惜多数人不知此理,只管求利图名,一辈子钻营奔竞,莫说名利不能必得,便是得了,又有什么好处?名人还不是一样吃饭出恭睡觉?富人的饭能不能两餐一起吃?富人的衣能不能两套一起穿?无常一到,一些也带不去,却带了钻营奔竞以及享用时的罪业。三涂苦果,长劫难超,这还是浅一层的说法,说深一层,则无论富贵贫贱,本来幻妄,如虚空华,人们不知是幻,认以为真,尽在幻妄中拼命努力,是以生死轮回,永难超脱。譬如戏剧演员,上台时把剧情认为实事,反忘了自己本来面目,何处是本来面目?下台卸去化装时便是。演员但知演戏,忘却本身,便是愚痴。若做人但知妄幻的人生,忘却自己的佛性妙明真心,一样是愚痴。而且演戏太认真时,于本身初无损害,做人太认真时,却使妙明真心愈昏蔽而不能显现,其愚痴更甚于演员也。故世人不知利用此身以学佛,但以奔竞名利,虚过一世者。比喻起来,真像野老得斧而不知宝,但知斫柴博微利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教的价值观

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佛教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神圣的使命,...

盲龟值浮木

每百年才能从海中探出头来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那么有什么样的方便,让我们...

贻误今生净土机缘,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我们知道这娑婆世界的剧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对头碰面,...

心灵在佛法的世界自由飞翔

我出生于一个比较优越的干部家庭,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

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阴骘文》,印光大师非常重视这篇文章,它讲到文昌帝...

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示无朽曰:尺璧岂宝,寸阴当惜。正念弥陀,信光赫奕。...

不忙歌

念佛能以转逆境、消灾难、生极乐,这是何等的大事,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孝顺父母不能等

苏城是带着父母的厚望出过留学的。 苏城的父母一直为...

有爱才有财富与成功

一位妇人走到屋外,看见前院坐着三位长着又长又白胡须...

造塔礼拜脱猴身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是阿罗汉,名叫作须曼。有一...

决定命运的态度

江西德兴人夏原吉初入仕途,便因为一个很偶然的细节,...

【佛教词典】毗卢遮那

(一)梵名 Vairocana。为佛之报身或法身。又作毗楼遮那...

【佛教词典】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梵名 Saddharma-pundarīka-?āstra, Saddharma-punda...

六道轮回的概况

每个宗教对人的身后,各有独特的见解;有些宗教认为身...

《金刚经》精华的40句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我...

心的觉悟

佛陀时常教育我们要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于往昔回忆,...

禅是佛心,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心

问: 有师父提倡禅净双修,强调戒定慧,主张打坐,要学...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从佛教教义角度看有无相应说法...

能布施给亲人友人,功德更是无量

念《地藏经》和地藏菩萨就能得财富、田宅。那就不用布...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方县人也。姓马氏。本邑罗汉寺出...

【推荐】受戒时应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我们在受戒过程中,应该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菩萨...

信愿行的过程与差别

心即是佛,是禅宗的根本,无论讲到哪里都离不开,因一...

圣严法师《找到生命的价值》

经常有人向我诉苦,说他们自己这一生好象是白活了!不...

香严童子闻香气而成就圣道的过程

前面是讲总相,这以下讲到他个人在有为当中所选择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