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忧波毱多尊者伏魔记

2014/0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忧波毱多尊者伏魔记

佛陀在世时曾授记:‘百年之后,将有忧波毱多以坐禅第一,大兴弘化。’由是,三祖商那和修尊者在付法予忧波毱多时,嘱咐:‘自今以后,希望你发无上菩提心、广开甘露门,令诸群生皆得明心见性,获大饶益。’

忧波毱多尊者谨遵师命,于摩突国云集徒众,广开法筵,每半月诵戒、禅修时亦为说法,时人闻风相偕往赴参禅问道,称扬赞叹法喜禅悦之乐,人间天上叹未曾有……一时之间惊动魔宫。

魔王波旬好生愁怖:‘忧波毱多法缘殊胜,宣扬远离五欲、禅定之乐,势不可挡。看来,追随我的徒众将急遽减少,动摇魔基,如果再不想方设法扼阻他的势力,岂有我们的容身之地!’

于是一连三天,魔王在忧波毱多说法时,从天撒下金银珠宝、香华璎珞,或放出奇光异彩,或化作身披七宝的白象,或现端严殊丽的女相,种种牵引五欲、眩惑人心的景象,诱引大众攀缘、贪恋不已,而无心于忧波毱多所开示的道理。自然,再无有人善根现前而成道证果。魔王波旬好生得意:‘众生毕竟不敌业力牵引,五欲之乐才是王道!’

此时尊者从定中观察到,魔王出于嫉妒,恶意娆乱正法流布,而深自思惟:‘昔时如来降伏魔王,未度化之,必有因缘……’于是以蛇、狗、人三尸,化作庄严华鬘,吸引魔王前来。‘魔王,为酬答您在我开示时,散香花珍宝供养人天,我亦以此华鬘回赠您。’魔王以为尊者力不胜己,而馈赠求饶,喜不自胜地引颈受之,然而,当华鬘着身的刹那,又变回三具蛆虫钻动、腐臭难闻的死尸。

魔王大为嗔恼:‘沙门释子怎么如此捉弄人?’尊者一派安祥答道:‘您恶心妨害他人修行,今天香华着身,犹化为恶臭之物,岂能怪罪于人?’魔王惊吓不已,但无论他以神通使力拨弄,尸体始终如须弥山紧压其身,纹风不动。

魔王试着向诸天求助,但是天众皆说:‘这是大修行人所为,我们庸劣之徒也无能为力。’魔王又找梵王商量,梵王说得更清楚:‘证得十力的尊者弘法住世,是多么稀有难得呀!您欲除却罪业,恐怕劫火所烧亦不能坏,亦如以微脆的藕丝欲悬住须弥山,无有侥幸可言。’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梵王语重心长地劝说:‘看来,唯有至心忏悔,请求尊者慈悲皈依,才能解脱倒悬之苦。’

魔王深受此苦折磨,心生悔改,于是往尊者处顶礼忏悔,说:‘往昔如来坐菩提树下、欲成道时,我率天魔几番娆乱,世尊始终慈颜安然,也未出一句恶言,慈忍之力如须弥山,无可撼动。彼时我不知反省检讨,如今得罪了已证阿罗汉的尊者,请您像世尊一样怜悯我的无知,放我一马吧!’

忧波毱多尊者观察教化的时机成熟了,故意说:‘你太天真了,罗汉的慈悲、智慧,怎能与如来相提并论?就像拿芥子比作须弥山般不可思议,亦像萤火虫的一丝光亮岂能与日月光辉相提并论……正因如来大慈大悲,不相加报复,如今你依旧我行我素。我等心量狭劣,少慈忍力,岂能轻易饶恕了你,让你再伺机去毁坏正法!’

魔王见尊者不肯松口,更生惭悔,知道自己辜负了如来的慈悲,今日自作自受、恶业难逃,哀求不已。尊者见魔王善根萌芽,敬信心已生,不复骄慢,于是开示:‘如今您知惭知愧,敬信于佛,由此善心不复堕于三涂恶道。’魔王闻言生大欢喜,说云:‘我由尊者生敬信心,今当皈依佛门,从此清净三业,护法护教。’

尊者又说:‘波旬,你曾亲见如来相好庄严,可否方便化现,让我们得植善根?’魔王一口答应,还不忘提醒:‘尊者可别顶礼,弟子承受不起。’于是魔王走入林中,化现佛陀昔日与徒众安然行走的样子。如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尊贵的行仪,忧波毱多尊者一心瞻仰、目不暂舍,由衷欢喜踊跃,不觉为礼,久久不能自已。

彼时突摩罗城的男女老少,听闻尊者慑伏魔王波旬,皆至精舍皈依闻法,百千徒众精进成就初果,亦有一万八千多位弟子证阿罗汉,从此佛法大兴于世,千古传唱化化不绝。

典故摘自:《付法藏因缘传·卷三》

省思:

《佛遗教经》中,世尊殷殷付嘱:‘于我灭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佛弟子闻法修行得脱苦轮,受佛恩德当精勤道业;如忧波毱多尊者以禅定智慧成就圣道,不仅自己道业成就,更能广弘佛法自度度人,续佛慧命。佛是三界之尊一切智人,心量、慈悲、智慧圆满、神通广大,即使魔王多次扰乱仍慈心行忍,如母对幼子,不令魔王受苦。佛的智慧圆满能观魔王未来得度因缘,佛的禅定威仪令观者心生法悦,恭敬安乐漏诸烦恼。佛的行持威仪如斯,学佛,当恋慕如来清净的身口意,起而实践,成就佛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佛时有佛的形象出现,你先不要太高兴

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

优波毱多尊者与魔王波旬

禅门西天第四代祖师名叫优波毱多,吒利国人。他虽然出...

久参有禅,久住有缘

香板下面出祖师,哪个调皮就一香板。不听啊?以为我喜...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

我们看佛陀对末法时代的一个预言。下一段。 预记末法:...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师初至佛陇,一日入坐,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震动山...

有十种行持,可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

《八十华严》中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也就是...

业障和魔障有何区别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

打坐时出现幻境,该怎么办

打坐时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界现前,都不要执着。告诉自己...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

善人杨自惩的故事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

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为苦无有欢乐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城里有一位长...

为什么要给心灵背负重担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名字叫《新进化论》,漫画分两部分...

【佛教词典】扶习润生

天台宗说通教的菩萨,以誓愿力,扶余残的习气,受生于...

【佛教词典】分别智

【分别智】 即分别有为事相之智。在凡夫为虚妄的计度分...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生命的相貌虽然是森罗万象,但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把它...

药师法门的意义及修持仪轨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修学药师法门 我曾给我的《药师经》...

人生短暂须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径

我年青的时候接触过一些老和尚,一说到修行他们常常会...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谤僧。王翠明女居...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 别不平、莫抱怨...

留学的僧人回来后,不信大乘佛教了

你比如说现在,不少出家人兴起留学热,到斯里兰卡去留...

分手后仍放不下他,该怎么办

问: 我和对象分手才二十天,这几天我一直很痛苦,放不...

买物放生,病体痊愈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

十二因缘

一、前言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

钓鱼,残忍的雅致

佛子们,尽量劝别人不要钓鱼。曾几何时,钓鱼,一直被...

「精進」有十种利益

精进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