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2016/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端正庄严的儿子。这孩子诞生时,天空突然下起大雨,如此殊胜的瑞相,长者夫妇非常欢喜,连忙请来占相师为孩子看相。占相师告诉长者夫妇:“这孩子是很有福德的人,这场大雨正是因为他的出生,天降甘露啊!”因为孩子的福德带来雨水,解决干旱,因此占相师为孩子取名叫“耶奢蜜多”。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耶奢蜜多一出生即不需他人哺乳,因为他的口中会自然生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有八种殊胜: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称为“八功德水”。耶奢蜜多就在八功德水的滋养及长者夫妇的爱护下一天天长大,成为人见人爱的青年。

一天,耶奢蜜多与亲朋好友一起到城中游玩观赏,走着走着,来到佛陀所在的祇树给孤独园。耶奢蜜多见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上绽放慈光,感到无比地欢喜。于是他以至诚恭敬之心顶礼佛陀,恳求出家。佛陀慈悲地对他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耶奢蜜多马上示现比丘相。出家后的耶奢比丘,精进不懈,对于佛陀的教诲,信受奉行,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不仅具足三明六通,亦得八种解脱,诸天天人及世人无不对其敬仰赞叹。

大众比丘看到耶奢比丘如此殊胜的福报,都升起欢喜赞叹之心,于是请示佛陀:“世尊,耶奢比丘过去生究竟修了什么样的福报?今生一出世便天降甘霖,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不需他人哺乳,又能得遇世尊,随佛出家,证得道果?”于是,佛陀为大众比丘慈悲开示其中的因缘。

过去贤劫中,迦叶佛住世,于波罗奈国度脱无量众生。当时,有一位发苍齿摇的长者,听闻佛法,欢喜无比,于是发心出家修行。但是出家后的老比丘,却不用心思惟世间无常之理,反而懒散懈怠。不久,重病缠身,医生告知须以酥酪为药,病方可好转。老比丘听了医生的话后,马上就吃了酥酪。

到了半夜,老比丘药性发作,身体发热、口渴难耐,于是起身找水,没想到屋子里的水瓶都是空的,只好往屋外的池塘走去。到了池塘边,老比丘发现池塘的水也已干涸,于是又再往更远处的河流走去。当他来到河边,没想到河水竟然也已枯竭。就这样,老比丘带着疲惫不堪又为病所苦的身体,前往其他地方找水,结果所到之处都是相同的情形。望着眼前干涸的河床,老比丘深感懊悔,忏悔自己的懈怠,及至天明,他回到僧团,将所遭遇的情形,告知他的师父。

他的师父一听老比丘的描述,马上告诉他:“你的情况,就像是饿鬼道的众生所受的苦,非仰仗大功德力无法解脱。你现在快取我瓶中的水,供养清净僧众。”老比丘一听师父的开示,马上拿起师父的净瓶,准备供僧。没想到,当老比丘的手一碰到净瓶,净瓶中的水立刻蒸发得一滴也不剩。此时,老比丘惊恐万分,深怕自己一旦往生,会立刻堕到饿鬼道中。这时他想起唯有仰仗大慈悲、大智慧的佛陀才能得到救拔,于是立刻前往迦叶佛的住所,顶礼佛陀,将所遭遇的情况告诉佛陀。

老比丘说: “世尊,我现在碰到这样的灾厄,死后恐怕会堕入饿鬼道中,唯愿世尊慈悲哀悯,为我开示,消此灾难。”佛陀告诉老比丘:“现在的你唯有以清净水供养众僧,仰仗清净供养功德力,才能脱离堕落饿鬼道的果报。”老比丘听完佛陀的开示,心开意解,信受奉行,从此以后,不再偷懒,每天以清净水供养大众僧,即至命终,从未懈怠。

佛陀告诉大众:“因为这样的清净供养功德,生生世世口中常有清净八功德水,满足所需。直到今生有因缘随我出家修行,证得道果。当时的老比丘,就是现在的耶奢蜜多。”诸比丘闻佛所说,皆信受教诲,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九》

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名忏悔。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人难免犯错,重点在于能否面对过错,从中学习;若是错了不知悔改,罪业累深,便会造成无可弥补的后果。因此,知过能改,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承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功课还没做完,可以明天再补吗

我经常给我们道友说,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

日发一愿,日行一善,日忏一悔

古人教导我们:每天都要三省我身。 为什么要三省,就是...

在八种因缘下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

有几种的功德来依止这个法身

这个佛住,就是佛的心的意思。这个法身是佛的心所依止...

受持菩萨戒之功德利益

通常菩萨戒有:在家优婆塞菩萨戒,有名出发心菩萨戒(...

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佛有无量德,四字名号足以该之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

印光大师《印造经像之功德》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慈母八旬始念佛,十年功成生净土

母亲俗名李香云,法名胜修,生于一九二七年农历九月初...

四位比丘尼的往生事迹

彭际清居士说:在我的家乡吴县,十多年来往生有证明的...

妙高禅师

妙高,字云峰,长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学为业,他母亲临...

佛陀劝诫比丘勿以神通度众

昔日,佛陀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住在那难陀城的波婆利...

【佛教词典】涅槃僧两土著法

子题:安四[袖-由+聂]、身子覆面 戒本疏·百众学法:“...

【佛教词典】不变易性

【不变易性】 指不变之性质。又为真如之异称。参阅‘真...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单刀直入就是信愿持名,你每天能念三万声佛...

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讨...

二种行门,决定得生彼国

智者大师在《十疑论》中说:修行净土念佛法门的人,欲...

拓开心量

能够包容别人,别人就能包容我;能够帮助别人,别人就...

《观无量寿佛经》图文解说

灵山嘉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语谁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

从不寂寞

我从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

过去世不知道造了什么业,应该如何忏悔

我们今生造的业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向佛菩萨发露,对不...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梵网经菩萨戒》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

戒邪淫方法

果卿居士曾经提到过,要戒除邪淫有时候仰仗自力还是不...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

宏海法师:净土十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修,请大家随着我合掌。 南无本师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