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梵志丧女 焉知非福

201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弟子们开示时,有位梵志失魂落魄地来到精舍求见佛陀。原来这名梵志有个才十四、五岁的女儿,相貌端正、聪明无碍,却因为突然染上重病而命终;祸不单行的他,赖以维生的田地好不容易等到麦子成熟,却又被一场大火烧得精光。梵志为此苦恼不已,忧愁恍惚,甚至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后来,梵志听人说:‘佛陀是一位大圣人,为人天导师,时常讲经说法,为人排忧解难。’于是梵志特地前往精舍,拜见佛陀。

梵志来到佛陀面前,恭敬地问讯礼拜、长跪合掌说道:‘佛陀,我没有儿子,只有一个掌上明珠,我非常地疼爱她,拥有女儿的幸福让我什么忧愁都忘记了。但是,前阵子她却突然生重病过世,留下我一人,我实在无法克服心中的悲伤,希望世尊能慈悲开示,化除我忧伤烦恼的心结。’

佛陀为其开示:‘世间上有四件事是无法长久的:一、看似不变的事物必会遭遇无常变化。二、世间的富贵必会消弭成为贫贱。三、有相聚必有别离之日。四、再勇猛强健的人终不免一死。’接着,佛陀又说了一首偈子:‘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

梵志听完偈子后心生法喜,即刻化解了丧女的哀痛,并且希望能跟随佛陀出家修行。因为佛陀的威德力,梵志当下须发自落,成为一位庄严的比丘;日后精进用功,思惟无常之理,证得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一》

省思

学佛最可贵之处,并非从此就能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而是在于面对顺、逆境界时,能以智慧心了达因果及无常之理,并且积极地从因上努力。所以顺境时,须知是众缘和合成就,不骄矜自满;逆境时,亦知是过去恶因今日果熟,须惭愧忏悔。所以,只要我们学会以佛法转念,生活中处处皆是光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达观法师:无常观偈语

一切法相,梦幻泡影,似露似电,应起正观。 身心世界,...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问: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宏海法师答: 所谓火烧功...

年轻时用来建功立业,有空再来修行,这样可以吗

问: 师父,我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用在建功立...

人生短暂,行善不能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平日的生活中尽己所能地多做善事,...

透视爱情的无常

佛陀早就讲过,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无常才是这个世...

不安分的牛儿

也许,有人会认为人生多烦!其实,这都是因为「想不通...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

被烦恼贼掠夺

从前,有两个人结伴同行,希望在旅途中彼此有个照应。...

一切事物终将离散败坏

过去,佛陀住在摩偷罗国跋陀罗河边的伞盖庵罗树林中,...

【推荐】您也一样很渺小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

龙树菩萨的故事

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

【佛教词典】文光塔

位于广东潮阳县城。旧为千佛塘,建于宋咸淳二年(1266...

【佛教词典】辟除诸恶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此陀罗尼能除毒虫等之难。...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不摄自摄

六根中,最难摄的有二根,即意根与耳根。意根容易胡思...

为何日日须发今日必死之心

一 总说: 论云:第二思惟死无定期者,谓今日已后,百...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

生气对身体的9大害处

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

若印经造像留下名字,功德变少甚至折损福报

财法二施:财布施和法布施。财布施随缘量力,遇到真正...

【推荐】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问: 请师父开示,先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孝顺自己的父母?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直以来,...

看病的时候,应为病人念一偈子

凡沙门、居士,见疾病人,须时看护之。 就是说有了生病...

苦乐都随缘

生活在世间,苦多乐少,我们常常要面对痛苦,生命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