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中若存这三种念头,将会招感三恶道的苦报

2017/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中若存这三种念头,将会招感三恶道的苦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人会有三种观想,是哪三种呢?所谓欲想、瞋恚想与杀害想。比丘们应当要知道此三种观想。如果观欲想,命终之后便会堕入地狱之中;假如动了瞋恚的念头,命终往生时,将会堕入畜生道之中,投生成为鸡、狗、蛇、蜥蜴这类的众生;若是起了杀害的念头,命终之后,就会成为饿鬼道的众生,身体恒常被猛火烧煎,苦不堪言。因此,比丘!心中若存有这三种不好的念头,将会招感地狱、饿鬼、畜生的苦报。”

“另外,还有三种观想,所谓出离生死之想、不兴害想、不生瞋恚之想。如果有修行人发了出离生死的想法,命终后将投生人中;假使有人不曾兴起伤害众生的念头,往生之后,自然投生天道成为天人;若是有人从不起杀害众生的念头,即能断除贪心、瞋恚、憍慢、嫉妒、悭吝这五个系缚众生的烦恼垢结,便于彼处证入涅槃。比丘!你们要念兹在兹,精进修行,时时专注于此三想,远离三种恶想。诸位比丘!应当依此学习,如是修行。”

当时,比丘们听闻佛陀的教诲,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三·地主品第二十三(一○)》

省思:

一念迷,即是烦恼;一念觉,即是菩提。凡夫与诸佛同具佛性,差别就在迷与悟之间。修行当要时时保持觉性,随处作主,遇境界时,心不起贪瞋痴等恶念,依四正勤之法,精进不懈,时时转念、提念,持之以恒,修戒定慧,发菩提心。方不辜负自己的灵知灵觉,也不辜负师长教化恩德,更不辜负佛陀法乳深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跨越心灵的栅栏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

淫念一生,诸念皆起

淫念一生,诸念皆起:邪缘未凑,生幻妄心;勾引无计,...

圣严法师《一心有滞,诸法不通》

问:唐朝牛头法融禅师说:一心有滞,诸法不通。一旦这...

专注这句佛号,不管念头怎么样

问: 弟子时常静坐念佛很摄心,但是在念佛堂、唱佛号时...

延一念为无量劫,促无量劫为一念

说这一部《法华经》,日月灯明佛说了多少时间呢?六十...

平常起烦恼忘了佛号,临终也自然会忘了

我们刚开始建立佛号时,是在没有烦恼时建立佛号,你不...

圣严法师《天堂、地狱一念间》

一位太太来到农禅寺,向我抱怨她的孩子难以管教,而引...

喝同样一杯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所谓六根对六尘,因为六根在接触六尘,不去分辨的时候...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恶口的报应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

草木成佛

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

船子和尚与夹山禅师

这幅图描绘的是禅宗极为有名的公案,说的是唐代夹山善...

吉与凶是由人决定的,福人到处是福地

北周人卢光,素来崇尚佛道,对三宝至诚恳切,极为恭敬...

【佛教词典】四种释义

为解释经论及其文句所设之四种释例。略称四释。凡有三...

【佛教词典】业力

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

佛寺造得再大,不如护持佛法的功德大

奉施佛及僧,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 物质供应是有限...

厌离娑婆和厌世嫉俗是一回事吗

问: 顶礼法师。厌离娑婆的厌和厌世嫉俗的厌是一回事吗...

不要去惊动别人的幸福

上学时,一个女同学趁小长假到外地与男朋友小聚。听说...

佛经中为我们开示了吃素的三个理由

作为一名佛教徒,吃素最正确的动机应该是大乘菩提心。...

悟公上人《大智禅寺开示》

【二○○五年十月十八日至十九日(圆寂前一个多月,当...

不要和诱惑较劲

一天,大鱼问小鱼们:在一个钓钩上挂着一条又肥又嫩、...

助施功德也能得佛授记

无数劫以前,有一位老婆婆孤苦伶仃,以卖麻油膏为生。...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自从学佛以后,我一...

世界上最殊胜的东西

有人在祗树给孤独园问佛陀:请问什么是最犀利的剑?什...

罗汉鞋的鞋洞有什么含义

平时在与信众的接触中,有很多信众对出家人穿的罗汉鞋...

让心无所住,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

在《佛说八大人觉经》中,佛陀教导我们,第一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