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见影谓己有

2019/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见影谓己有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有一位长者妇因为经常被小姑所瞋恼,遂走入林间欲了断生命,最后还是没成功,只好躲在树上将自己隐藏起来,树旁池水正好将妇人身影映入水中。

此时有一婢女担着陶瓶来取水,见水中妇人身影以为是自己,便言:“我的长相竟然如此端正庄严,为何要做这种汲水的粗活?”索性就把陶瓶打破,回到家中对主人说:“我的长相这么庄严,为何还让我去做担水的粗活?”主人心想:“这婢女可能是着了魔,才这么说。”

于是再给她一个陶瓶请她再去汲水。婢女回到池边,再度看见池水中庄严影像,怨叹之下又再度打破陶瓶。

此时在树上的妇人目睹这一切,便笑了起来。婢女见水影在笑,才觉察到水中庄严影像并非自己,抬头一望,见到妇人在树上正微笑看着她,婢女发现,原来倒影中相貌端正庄严的人并非自己,心中感到非常惭耻羞愧。

什么因缘而有此譬喻?因为愚惑的众生,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如此颠倒之妄见,就像用香油涂在头发上,因为愚惑不解,误认倒影为真实,却以为是自己头顶上出了香气。即说偈言:

“末香以涂身,并熏衣缨珞,

倒惑心亦尔,谓从己身出,

如彼丑陋婢,见影谓己有。”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十五(八二)》

省思:

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妄认即是错误认知,认为四大五蕴是真实的自己,不知道真实的是本具的清净心,因此贪爱自身,于妄执中向外驰逐,六根攀缘六尘境界,迷失本心。正本清源,就要从端正知见下手,了达“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在这念心上如实用功,方能舍妄归真,解脱生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

证严法师:情爱

有位少女问男女之情,如何才好? 师言:要专,要规规...

我身有无

有人旅行远方,独宿于空屋中。半夜里有个鬼,背着一具...

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这样可取吗

问: 我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仰者,自认为能想开、放下...

「小年」的佛教意义

忽尔一年,小年又来了。曾经记得,年少时的故乡风俗,...

修行人怎可把这个色壳子看得这么重

在云门寺方丈室后之假石山上,种了不少奇花异草。假石...

【推荐】障碍还是考验?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

铁窗下的忏悔

再度入狱,虽近不惑之年,却开始对自己生命产生疑问:...

文殊菩萨度众的智慧

清晨,佛陀率领着五百僧侣,由舍卫城缓缓的往摩竭国迈...

五阴缠缚乃众生

过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罗山时,有一日,佛的...

象护比丘以何因缘感得金象相随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摩竭国中,有...

【佛教词典】天根

(术语)大自在天之标帜,其形为男根者。现今印度教西...

【佛教词典】究竟觉

(术语)起信论四觉之一。谓菩萨大行圆满究竟至极之觉...

正念破魔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林给孤独园弘法时,一位名叫吉...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

慧律法师:佛教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

简单来说:佛教就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是彻底觉悟,而...

一生做好人,为什么婚姻还是不幸福

问: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我一生做好人,婚姻还是...

南怀瑾开示准提法门修法

念准提咒,对于初学者,是否需要记数以及基本的遍数?...

莲池海会相与期,去去莫迟疑

一、反对下的学佛更有福报 曾经有学长告诉我,他学佛的...

净界法师:测试自己有没有出家的因缘

你想到出家的时候,你想到什么?我们也可以测试一下你...

念诵《普贤行愿品》能得到五种果报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

恳切至诚念佛诵经,决定可以消除宿业病苦

世人病苦,多属宿世杀业所感。无论何病,若能恳切至诚...

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

道学人,往参老人于曹溪,特为发明金刚般若宗旨。 以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