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顺境与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

2011/05/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一座寺院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像,因为有求必应,四乡八镇专程前来祈祷膜拜,香火鼎胜每天香客特别多。一天,寺院的看门人,对菩萨像说:“我真羡慕你呀!你每天轻轻松松,不发一言,就有这么多人送来礼物,哪像我这么辛苦,风吹日晒才能得个温饱?”

意外的是,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看门,把你换到神台上去。但是有一条要记牢,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许说一句话。”这位看门人觉得,这个要求太简单了。于是观音菩萨下来看门,看门的人上去当菩萨,这位看门人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众的心声。来往的人潮,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各种祈求千奇百怪。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下来没说一句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对菩萨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拿手边自已的钱便离去了。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讲。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继的穷人,他祈祷观音菩萨能帮助它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袋子一看,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观音菩萨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神台上伪装观音菩萨的看门人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讲话。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他是来祈求观音菩萨降福平安。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不明了理,要年轻人还钱,两人吵了起来。这个时候,看门人终于忍不住,便开口说话了…并讲清了原由…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看门人所形容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这班船了。这时真正的观音菩萨出现,指着神台上的看门人说:“你快给我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干了。”

看门人说:“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观音菩萨说:你错了。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用来赌博嫖妓,可是对那穷人,却是可以挽回一家大小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信佛弟子,如果富商一直纠缠他,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事实上好与不好,常在时间过了一段时日后,我们回过头想想,才发现其实当初我们认为最好的安排,现在看来并不是最好,甚至最好的安排变成了最差的结局,因此我们必须相信:当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所以请你这位看门人多珍惜你现在的生活吧。

这是一个听起来像笑话的寓言故事,表面上看是透露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安排,但事与愿违,使我们忿忿不平。”但更深层意思是说有部分人轻视佛法教意,常在群众中大讲自己写的“经”大讲自己编的“法”,这就是世尊明确告知我们,有四种必须注意的戒律。其中一条就是大妄语:未得谓得,未证言证。就是本来我们没有证得的却说自己已经证得、本来没有获得的却说自己已经获得。这个问题在我们现代这个时代经常出现,或是用我们凡夫在用如来的体证当作了自己的体证,这当然不会正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度过人生种种难关,要做到这四点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务中,应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种种...

让目标看得见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几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心律法师: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

无力浮起,不妨下沉

前几天看《动物世界》,有这样一组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

经典告诉你学佛后为什么倒霉了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

至诚念佛可以转业

原文: 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

「向上看」认清自己的目标

有一位水手,第一次出海时就遇到了可怕的风暴。年轻的...

如何突破困境

1967年,佛光山刚开辟时,一片刺竹荆棘,到处深壑崎岖...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于出入息中,精勤思维死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佛告诫...

不为外境所动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夜晚,帝释天王释提...

智慧资粮比福德更重要

我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在《贤愚经》里面,讲到一...

人生的选择

有一位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成了一名...

【佛教词典】道场树

(植物)菩提树也。此树下有成佛之金刚座,故谓为道场...

【佛教词典】慧解脱

(术语)但得慧障解脱之罗汉也。此人之性分,好悟道理...

三界从来是牢狱,劝君及早出娑婆

世间唯有苦人多,自造新殃可奈何?满地蓬蒿春不到,一...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人类所...

造塔、礼塔、绕塔的功德

佛塔虽然是一种建筑物,但是人们却可藉此积累功德。在...

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

「自赞毁他」与「说四众过」

这个口业我们解释一下。在菩萨戒是很重视口业,诸位!...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念佛是我们的生命,那什么是养分呢?就是法义的学习。...

决定寿命长短的,不是饮食运动,而是……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在本经当中,结集经典的人先列出十六位代表性的大弟子...

证严法师:静思忏悔

△ 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坠落;自我批判的认错心...

治疗面貌变丑的毛病

有一位雕刻家,小时候是个很好看的人,他一天天长大了...

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

我们天生的那种抱怨、指责、批判的习性,是一种疾病。...

买物放生,病体痊愈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