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财施与法施

2010/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求陀那与安息罗比丘结伴到舍卫城托,在回祇园精舍的路上,求陀那忽然有感而发对安息罗说:“今天受信徒的丰富供养,我打从心底感觉到惭愧不安,想想我们学道甚浅,如何能消受得起这分厚重的供养呢?”

安息罗颇有同感地回答:“是啊!信众布施之恩,不知道应该如何回报?信徒布施,将来能够获得财富无量的福报,而我们的福德不是因而减损,受到贫穷的果报吗?”比丘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着。

回到精舍,心中疑惑未解,所以恭敬地向佛陀请教,佛陀慈悲地说:“当你们受到信众供养的时候,有没有为他们宣说离苦得乐的佛法呢?他们听懂了吗?”

“是的,佛陀!我们依照您平时的教导,为他们宣说发掘内心财富的方法,他们十分欢喜。”

佛陀称叹道:“你们能这样说法,正是另一种的布施供养。在世间上有二种布施,一是法施,二是财施。世俗以财布施为主,但出家学道的僧众则以法布施为要。财施能招感富裕的果报,但是有了财富不一定能消除烦恼。犹如在黑暗的房间里面放了许许多多的金银财宝,能够使房间变得光明吗?”。

“不能,佛陀!黄金钻石都不能使黑暗的房间变得光明。”

佛陀说:“所以,法施就是能照破暗室的一盏明灯,一灯可除千年暗,勿疑勿惧,精进修行吧!”

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诲,豁然了悟财法二施平等无差,因此更精进的用功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戒律中对僧人从事占卜算命的观点

佛教的基本义理是反对占卜算命的。那么,这个线索从哪...

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

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施颂。即以慈...

富了施,施了富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人为财而日夜操劳奔波...

做一片茶叶

抓一把茶叶丢进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

圣严法师《什么是净土》

(一)净土的定义: 净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

把握因缘广植福田

过去,弗羯罗卫国有一位画师,名为羯那。羯那有个因缘...

念地藏观音圣号和念弥陀名号有什么区别

问: 念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名号有什么区别...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鬼子母

在古印度一座幽深的山谷中,住着老鬼王波阇迦,和他的...

孝亦有道,方为孝道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经常听孔子讲孝,就暗暗下定决心,...

富那奇堕饿鬼道的因缘

昔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一日,舍利弗与大目...

伏瞋除障,受忏有智

佛陀往昔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这一天,世尊着...

【佛教词典】真俗不二

谓真谛即俗谛,俗谛即真谛。此系天台宗之别教、华严宗...

【佛教词典】闲尘境

(术语)谓无要之文字,不用之言语也。文字属于色尘之...

楼宇烈:明星信佛最根本的虔诚,还是要担当社会的责任

楼宇烈老先生刚过了80岁生日不久。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

戒杀放生的重要意义

编者按:不杀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

佛的愿力不可思议,所以往生是很自然的事情

又《法鼓经》说:若人临终,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

上则尽形寿念佛,下则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当时净影慧远为代表的诸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分都判得...

所谓的顿悟,都是从因地栽培来的

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

还有明天

话说有一天阎罗王召开地狱的干部会议,商讨如何才能让...

观世音菩萨为我排忧解难

二〇〇〇年八月,我六十寿诞时,女儿送了一尊观世音菩...

什么是念佛人的都摄六根

为什么念佛人要都摄六根呢?都摄六根不是都摄那个第一...

【推荐】整个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

我们再看第三个,业果的问题。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 ...

人们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

普通人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佛和众生都是...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法喜

什么是禅?禅是一种良好的状态,禅翻译成中文为正思维...

一张纸的命运

教授拿起一张纸扔在地上,让他回答这张纸有几种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