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八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八

长水沙门子璿录

科释生灭心法者。以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今此一文正解生灭因缘相也。染净生灭者。以染法净法各有生灭。染以顺流为生。反流为灭。净以反流为生。顺流为灭。又染法生时是净法灭时。净法生时是染法灭时。又染法生是妄生。灭是尽灭。净法生是显生灭是隐灭。虽通云生灭。而义有此异也。初标体论如来藏者。具三种义。谓隐覆含摄出生义。隐覆之中复有二义。一者藏如来故。名如来藏。即烦恼为能藏。如来为所藏。藏于如来。如来之藏依主释也。如柜中有金名为金柜。柜不是金。故理趣般若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胜鬘及如来藏经。具有此说。二者如来自隐不现。名如来藏。法身无相。不可以智知识识况眼见耶。斯如来即藏持业释也。如佛性论说。含摄之中复有三义。一体含用。谓法身中有身土相用等。二圣含凡。谓一切众生皆在如来智内。亦如佛性论说。三因含果。谓因位已摄果位功德。此则以因为藏。藏果佛故。前二持业释。后一依主释。出生者。谓十地证真名藏。能成佛果名如来。亦持业释。今论于六义中。除于四六。余者皆通。

疏二今初正释。标体者。说有通别。别则唯取所依。即如来藏是体。通则兼取能依。即如来藏与生灭心俱为体。以生灭法皆依此故。今通两说。然此下显生灭与不生灭义。说能依所依。实无二体也。但有相依之义理。而无相依之法体。如不动下喻显。当知下法合并如文。言思之者。意令细合。使法如喻。皆无二体也。楞伽下引证。经云。大慧如来藏者。轮转苦乐因也。乱意慧愚痴凡夫所不能觉。胜鬘云。世尊依如来藏。故有生灭。依如来藏。故证涅槃。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能厌生死苦求涅槃乐。

此显下二拣滥如说。依水有波。意显所依之水全起。成能依之波不同。依母有子非全母成子。能所别故。斯则举一法。以竪论非。约两法横说。以此下出所以。以是所依之真起成能依之妄故。得有觉不觉二义。以有二义故。遂以不觉妄法。显示觉义之中三大也。如水起成波已而动湿两全。以有动湿故。遂能以动显于湿也。若言依母有子母不在子中。以不在中故。不能以子显母。是故下结成上义所依。即如来藏。

二辨相中疏二。初释和合义三。今初略指。非谓等者。意云。真如家所起生灭还与生灭家真如和合。非谓别有一段生灭。自外而来与真如合。生灭之心者。谓全妄之真也。心之生灭者。全真之妄也。此则本末更互相摄。非谓结成六释。无二相者。心即是体生灭。是相反覆皆一。故无有二。

心之下二备释二。初正释。心之不正灭即真如门。生灭之心即生灭门。从本觉起者。穷妄源也。然是本觉起成生灭。非谓别有生灭从觉而起。如水起波。斯义无别。本觉即如来藏也。无二体者。前云无二相。此云无二体。意明只有一相一体。以心是生灭体生灭是心相。觉成不觉。不觉与觉不相舍离。

故下文下二引证三。初引文。即随染本觉中文。

此中下二释意。可知。

心亦下三法合。神解者。本觉不昧。鉴照灵通也。余文可知。

疏此是下拣滥。不生灭与生灭合者。谓真随妄转流转门也。即背觉合尘义。非是等者。谓息妄归真还灭门也。即灭尘合觉义。然此二中随合则体隐相现。反合则相泯体彰故。前门云。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此反合也。此门即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又云。依觉故迷等。此随合也。由是疏中前义即生灭门。后义即真如门。

论非一异中三。初约法略明。疏真如者。即前不生灭也。非少分动。故云全体。既全体动成生灭法。何异之有。虽成生灭而性不变。从本便尔。非适今也。故云而恒生灭。是变与不变义别故云非一。

楞伽下二按经出体。七识是见闻嗅尝觉知末那。余文可知。

非异门下三据义广释三。初离释二。初释非异。三然三段中。皆以真如为本生灭为末。初则以不生灭望生灭说。次则以生灭望不生灭说。后即两门同时同处说。其不异者。义在能成。即唯同俱。六字之中随文详会。问论云。非一非异。疏合顺论以明。何故先释非异。后解非一耶。答论顺依真起妄义便故。先举非一后言非异。文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不生不灭与生灭合。此非一义也。然此生灭既依心体不相离性故。后方可言非异也。疏文约法广释。令人生解。要先知体无二。由无二故。方不成一。此则顺法备明。令悟本无真妄之异。悟此法已任辨义异。则不迷本也。故下疏云。此中非直不乖不异。以明不一。亦乃由不异故。成于不一也。今初以本从末释。经云。即楞伽经善不善因者。杀等十恶为不善。不杀等十为善。一切趣生者。六趣四生。其中兼有善与不善。生灭者。舍阴取阴之义。斯则如来藏是真如。善不善等为生灭。既言如来藏为因能造即不异也。又经涅槃也。文云。譬如雪山有一味药。名曰乐味。其味极甜。在深丛下人无见者。有人闻香。知其地中当有是药。过去往世有转轮王。于雪山中为此药故。在在处处造作木筩。以接是药。是药熟时从地流出。集木筩中。其味正真。其王殁后。是药或醋或咸甜苦辛酸。六味成别。如是一味随其流处。有种种味。喻如佛性以烦恼故。出种种味。所谓六道等。此则佛性是真如。六道为生灭。既言佛性随成。即是无异之义。

二摄末下二。初正释。今义众生即如者。净名经也。如前所引。然众生是生灭。如是真如既言其即。当知不异涅槃等者。文云。善男子。我于诸经说。若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见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善男子。观十二因缘有四种之智。得四种菩提。乃至云。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斯则佛性是真如。十二因缘为生灭。既说十二因缘为佛性。岂曰异乎。十地等者。此是华严经意。彼经文云。佛子。菩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于一心如是而立。今疏所引。是彼论牒经也。第一义谛者。是论释也。心是中道实相故。云第一义谛。斯乃三界是生灭。一心是真如。唯之一字显不异也。又此下即始觉中文。四相是生灭。一觉即真如。既云平等而同。欲何为异。然此非异之义。深而且隐。难有信解故。此广引经论证之。

又前下二对前重辨。即重对前科。以明非异也。即末之本者。重释前科也。此则以末收本。无本而非末。如以波摄水。无水而非波。更有何水与波为异。故云非异。后即等者。重辨此科。摄末归本义也。此则以本收末无末而非本。如以水摄波无波而非水。更有何波与水为异。前则唯末后则唯本。既无二相故云非异。

三本末平等中经云即楞伽经。文云。大慧。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为客尘所染而为不净。我为胜鬘夫人及余深妙净智菩萨。说如来藏名为藏识。与七识俱起。令诸声闻见法无我。我为胜鬘说佛境界。非外道境界。此言如来藏。即是真如。真如是本。七识是生灭。生灭是末。既云其俱。即平等义。又经亦彼经也。与前文小异而意大同。详之可会。又论即十地论。唯真不生者。果佛无生故。单妄不成者。无所依故。然唯真之法则容有。单妄之法则全无。今以相对且作斯说。此则下都结。亦通结三门详之。

不一下释非一文四。今初蹑前正释四。初正释摄末之本。即生灭之真如。摄本之末即真如之生灭。既一生灭一不生灭。岂为一义。是则于心不异中。明不一义。

依是下。二引证可知。

解云下。三释上引文意。不在中者。无中可在也。不同二人同在一室中。即如两木成林。两木既分。乃得云一木不在林中。

此约下四通妨。或问曰。义既不一应不和合。故此释之。谓于二义之中。偏举此义而说。非谓坏彼和合以成不一。即知正说此不一义时。彼法元自和合。何以故者。徵意。云何以不坏和合。又能不一耶。此中下释也。如来藏等者。谓不生灭既是即生灭之不生灭。当知此不生灭与自七识生灭。未曾不和合。于和合中而论不一也。七识等者。谓生灭既是即不生灭之生灭。当知此生灭与自如来藏。不生灭未曾不和合。而于此中以论不一也。所言自者。显非别外本不相离。不相离者。即和合也。斯则只于非异处说非一义。谁言破此和合耶。

此中下二反藉非异二。初标可见。

二释。何以故者。徵意云不乖非异。其义已明。有何所以能成非一。若如等者。释意云。若如来藏随缘时。失自不生灭体。即兼无生灭相。以无所依故。此文且显二法。若异有如此失。是则不成不异义也。彼义既不成。兼此不一义亦不成。以二义既失。约于何法。以明不一耶。是故下明不异义。今由不异故。生灭起时不失不生灭。由不失故。生灭得存。二义既存故。得不一义成立。岂非由不异故。成得不一耶。又亦由此非一义故得成彼非异义。以真起成妄故。得说有妄不异真妄。若不起说何不异。前段所不言者。以未说后义故。

又此下三举体相摄二。初正辨。真妄下各出其体。如文可知。此以无明为非生灭者。非麁相之生灭故。非不生灭者。以有细相流注之生灭故。例如非想非非想处耳。此四下正辨举体相收。且举如来藏者。必收诸法。以是在缠名故。又举梨耶。由无明动真妄合故。若举七识。亦由无明与藏俱在梨耶中。故若举无明。无明无体。依觉有故。亦在梨耶故。下文说依梨耶有无明。又说无明灭时和合识破。由是举一即蔽诸也。缘起等者。众法和合方成一大缘起之相。

此中下二释疑。或问曰。若然者云何前引经。言如来藏不在梨耶中。故此释通。以义说如此。非事异也。余义准此者。今文举喻。且约湿性对浪而说。以喻藏性唯不生灭对七识。唯生灭一义。以论即离。对余二义理亦准知。故云思之。故前文云。随举一义。即融摄自体也问既下四问答通妨有二问答。初问中怪前所引经文云。如来藏者不在阿梨耶中。答意云。真与妄合方曰梨耶。其如梨耶都无自体。且约义说。则真妄二法悉在其中。由是梨耶为总真妄为别。只合言在总中。不合言在别中。今既分动静。则使梨耶总义不成。无中可在故。云不在梨耶中。

后问意云。今梨耶既通动静。应合亦在真如门。何故独在生灭门耶。答中且说唯在生灭门。意自然例知不在真如门也。以梨耶是起静以成动。体不相离故。静随动在此门中也。非直等者。意云。谓不动尚在动门。何况动静兼者。何以下徵释可知。应思准之者。意令准知不在真如门也。以梨耶虽有静义。然不在真如门者。以此静是随动之静。非同真如门是不起之静。静体虽同静义且异。梨耶既动静相带。故不在真如门也。以此门是唯静故。疏略不说此义。乃云应思准之。

又若下二合释二义二。初遮一异。然则相无相宗学人有失意者。于此二中各负一过。离此等者。故前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后云。无明灭故智性不坏。

又若下二显和合三。初正释。无和合等者。例如中论偈云。染法染者一。一法云何合。染法染者异。异法云何合。此则由非一异义。成和合义也。

如经下二引证三。初双标二喻。即楞伽经也。如文。

二若泥下单释尘泥。非彼所成者。非彼微尘成泥团也。应无差者。尘未和水。应名泥团。既成泥团应曰微尘。

如是下。三总以法合。藏识非因者。非无也。因真相也。既若成异则藏识不因真相所成。如前泥团不因微尘。又如何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藏识亦应灭者。以无和合义故。故下云。破和合识相。今言灭者。但无一分生灭。是故非真相灭者。下文云。妄心则灭法身显现。又云。心相随灭非心智灭。业相灭者。举细摄麁也。

解云下。三释其所引。文易可知。

今此下三总结成。可知。

立名中疏二。初正释论意。此生等者。再牒前文之义。目此下合彼二义以结此名。

或云下二广辨名相二。初对二师以辨名。楚夏者。谓如此方吴楚华夏言音讹转。西域五天亦尔。故指彼同此。又云。阿梨耶阿陀那等。此但轻重有异也。无没者。即正与梵文敌对。藏识即取名下义。翻藏是下会二名也。由彼我见所摄藏。故遂令无始相续不断。故云不失。是以义上之名虽少不同。名下之义故无异也。如佛性为觉为知。了了分明等。

所摄下二约三藏以释义。于中有执藏所藏能藏之义。如次辨释。谓诸下标。所以下释。似一者。业相初起未分王数及与外境。实非一而似一也。似常者。生灭微细似常而非常也。楞严云。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故云似常。诸愚者一切异生无二空智者。以似为实即法执。智相执之确然不改。即六七二识是能执心也。内我即我执。于自身内而生执故。以执他身及诸法各有自性。亦名为我。故此拣云自内也。我见下结为藏义也。摄即执也。既为我见所执故。名为藏。执即藏也。由是下出所以。二种我见即人法也。永不起位。即第八地。准唯识说。此识有三位。一我爱执藏位。通一切异生二乘有学及七地已前菩萨。皆起我执执第八见分为我故。第八识名阿赖耶。此云执藏也。二善恶业果位。即通一切异生。至十地满心二乘无学等位。由善恶因感无记果。果异于因名异熟识。三相续执持位。即通因果一切位。以第八识执持诸法种子等。今不散失故。名阿陀那。阿陀那义翻执持。今云不起位者。即第八地已上也。以离我见所执。不名赖耶。故失斯名。仍拣下位入观之时。有暂不起故云永也。然不亡识体故言失名。又能藏下所藏义。谓此识体藏在根身种子器世间中。以根身等是此识之相分故。如珠在像中。不同身在室中。若觅梨耶识。只在色心中。欲觅摩尼珠。只在青黄内。又能藏诸法下能藏义也。谓根身等法。皆藏在识体之中。如像在珠内。欲觅一切法。总在梨耶中。欲觅一切像。总在摩尼内。然但以前义互为能所也。论云下引唯识证成。可知。

科云释上生灭心者。以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今则且释心生灭也。论二种义下疏二。初释开数二。初标举释意。稍难者。以此一识二义之中含有多法。外则包罗万像。内则能所俱成。存之则生死无涯。破之则涅槃有得。若不分别。何以了知。行相幽隐。故名为难。然其深智于此可了故。复言稍稍少也。括检也。谓总检括论之前后。以释此意。然亦但齐生灭一门。

何者下二依义具释中三。初约真妄开合以释义。文有七。一开真妄成四义。然真之与妄。皆依一法界心所说。盖以此心本来有体有用。即用之体则荡然空寂。即体之用则了然觉知。以无始迷之故。于空寂之处。则确然根身尘境。于觉知之处。则纷然分别缘虑。故肇公云。法身隐于形[穀-禾+卵]之中。真智隐于缘虑之内。然其形[穀-禾+卵]缘虑本来体空。空寂觉知元来不变。不变之真本自随缘。体空之妄元来成事。非因造作。法尔如斯。众生身心见今若此。即约此义以明染净缘起之义也。今不别标一心者。含在真字中。以无二体故。不变者未尝不空寂。未尝不觉知故。故论云。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又云。一切染法不相应故。又云。所言觉者。心体离念等虚空界。随缘者。随染顺流而成九相。故文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等。随净反末而成四位。故下文云。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令其不起等。体空者。遍计之法情有理无故。故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等。又依他之法相有性无故。故论云。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成事者。成染事则三界依正。成净事则三乘因果。如下所说九相二身是也。此则随缘如作梦。成事如梦物。体空如梦物元虚。不变如内身宛尔。

此真下。二束四义成二门。初义即真中不变妄中体空。由此二义成真如门。此门摄妄则妄体空。摄真则真不变。染净平等一相无相。故有此门。后义即真中随缘。妄中成事。由此二义成生灭门。此门摄真则真随缘。摄妄则妄成事。即成染净诸法差别等相。故有此门。

此随下。三开生灭成四义。此约生灭门中。真妄相对互论自他。便成四义。然真中违他顺自。即是妄中违自顺他。真中违自顺他。即是妄中违他顺自。但为门不同而义一也。违顺行相即见下文。

无明下。四开四义成八义三。初正示八义。无明下且明妄中四义。示性等者。谓反流对染诠显示现真性功德。如下云。不觉念起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乃至若心有动。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心性不动。则有过恒沙等诸佛功德相义示现。又说性本无悭。顺修檀度等。知名义等者。谓分别妄心顺生灭时。属于无明名为染用。若顺真如故名净用。故下文云。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又云。无明染法实无净用。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覆真者。真理平等妄心差别。差别之妄现时。平等之真即隐。故下云。染心义者。名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成妄心者。以无明熏习之所起故。故论云。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则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等。又云。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真如下明真中四义。显真德者。反流翻染形对妄法。显此真德。即下随染本觉中智净相文云。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起净用者。无明是妄恒起染用。以真熏有力。令彼反流顺真如性。故名净用。下云。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又云。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乃至得涅槃。成自然业等。隐真者。即前说真如随缘成梨耶识。既成识已隐在识中。以其隐故。名如来藏。已见上文。现妄者。真体既隐妄相即现。谓境界相是也。下云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

此上下二合对四觉。然此觉与不觉。但以真妄相对为门不同。各有四义。故开成八。今于真妄各分体用故。两两相从但唯有四。如疏四段。前二段约净分其体用。初段合二。顺体成本觉。次又由下。合二顺用。成始觉。后又由下二段约染分其体用。初段合二顺体。成根本不觉。次又由下合二顺用成枝末不觉。是以二二合论乃成染净各分体用。故合前八成四义也。

此生下。三结指广略。然八门之广则已极。四门之略则未极。以次更有为二为一故。言四义者。即上违顺等四。非取今四觉为四。以此是结指上文也。

若约下。五束八义成四门。言分相者。谓分齐法相也。以一切净缘分齐法相属于二觉。一切染缘分齐法相属二不觉。又于中净法之体属于本觉。净法之用属于始觉。染法之体属根本不觉。染法之相属枝末不觉。故合前八以成四也。

若本下。六束四门成二义。谓始觉是末。不离本觉之本。故下文云。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又云。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乃至平等同一觉故。枝末不觉不离根本不觉。故下文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然本始二觉。但是体用之异。本末二不觉但是麁细之异。岂得离体有用离细有麁。故唯二也。

若鎔融下。七合二义成一门。以本从一生灭门。展转开成八门之义。乃是据本以彰末。今却收束以成生灭门。则是摄末以归本也。

又若下。二约诸识分齐以结成。诸识等者。即本事二识也。然此二识分齐行相各不相是。以本识是体事识属用。今以二本是体。宜在体分以梨耶无始相续具觉不觉。行相相顺。是故二本皆在其中。故下文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余二等者。始觉悟时。方有六麁託境而生。行相麁浮宜在麁分。是故此二在生起识中。此则摄四觉归二识也。若约本下摄事识归本识。以体用不二。如波与水。是故四义俱不离本识也。此即同前一生灭门耳。但前约门说。今约识论也。故云下结由是广之成八。摄之成二。二义皆从一识中出。故今论云。此识有二义。

问此下。三约问答通妨。以辨异二。初辨异二义。问意可知。答中先分别正答。初辨一心二义。即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义。随缘即生灭门。不变即真如门。今此下辨一识二义。即唯约生灭门。不该真如门。此中理净即觉义。染事即不觉义。即前生灭不生灭和合之义。广如前释。无二相即前和合非异义。染净等即非一义。是则下判成宽狭可知。

问此下二辨异二真。问意云。若言同者。应合俱名真如。不然俱名本觉。何以前后立名别耶。若言异者。约何论别。答中约体绝相者。如前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乃至离言说名字心缘等相。本觉等者。是所示相大中文。本者下释所以。谓本性功德即是觉也。今就略以立名。谓之本觉。约广以显相。号性功德也。以此下结拣所异。谓本觉之名不于真如门中说。而于生灭门中说者。以约翻妄而立。故是故下。引所示之法。证成前义。

论生一切法中疏三。今初对前门以通各义。上二下牒外难。以此下通释。狭义如前已见。由含下正明摄一切也。一切虽多不出染净。今有觉义故摄净。有不觉义故摄染。故云一切法。不言下明不同二门也。以染净相兼方成一切。今觉义摄净不摄染。不觉义摄染不摄净。斯则二义共摄一切则可。各摄一切则不可。若一心二门之中。则每门已自摄染摄净。由是不同故不言各也。

又上下二拣前文。以释生义。先牒难。以真下通释。无能生义者。文云。所谓心性不生不灭等。故以不觉下约顺流。生诸染法即三细六麁等以本觉下约反流。生诸净法。即四位二身等。依此下。通结。下四下。引说处。问此门既有生义。何不于二门之初便言耶。答前文以生灭与真如同处标示。无便言之。今此独明。故得言生也。

非直下。三蹑下句以辨摄义。其犹金能成像像不离金。水能生波波不离水。即三藏之中能藏之义。

约净等者。觉是净法。于中有始有本。则随流时体(本觉)隐用(始觉)废为灭。反流时体显用起为生。论所言下二。初正显觉体。谓心下标也。疏离于等者。心体真实本自灵鉴。念相虚妄从来闇昧。若心有念是谓闇昧。名为不觉。心既离念则无闇昧。唯一灵知。名之为觉。复言体离者。当知本无。以本无故。名为本觉。论离念相下释也。相谓义相。即下二义是也。此之二义正是本觉相。即相大也。等谓齐等。本觉之义与空齐等故也。疏非唯等者。即正释相之一字。即大智慧光明等义。以一一义称体而周。不异不二皆等虚空。故云与虚空等。此文乃是海东疏义。故今引用。二义如下所配。横遍三际者。若言遍则合云凡圣。若言通则合云三际。今所异者。以三际凡圣互有相通。举三际时。一一际中必具凡圣。凡圣皆如。故云横遍三际。举凡圣时。一一凡圣必具三际。始终皆尔。故云竪通凡圣。盖欲异于常说横不该竪。故有此言。显无不遍也。在缠等者。此虽约时竪说。语似未尽。然理亦该收。谓在缠必具情器。出障必收身土。二俱无二也。

论即是下。二会体立名。如来者是应身。法身是真身。如来之法身依士释。意明心体与法身无二。故云即是。又离真无应。应即是真。故云即是。又如来法身并同真身。但以约人标法故。曰如来法身。亦是即义。上二皆持业释。由是即字通兹三用。然初一是正。余二是兼也。学者应知。言平等者。圣凡情器无二圆满故。疏欲明等者。欲显在缠之本觉。遂举出缠之法身。此则约果以显因也。名虽因果有殊。而真实之体无二故。论云即是也。论依此等者。依体立名也。谓心体寂灭无有变改。从本已来可轨则。故名之为法。是体依聚故。名之为身。今依此体而立觉名者。以显法身非是一向凝然寂灭无知无觉也。又显此觉非是有为生灭之法。故约法身以立。是则一体之上寂故名法身。照故名本觉。所言依者。但是依约之义。不同草木依根有苗分能所也。亦不同依如来藏有生灭心有真妄也。此乃一体真实。但约此体上灵照之义。便名本觉也。疏既是等者。法身之理。三乘教中同许不生不灭。是本有之法。既目此法为觉。是可为本。无性下引证。本觉即法身义也。以此宗中理智无别。谓即理之智名为本觉。即智之理名为法身。如珠即明无二无别。不同权宗为无为异。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八

 

上篇:起信论疏笔削记

下篇: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疏部目录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大乘起信论别记

大乘起信论别记(本) 海东沙门元晓撰 将释此论略有二门...

成唯识论述记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一(本) 沙门基撰 窃以。六位精微。资...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上 大慈恩寺沙门大乘光撰 将欲造文...

俱舍论颂疏论本

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 正议大夫持节诸军使晋洲刺史贾...

大乘止观法门

南岳大乘止观序 两浙路劝农使兼提点刑狱公事朝奉大夫...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一名维摩诘子问)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

药师佛圣诞祝圣仪轨

消灾延寿药师佛圣诞祝仪 (一)唱香赞 戒定真香 焚起...

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佛说道神通足无极变化经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卷第一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闻...

禅行法想经

禅行法想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

佛说鹦鹉经

佛说鹦鹉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一时,...

甚希有经

甚希有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

羡人不如慕己

羡慕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吧。就像我家的小调皮,自己有...

让罪业消失的方法就是「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

六自口诀

大和尚让我今天跟各位法师讲几句话,实在不敢当。不过...

简单生活,安心净土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一家国营企业上班,主要业务是对...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佛陀说有三种方式可以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第一种,就是...

念佛为何常出现不念自念的状态

问: 有个居士以前很精进念佛念了二十年,到了九十岁...

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吗

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我这里也点示了下,这点我们一定...

亲历动物屠宰现场

在您的印象中,也许屠宰场只是一个把动物变成肉的地方...

行住坐卧把持一句佛号

我们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行、住...

伤害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蕅益大师提出这个嗔恚,我慢跟懈怠,它的出处是从《菩...

【推荐】佛是教我们开发佛性,而不是强调个性

有一些人虽然学佛很久,但是时常都还强调自己的个性是...

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净土资粮

问: 如果说身口意念佛号,但都不能打住妄想,这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