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第二品随缘开示》

慧律法师  2010/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最尊最上最第一,无所住着也无来去,三世一切诸佛都从其中出。我们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尘劳。这样子修行一定能成佛道,三毒转化为戒定慧。

这太棒了!无住,就是当我们具足大智慧的时候,没有所住,也没有所谓的去,也没有所谓的来,无住就是无所着,无往就是没有去,无来就是没有来,所以无住无往亦无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用大智慧,诸位!当下就是,你们就好好的去参。

我们讲国语,不讲台语,听不懂就结个善缘,听得懂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是精华,我们是针对医生讲的,不是针对老太婆讲的,你要弄清楚。《六祖坛经》是讲见性的问题。世间人他不开悟的时候,他就不了解本性。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这就是不开悟才会讲这样子讲,难道说我不思就不存在?中国人讲:念兹在兹,那么如果不念呢?你在不在啊?这个统统是我们意识上的型态,所产生的一种世间人的看法。

说我思故我在,当我思惟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会注意到它,我们讲:念兹在兹,我想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就会特别的注意它, attention or be careful 。佛法就不是这样讲了,佛陀他是讲:我觉故我在。我二十四个小时都是自己,都是存在的。他们是我思,那么思就是意识上的推论,他是一种透过我法二执里面的意识状态讲出来的,所以世间的任何一门学问,都没有办法跟佛法比较,没有办法!

世间再深的学问,就算我们的易经,两极、四象、八卦,无极,太极生无极,太极,两极、四象、八卦,那无极是什么?阴阳、两极,那无极是什么?混沌未开,那是什么?那也没办法解释啊。老子的老庄哲学思想,因为有长就有短,他用茶壶,茶壶空间愈大,装的量就愈多,房间愈大,装的量就愈多。老庄的这个比喻,它并不是本性的东西,老庄的比喻只是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一个人的胸量放大,就像茶壶愈大,装的东西愈大,那么这个房子就愈大,就是容纳的人就更多,我们的心量愈大,容纳的人更大,是没有错!但我问你 :你要大到时候什么啊?你无量无止境的虚空,你没有办法用比喻的,所以佛讲这本来就没有,一下子就进入绝对的状态,这本来就没有的,无是最大的,你说荣总多大?很大很大就是表示还有人比它更大,就不能进入绝对状态了,荣总已经很大了,很大就是从比较才叫大,有小医院才有大医院的啊,所以在这个大跟小里面,只要有任何比较的对立法,永远会推论当中,它一定要落入哲学上的是严重错误观念的。我们人就是用这种意识观念在生活,所以我们一直被拘缚。

当医生的人,不错!条件很好,那换句话说,意思就是还有比医生更好的。永远不能进入绝对的心灵状态,那永远不能够开悟,永远不能够解脱,绝对没有办法!不经过任何比较的东西,存在于绝对的东西,不经过任何思维的,当下就是,那个就是我们的本性,没有任何的比较。因为所有的比较都是对立,所有的对立都是束缚,所有的束缚都是变成我们的牢狱。

因此我们就生活在一种二元论的对立存在性的东西,我们没有办法超越。释迦牟尼佛他就告诉我们,我们要悟到本性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所见的当下,证悟无生,那就不来也不去,没有所谓的这个意识的执着,没有所谓的名言:没有所谓的界线:没有所谓的时间跟空间,当下就进入绝对的状态,那最大了。所以我们的意识领域啊,如果要升华到最高超的境界,必须要悟,一定要悟。

悟到什么?悟到空,空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本性,本性就是什么?拥有大智慧,大智慧能够支配我们的理性,理性支配我们的感性。唯有从这个空性下手,证悟到无常,无自性,缘起无自性,这是我们真正的东西,学佛就是要找这个东西。学佛学佛你找不到这个东西,‘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你不了解这个本性的东西,你学三十年,不要说三十年,你学了一百年都没有什么用,你学了三十辈子,千百万亿劫都不可能开悟、不可能成佛,为什么?你要找得到关卡,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你不了解本心,就是我们的本性,不了解我们本性的东西,你学什么佛法?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我们的本性嘛,就是我们进入绝对状态的领域嘛,是最重要的嘛。

所以说:我思故我在,这个不开悟的人讲的话。要讲:我觉故我在,我们觉悟了、悟道了,所以我永远存在。你动跟不动,或者是意识、无意识状态,统统是清清楚楚的。

好了!我们应当用我们的大智慧,来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什么叫做五蕴?「蕴」就是聚积的意思,集合在一起的意思。我们这个身体是集合五种东西构成的,集合那五种东西呢?色,色法,就是我们这个色身。这个色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四大,我们的四大,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就是这个色法。那么这个身体,你除了找到这个固体的东西、液体的东西、气体的东西,还有温度以外,那就找不到第五种东西。

所以「色」,五蕴的第一个,蕴就是色蕴。受,就是我们的感受,英文叫 feeling 感觉、感受,我们的感受往往一种错觉,跟严重的错觉,好的我们接受,不好的我们就愤怒,而且不好的我们就排拒,在内在里面产生一种自我的这个牢狱,我们强烈的分别。变成一种——好的我们贪执,不好的我们就排斥,就变成说内在里面永远不平衡,那么内在里面永远不平衡,就会产生一种烦恼。所以说释迦牟尼佛讲:修行要用柔软心,这个讲得太好了!柔软心就是对众生要慈悲,慈悲是十方三世诸佛度众生的根本,慈悲的根本就是柔软心,就是把我们放柔和一点,杀气、攻击性不要太重,所以我们对一切事情的感受就会比较美好一点,这个感受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学佛应该正受,正知正受,就是对某一件事情,我们正确的来接受,可是我们现在都是不正确的接受,不正确的接受就是说,我们对某一种事情,产生透过主观意识,列定一个标准,与我们标准不相同的,马上产生攻击性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众生,有办法突破这个主观意识的强烈对立的,没有办法!所以他这个感受就是特别的自私,纵然有一点点大公无私的感觉,可是我们冥冥当中还存在着一个我执。为什么?由我们这个国家就可以看得出来,每一个国家都可以看得出来,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民族,就是爱我的国家、爱我的民族,那其他的民族呢?那其他的民族怎么办?所以国家与国家的战争。

国家只是一个大的自私的范围,社会是小型的自私,家庭就更小型的自私,每一个人叫单位自私,这统统是自私的分身,没有什么好谈的。世界本来就没有公理了,谈什么公理啊?这都是一样的啦,只是一个自私的范围,个人自私范围小,家庭的自私扩大, society 就更大, country 这个就更大,为什么?它建立的观念就是一个「我」,这个「我」你说你大公无私,对不对?一样的道理嘛,你就是建立一个全世界的人,那外星球来打仗,你还是一个大我,还是一个国家、一个全世界一个「我」啊,你这个「我」还是突不破的。所以我告诉诸位,世界上只有一种人是最伟大的,那就开悟的人,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

这种开悟的内在里面的安详,对世间的感受,这种感受,统统是那么美好,统统是那么安详,统统是那么自在的,永远是那么的慈悲,就是超越一切的国籍。有一次有一个乞丐来,他是不是佛菩萨化身的我们不知道啊,他身体很脏啊,跑到雷音寺来的时候跌倒了,来的时候,我就走过去给他抱起来了,他那个唾液啊,这个整个嘴巴流出来的脓啊,口水沾得满身,很恶臭,其他人都跑得没有半个,不敢去碰他,不敢去碰他,他太脏了嘛,只有我们这个人,我们这个人笨笨的,我觉得他也是人,我们也是人,冲过去就把他扶起来,那口水就流流流整个袈裟,回去的时候还拿钱给他,等一下一出去找,找不到这个人,不哓得是谁来的,也不知道啊。所以我常常想这个,是不是阿弥陀佛化身来测验我们的道心的。所以我常常想:哦!连上厕所都要注意,也许阿弥陀佛化身来小便也不一定,真的啊!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阿弥陀佛来的?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他是哪里来的、哪一道来的。

所以我劝告你们,你把每一个患者,都当作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来试探我们的道念的,那你会对他很恭敬的,你不知道他是不是啊?这阿弥陀佛来化缘,来到这个地方,假装一个胃肠病,或者是头痛,你给他治疗治疗,哎呀!医生啊, 林医师!我的头痛得不得了,你烦都烦死了!他本来要接你往生的,来试试看,考试不及格!完了!这考试不及格,那本来这个 esamination 这个考试要 pass 过去了,来试试看我们林医师的慈悲,哎呀你看!他只对慧律法师恭敬,你看!我阿弥陀佛现前他都不知道,不能往生,完了!这下子就完了、惨了!

所以说我们务必要把每一个众生都当作是阿弥陀佛来。真的,我这个人就是有这一点比较了不起的地方,我这个人不敢看不起人家,我很怕他是观世音啊,万一有一天我要往生了,那惨了!所以我把训练到什么?训练到每一个都是菩萨,都是菩萨。有雷音寺那一次经验,我跑到山下去再拿钱给他,他怎么冲的那么快呢?不见了!速度怎么会那么快呢?也不知道他是那一道来的,可是再怎么找,找不到,再去山下问,说没有这个老年人从这里走过,没有一个看到,那么多人没有一个看到,那就不晓得是什么的,也许是高等动物啦。

所以我一直劝告诸位,务必要恭敬每一个众生 ,身体发臭的、烂的,你都不能看看不起他,那一天考试不及格了,糟糕了!往生就有问题了。所以说这个感受,我们一定要慈悲,受、「想」的话,我们要正确的知见,正确的知见,「想」要正确的知见,色、受、想,就是我们的这个思想 idea 我们讲理想、理想那个「想」,那我们这个「想」这个很重要!我们对一个人,如果长时间的怀疑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种偏颇,判断错误,我们人很容易受影响的,真的!我没有骗你的。

今天啊假设我们讲经讲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个挺个大肚子的来,冲上来就:慧老!你真是没有良心,看看我的肚子!哼哼哼!好了!那你们会怎么想?我们这个「想」很容易被这个世间的假相,很容易错觉。那你就想:这不可能啦!对不对?第二天啊,她又挺个大肚子来,同样一个人,她敢死队,她不怕英国(因果),她只怕美国跟苏联啊。挺个肚子来:慧老!你做何感想,你有什么打算啊?第二天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再震动就会想说:真的会有这种事吗?第三天她再来的话,你就会说:在肯定 ! 人啊,这个知觉很容易受骗的,很容易受骗的。所以谎话说一百遍,就可以反白为黑的,众生就是这样子。

他一个开悟的人他就不会,不会这样,一个开悟的人,你讲一千遍,他恭敬一切众生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是没有这种功夫,所以我们的想有毛病,我们这个思想上有毛病,为什么思想上有毛病?容易受骗,所以诸位!你们都是受骗者,就是这样子。这个怎么还不鼓掌呢?笨笨的坐在那个地方。(众鼓掌)所以大家都被骗过,都被假相骗过,然后产生一种自我主观的意识,然后做一个严重的批判性,殊不知你已经落入错误的观念。

有一天,我收到清 海这个女人的徒弟写来的信,寄信给我,清 海的徒弟寄了封信给我,把我骂的很惨啊,那封信我没有留给你们看,说我是嫉妒清 海啦,她是什么正知正见啦,你慧律是算老几啊?然后她是具足正知正见的大慈大悲的师父,她是怎么样好……所以你看!学佛的也没有智慧,很少说走出象牙塔来,然后有用客观的意识、客观的心态,然后去面对这个事实,没有!我这个人啊,有一点很好、了不起的,你们一定做不到的,我这个人,你来我面前讲是非,你放心!讲一百遍的是非,我不会去讲那个人怎么样,然后去说这个人,不可能,为什么?因为讲是非都有主观的意识,都有是非的主观意识,不会准的,不会准的。你来讲你老婆怎么怎么坏,怎么样坏,啊啊啊 ... 我就这样子,有一天你去查了,哎呀!他在外面保养了三个女人,竟然说他老婆,你看!这人就是不要脸,不要脸!所以思想上的严重错误。

再行,行,行就是我们走路那个「行」 。色、受、想、行,「行」就是付诸行动,就是我们这个想没有正知正见的话,我们付诸行动就严重的偏颇。那这里就「识」就是第八意识,第八意识就是我们的生命的主体,就是俗称灵魂。把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落入第八意识里面的 idea 这个观念里面,那么这个第八意识,第八意识那就是什么呢?就是严重的,而且深入的一种习惯性,证阿罗汉果也有习惯性的,没有断习气的。

这个习惯性是什么呢?我现在比喻,你一定要听,我告诉你,我用杯子来比喻,你就注意听!我们的本性是最底下的,那我们上面一层,这上面一层就是第八意识,我们所有的接受的东西,白天所接受的东西,我们打开眼睛就接受进去,耳朵就接受进去,舌头就接受任何的这个味道,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就放进去,然后慢慢慢慢的沉淀,沉淀久了就变成什么?潜意识,潜意识就是无意识状态会做成某一种习惯性意识的动作,你懂我的意思吧?潜意识就是没有经过意识的分别,它自然会产生某一种惯性的动作。

譬如说这个人,一坐起来他脚就会发动,有一种人是没什么仪态的,一坐下来脚就抖个不停,阿弥陀佛 ... 那一种的就是没有仪态,坐没坐相。他在抖他也不知道呢!他也不知道啊,有一种人讲话就很夸张的,今天买个西瓜就这样:我今天买个西瓜这样子!反正他的手势都比得很大啦,那一种夸张型的,就是潜意识里面他也没有发现,所以这个欺骗人家欺骗习惯的人,永远不会说真话的。

好了,再来、再来,等到我们晚上啊,这个意识啊、意识啊,控制住的时候,控制住的时候啊,它就不接收了,那就慢慢的浮上来的,就深入的潜意识里面很微细的,所以我们在梦境里面,都是我们的白天里面的造作,所存留的影子,同时又存留前世的影像,存留前世的影像。所以他有预感,他有预感。譬如说你看到一栋大楼:这个大楼早在几年前我就在梦境过了。不是这样,你前世就在这里住过,知道吗?你前世就在这里住过了,所以你看很熟。有的人,他在晚上做梦的时候,他很烦恼,然后梦见慧律法师,梦见慧律法师的时候,他来,他来的时候一看,哎呀!怎么跟梦境一模一样呢?她感动得掉眼泪,女人的武器就是这样,感动的掉眼泪,然后你就过去摸摸头、摸摸头,也只能摸那里嘛,摸摸头,加持一下,就表示了,她感动得哭泣了,前世的因缘,所以我们这个意识里面,有接收到无量无边的种子,所以你今天你出去外面,看一切众生的时候,有时候看很欢喜,有时候看这个很不欢喜啊,为什么?他前世就是你杀父之仇人,你看到他怎么会欢喜呢?

所以说我们要了解,色、受、想、行、识,就是五蕴,五蕴,意思就是打破五蕴烦恼尘劳,那么打破五蕴烦恼尘劳要用什么?空,空掉这个色身:空掉这个感受的善恶的感受:是非的感受:空掉那个分别心的想:空掉那个执着的行:空掉所有潜意识的识,知道吗?这个叫做打破五蕴烦恼尘劳。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

善知识,我讲的这个法门,一般若可以生出八万四千智慧。为什么呢?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假若没有尘劳的话就会智慧常现,始终不离自性。这个法就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 诳妄,用自真如性,用智慧观照;对于任何一切法,都不取不舍。这就是见性成佛道。

你看!所以只要开悟,什么都解决。当然不开悟也可以解决,用什么方法?用不要生气,任何事情宽恕众生,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我们临命终要伏惑,因为我们平常就有刚直的个性,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突破这种瞋,因此我们发一个愿:永远不生气,碰到什么事情,冷静,稍微冷静一下,可以慢慢的使我们的错觉跟习气平复下来,做什么事情你一定要查清楚。要诽谤人家,先跟我们的良心商量,商量可不可以这样讲,我们这样讲有没有良心,有没有根据、有没有依据。所以广钦老和尚:要讲人家的坏话,先跟你的这里(内心)商量商量。要讲人家的坏话,先跟我们的良心商量商量。所以我这个人口业是绝对清净的,真的!我这么会讲话是因为口业清净。不好意思啦,有时候要吹嘘一、二句,不然没什么趣味,要吹嘘一下。

你看!修行你说难吗?很简单的!很简单的!怎么很简单呢?用我们的真如本性,无所着的本性。我昨天不是讲嘛,用一个字的话,就是用「空」,这个真如性。二个字的话呢?是什么?「放下」对了!三个字,「无所着」。四个字——昨天忘记讲,「保持安详」。

这个就是开悟的意境,保持内在的安详,不为一切境界所动,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绪,保持安详,这个就接近自性,就接近开悟了。所以说用自性真如本性,以智慧观照,用我们大智慧来观照,于一切法,底下两个字真是了不起,中文真是不得了!不「取」不「舍」,真是形容得太妙了!不取,就是不执着,不舍,就是不可以放弃善事,他怕人家不取,什么都放弃就变成消极了。不舍,什么都不舍,就变成执着了,你看!祖师真是了不起!他怕你取、舍,也怕你不取、不舍,所以当下就是一切法不取不舍,不可以执着,也不可以放弃。

就像我们今天,我要无量无边的度众生就是不舍,可是我不能取,当下就是会归中道。所以啊中道没有字,没有!儒家的中道跟佛教讲的思想绝对不一样,你一定要了解,儒家讲的中庸,跟佛教讲的中道那是两码事,儒家讲的中庸,过与不及,不得中庸,他还有一个中间,过、不及,一个中庸。佛教不是,中道是个名词,是破除左右两边:破除是非两边:破除善恶两边,没有办法形容的,进入绝对状态,所以中道意思就是空的意思,根本没有中道。佛教讲的这个中道,没有中道,儒家讲的思想的中庸,也落入意识的观念,儒家讲的这个中庸,就是前面也没有、后面也没有,所以过也不行、不及也不行,还有一个中间,他承认有一个中间,叫做中道,错!没有,没有!所以儒家讲采取适合的东西,是一种中庸,但是我告诉你,释迦牟尼佛讲,采取适合的东西,那也是一种执着,人类共识的执着,要悟到空性,不能绝对的平等。所以儒家的中庸思想,跟佛教的中道就完全不一样,是alldifferent 完全不一样。既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需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 】

你想要深入的这个法界,法界就是无相,你想要入于无相法,想要进入这个空的领域,及般若三昧,就是大智慧的定,三昧就是定,三昧不是一二三的三,三昧是印度语,是正定的意思,是正确的心态,保持稳定,叫般若三昧,就是大智慧的稳定。你需要修般若行,修这个大智慧。

所以《金刚经》很重要,在《金刚经》里面很赞叹,为什么?因为唯有这样子才可以解脱生死,唯有具足大智慧,才可以解脱生死。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

这个法门是最上乘,直入佛陀的本怀嘛,直接通达到本性的东西,当然是最上乘的。可是我们看世间人讲那个《金刚经》那严重的错误,这讲到经题就好了,经题就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有的注解都是写:他的智慧像金刚,能坏一切,不为一切所坏,然后产生大智慧,金刚般若波罗蜜。然后大智慧到彼岸。这那里是这样?你看看《金刚经》是这样子讲的吗?《金刚经》一直破相嘛?

「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一直破相。所以「金刚」二个字,它并不是什么能坏一切,不为一切所坏,空你就没办法坏了,你坏什么空?你金刚就有办法坏空吗?金刚能坏一切,真的吗?金刚能坏空吗?所以注解的也是这样子,讲经的法师也是这样子,他连动个脑筋都没有。

金刚不是这个意思,金刚是烦恼的意思,是烦恼的见思二惑,烦恼犹如执着,像金刚难以突破,然后用般若的智慧去观照。这个《金刚经》就讲的很清楚嘛,「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有烦恼然后破、有烦恼然后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作如是观也是观照的破。所以「金刚」两个字,以我个人的浅见,不是什么金刚能坏一切,不是这个意思。是我们的我见思二惑,烦恼的执着犹如金刚没有办法坏,然后我们用般若的智慧去观照它、去突破它。看你接受那一个,你愿意接受那种注解,就接受那种注解,你愿意接受我这种看法,就接受我老人家这种看法。我也没有勉强诸位说一定接受什么,反正佛法是圆融的,他怎么解释都可以的。

古来高僧大德讲:不开悟的法师讲经说法,就像瞎子摸大象,他没有见性,他也不知道本性是什么东西啊,像瞎子摸象,摸到大腿,咦?这一根怎么柱子?修学唯识的人又一直赞叹唯识,修习天台的人就一直赞叹天台,天台宗的问题很大呢,他讲四十二品无明,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我问你:“要证到什么时候?啊?证到什么时候?”所以说我们中国人,就是喜欢尊重古时候人的注解跟思想,他从来没动过脑筋的。天台家的思想,四十二品无明,证四十二品法身,我告诉诸位,无始无明一断,就像头斩断一样的,那个开悟的人是头一断掉就马上见自性的,没有什么烦恼分分的破,法身分分的显,法身怎么分分的显?笑死人了!一悟就是当下既至佛地的,没有什么烦恼分分的破。然后法身怎么分分的显?法身是无相,无相、空,就是一空一切空嘛,证什么法身,慢慢的破、慢慢的显呢?

我这个比较怪人哦,讲经跟人家不一样。我告诉诸位不可以依文解义,不可以只看祖师的经典,而且你自己本身也搞不清楚那是讲什么,一定要真正的开悟,自己去参、去开悟,然后你了解本性是什么东西,本性这种东西一悟就是佛,他为什么不能称佛呢?你怎么不叫六祖佛啊?慧能佛啊?不是这样,是因为在一个娑婆世界里面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其他就不能成佛,所以他不能讲佛,境界一样也不可以讲佛。就像这个学校你只能叫一个校长,其他的境界一样的老师,只能讲老师、训导主任,不可以讲校长,为什么?校长不一定读书读的怎么样,比 那些 老师更多,但是在一个学校只能称一个校长,你懂我的意思吧?所以成佛就是这样子,成佛只能讲他是释迦牟尼佛,再底下成那么多佛,就一头雾水了,所以只能讲祖师啦、菩萨啦,只能这样讲。

所以说我们应该了解禅宗是最厉害的,我看到那些注解,华严啦,澄观大师的,我觉得那个问题也是很大。看看天台的思想,我觉得那个问题也是很大,只有禅宗的《六祖坛经》这一本,那是真的没有话讲了,释迦牟尼佛修行了四十九年,就是开悟,然后讲经讲了四十九年,就是没有一句佛法可以离开这一本的,没有的,绝对没有的!欲得开悟,彻夜读《坛经》你想要开悟,就要通宵达旦的读这本《坛经》,没有读《坛经》的人他讲话,就是上台弘法的法师,他绝对会偏的,没有骗你的,我们不敢讲啦,讲了造口业,有修养的人不敢讲,知道就好。所以这个亲近法师看个人的因缘福报,有没有这个因缘。

所以说这个法门是最上乘的,是大智慧的人说的,是为有大智慧的人,他才跟他这样讲的,为上根人说的,所以小根小智人听到,他根本不相信的,为什么?譬如说我们天龙八部下这个雨,在这个地球上,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就像漂这个草叶,若下到大海就不增不减。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这个大法,这个顿悟的法门,我今天讲的这个顿悟的法门。譬如说天龙下雨于阎浮提,譬如说这个下这个大雨,落在阎浮提的话,糟糕了!雨势太大的话,所以的聚落啊、所有的城邑啊,全部都漂了,漂走了,是不是?就像漂草叶一样。譬如说,若雨大海就是如果漂到这个大海去,就不增不减。意思就是胸量大的,有大跟器的人,他就不增不减。意思就是诸位,有大根器才有办法听大法。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在座诸位!今天都是大乘根器的人,讲一讲大家都没走嘛,我看大家都很乖,你看!没有一个走的,就是大乘根器的人,你们将来成佛要来度我哦!听了很好笑,现在都一头雾水了,还想度慧老?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听到这个《金刚经》心开悟解,你开悟了所以故知道本性自有般若之智,我们的本性当下就有般若的大智慧。

【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

记住!不假文字,这虽然是很简单的。可是我们都是借重于文字,所以在文字里面就含有意识的执着。所以我告诉诸位,教育产生两种极端,一个可以令人家开悟,一种是长时间的累积的严重错误的思想,读书读愈多的人,符号记得愈多,他的执着就愈重。读书读愈多的人,他智慧愈高,开悟也愈快,这两种极端。所以说大学生一学佛就不得了,可是大学生一诽谤三宝也不得了!就是两种极端。那老太婆她反而不会诽谤。阿婆、阿妈!你要念佛。好!你念佛的话,做股票明天就涨停板。好!马上念佛。你孙子读书会很厉害。好!那老太婆你不必跟她讲道理讲很多。大学生呢?你跟他讲了老半天,他也不会念佛啊,所以说他因为读的书多,符号也就记得更多,累积的就显现不出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是不用文字的。

佛佛道同,佛的心跟佛的心都是一模一样,不必用语言的,最高超的语言就是没有语言,所有的语言只是一种假相,只是一种暂时的,你去骂美国人:跟你走!(台湾三字经谐音)他还听不懂。你骂日本人,你家死人啊!他还很疑惑:啊?啊?他也搞不清楚,你骂日本人:巴格野鲁(日文)那你就该死了,你就无处可逃了,他听得懂嘛。你骂美国人: You are indeed animal 你这个畜生!那完了!宰掉你!

我们眼睛看不到,我们看到的下雨是天气阴云聚集,事实上在天龙八部里面。佛经讲有龙兴雨。所以说有这个感应的,有一年我们在台中南普陀佛学院的时候,长久没有下雨,我们又是吃山上的水,山上佛学院的同学有三十几个,没有水吃,那完了!我们这个广化老和尚他很慈悲,他就祈雨,在这个禅门日诵里面有一个祈雨的咒,我们就在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就供奉起来,开始唱一个赞以后就开始持那个咒,那个感应啊,没有信佛的人你就不敢相信的,那真是吓死人!持咒前天空晴朗无一片云,开始持咒的时候,不晓得从那里来的乌云开始就聚集。念完了休息一下,哇!就下大雨。不过这个念还是要有道高僧啦,如果你们念的话。哼、哼!若是缺雨时请你们这些人来念,只怕把云都念跑掉了,真的!所以这个念还是要看道力的,不是说你们来念就有雨的,没有办法,不能讲,昨天讲的那三个字,你们自己去参,开悟之后再来告诉我,看那三个字是什么大明咒?

所以说: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曾跟邪见重的一贯道说:走出象牙塔,来看看佛法,对则接受,不相信佛法所讲,你依旧再学习自己的内容,我不反对你信一贯道。但他们就是不要,‘这样子我背叛我的祖师'。他们这个观念就是,离开一贯道出来就是叛教。在座诸位我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种法,讲的比释迦牟尼佛、讲得比《六祖坛经》更深入、更彻底的,我照样叛教,我马上还俗。真理之前没有老师,没有什么叛教不叛教的!讲得比这个佛陀更好的我就是要出来嘛,你这个真理不究竟,怎么我出来就叫做叛教呢?那你的信仰叫做感性嘛,你完全没有理性跟智性嘛,你信他就永远信他,你怎么不分别看看啊?!

我信佛,出家了,我的房间还挂耶稣基督的相片,你不敢相信的,为什么放这耶稣基督的相片呢?因为这太了不起了!这没有几个有办法像他这样牺牲,代众生。耶稣基督这种大慈悲的这个菩萨,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做得到的。所以我敬佩他的精神,可是不敬佩他的道理,他讲的没什么道理的,他讲的什么?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耶和华创造天地万物,信我得永生,那反叛我怎么办?反叛我的话就喀喀喀,格杀勿论,下地狱!佛法不是,你信佛就有缘,就没有缘嘛,那有说宰掉的呢?不相信我就宰掉了,相信我就上天堂,没有这个道理的。所以我这个人信真理,是很理性的,耶稣的精神我相信,他讲的道理我不相信,不是全部不相信,他讲叫我们做善事也是很多的,尤其是旧约,上帝杀了无量无边的人,我打开三藏十二部经典,看了几遍,还没有看释迦牟尼佛宰掉人,没有宰掉一个人家的长子啊。摩西到西奈山上面去的时候,这个上帝发怒,那个火光就冒出来,靠近我的人就格杀勿论,离必须要 三百公尺 ,要离开那个西奈山多少公里以外的,要不然靠近西奈山的就格杀勿论,你听过释迦牟尼佛靠近他几公尺要杀掉吗?没有的!所以当一个人啊,我们冷静的去遍看一切全世界的宗教,好好的去冷静、去研究,我告诉你,没有一个宗教有办法跟佛陀比的,没有!绝对没有,有的话你来找我算帐。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生。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

小根性的人,闻这种顿悟法门,就好像草木一样,因根小,若遇大雨必定会被冲倒,并不能有所增长。小根性的人也是这样。原本有的般若智慧与大智慧的人没有任何差别。但为什么不能开悟呢?因为其邪见重,烦恼重。不识本心,于外觅佛,不了解自性,这就是小根的人;若是开悟的顿教,则不会执著于外在的修行,但于自心常显正见,烦恼尘劳不能污染,即是见性。善知识,不住内外,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常行此行的人,即是与《般若经》无差别。

意思就是我们的本心被我们的烦恼障住了,就像乌云盖住这个眼光。般若不是什么大、什么小的,它是无相的,是悟空的,我们一切众生,自己的内心里面迷了跟悟了不同,迷我们的心,外面有所见。意思就是认为心外有法,找佛、找佛,叫做迷心外觅,就是从心外想要求得法,不知道从内在里面去悟道,从内在里面去悟到这个本性,所以说修行觅佛、找佛,你从那里找佛呢?要找到我们的本性,找不到本性啊,那你找不到佛,所以未悟自性,既是小根。

诸位!「但于自心常起正见」,这一句极为重要。我昨天告诉你们,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怎么样?都要清清楚楚!这个就是但于自心,常起正见,常起正见就是没有间断。烦恼尘劳常不能染。昨天我不是讲过一句话吗?记住吗?本来我们可以过得很快乐!烦恼尘劳常不能染。既是见性,就是看到我们的本性。

「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这一句太了不起了!内外不住,你的内心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意识的观念;都是分别心的产物;都是执着的影像,你外在的境界是无常法,是本性自然空的,不住,不住就是不执着的,住就是执着。内也不执着、外也不执着,你看!内外不住,去来自由,所以广钦老和尚说:不来亦不去,没有事。我们则是来来去去,一大堆事,每天都是一大堆事,搞的焦头烂额。我们去跟来有没有自由?没有自由!看到你老婆比较漂亮一点,你老婆跟一个年轻的人讲几句话,妒火上升,拿刀子就要宰掉人家,你看!事情也没有查清楚,也没有问清楚,是不是?所以我觉得众生愚痴的多得不得了,书读的再多的,在社会上有地位的,官做到很大的,社会上很有地位的,一样的,所过的日子就是痛苦、烦恼、斗争、分别,你不相信 ? 希望你同意吧!所以在座诸位,今天很幸运啦,能够听这个顿教法啦。你看!来也自由、去也自由,去来自由就是能除执心,可以除掉我们内在里面的执着。通达无碍,可以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来就没有差别。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把笔拿起来,修多罗就是经典的意思,翻译成中文叫做贯,贯、摄、常、法,修多罗就是一切经典。「及诸文字」以及一切的文字,「大小二乘」大乘跟小乘,「十二部经」十二部经不是十二本经,是分成十二类,十二部就是十二类经。十二类,「部」就是种类,十二种种类的经典,不是十二本,你不要弄错了。

「皆因人置,」那都是因为人啊,就是因为有人需要什么法,他才写了三藏十二部。 「因智慧性,方能建立。」因为有智慧性,他才有办法建立。 「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如果这世间没有这个人类,也就没有这个法。 「故知万法,本自人兴。」所以知道万法是因为有人存在,它才兴起来的。

「一切经书,因人说有。」一切经典是因为人才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因为我们的人这当中,缘其人中就是:就因为,这个「缘」就是因为。因为这个人的当中,有的有愚痴的,有的是智慧的人,那么「愚为小人,」愚痴的人是小人,「智为大人。」智慧的人是大人。

「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痴的人就问这个智慧的人,智慧的人就对愚痴的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这个愚痴的人就忽然悟道,他心悟道了,「既与智人无别。」就跟大智慧的人没有什么差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他说诸位菩萨!我们没有开悟的时候,本性是佛,但是也是众生,本性是佛,就变为众生,为什么?不悟啊,不开悟嘛,我们有佛性,我们现在变成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一念开悟的时候,众生当下就是佛,在座诸位!就是这样子。所以说做人很难,学佛、拜佛也难:能够听到顿教法就更难了,所以说在这个全世界里面五十几亿人口,在台湾啊,大陆那佛法就免谈了。台湾的人口将近二千万,二千万里面的正信教徒有多少?正信佛教徒真正修行有多少?有正信的有多少?大部分都是神教徒。有真正修行的人,又能听到顿教法门,那就更难了,更难了!所以我们悟道啊,今天在座诸位能够听法,是难能可贵,回去要好好的用功。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这句话要划起来,所以知道我们这个万法统统在我们的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刹那之间就可以成佛。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净名经》就是《维摩诘经》,《菩萨戒经》里面这样讲: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如果了解我们自心的本性,都可以成佛道,《净名经》就是《维摩诘经》,《维摩诘经》就是这样讲;「既时豁然。还得本心。」那一刹那。豁然就是开悟,还得本心,恢复到本来的清净的本性,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开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需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你看这个六祖真是不得了!于五祖弘忍大师和尚处,一听到马上就开悟了,你想想看,这个有多了不起啊!我们啊,磨菇了几十年啊,枉费了我们的修行,磨了老半天啊,一样没有办法开悟,烦恼一样、脾气一样,阿姨啊,老来脾气大,学道的人学得愈老脾气愈大。所以有的人:佛教界的长老,对!愈长愈老,年纪愈来愈老,长老、长老,长老有二种解释嘛,一种是愈长愈老,我也是长老,为什么?因为我愈来愈老,也是长老是不是?那么一种是有德高望重的叫长老。

「顿见真如本性。」就马上可以看到我们的真如本性。 「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你看!各自观心,要把这个顿教法,令学道者顿悟菩提,顿悟我们的悟性。各自观心,就是你要二十四个小时观照你的内在,就算是我们念佛,我们也要念的清清楚楚,就是印光大师讲的:嘴巴念的清清楚楚,耳朵听的得清清楚楚,意识观想的清清楚楚。各自观心,你看!讲来讲去都是这个心。自见本性,我们看到我们的本性。

「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如果你自己没有办法悟,那么一定要求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是善知识,什么叫善知识?就是这些祖师大德们、这些开悟的圣者,有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正见。

「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所以啊我一直再三的奉劝诸位,亲近善知识很重要!就是再三再三再三的一直一直这样子。那有的人讲:如何了解他是不是善知识?

第一个、这个人不贪名;这个人不贪财;这个人从来不讲神通,这个人谦虚,谦冲自牧,那这个人你听他讲话,所以的每一句话都符合经典,这个是善知识,我已经告诉你什么是善知识了。第一、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不贪财,不贪名,不讲神通,谦冲自牧,所讲的与经典全部吻合,没有自己的意思,这是善知识,就算他没有开悟也是了不起的人!没有像今天,那个跑出来一个什么西方的活佛出来,那个跑个什么化身出来,自己称什么童子、什么菩萨,哪一个善知识是这样讲的啊,不怕下地狱啊!所以说不要这样子,不要好高鹜远,追求神通,弄到最后神经兮兮的,找慧律法师加持,来的话一棒打死!一棒开悟啦,不是打死啦,打死是打死那个念头,你不要误会啊,一棒打死是一棒叫他开悟。我告诉你,我要赏你两个耳光,还得要看人,真的!我们这样打的话,还要代受人家的业力,师父打你还要看人啊,那个根本不必打,让他烂,那个人本来就烂了,还打做什么?没有救了还打,我们这只手那么漂亮,打什么?才不随便打人呢!这一巴掌下去,不晓得灭多少罪业啊,然后明天我就呕吐了,打人啊,打了香板自己会卡到业障。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你看,所有的真理都在我们的本性,所以与其说你慧律法师很行,不如说你们比较行,我再行也不能令你们开悟啊,你们要开悟还是要靠自己啊,所以你们比较行啊,真的!将来你们成佛不要忘记来度我。

「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要假借善知识,要指示才能得到我们的本性,「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如果自己悟道的话,就不必借重着外面。

「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这一句讲的太好了,我看到这一句马上开悟 ,小悟啦!小悟。你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你不可以往外求,往外求。我们佛教徒一天到晚,那边是开光啦、那边是破土啦、那边是法会啦,搞的晕头转向,然后他就对外面人讲:“哎呀!要是无寺庙,穷人不能拜佛。”人家问:“为什么?”“每间都要钱。”我什么时候要你的钱啊?钱在你口袋里,我们若是没有两把刷子,你肯拿出来吗?是啊!我们没有两把刷子你要把钱拿出来吗?那不是这样子的啦,钱在你的口袋里面,你可以不要拿出来嘛,我没有叫你拿出来嘛,师父我没有钱。你没有钱也可以拜忏,你可以跟在后面拜啊,没有说一定要钱的呀,钱钱钱,多现实啊!对不对?我们文殊讲堂不会这样子的。

我们今天就是跑道场跑得太多,我告诉你,聪明的人不会这样,他知道这是个善知识,他就盯住了,逃不掉的!跟你一世,跟你一辈子,就这样子,人家跟善知识是这样跟的啦,不是像我们现在学道的人,来到师父的面前:“师父你帮我剃度。”我问:“干什么?图凉快吗?”来了我也不知道你是何方人物,那也不知道你这个人是什么根器的,对不对?你能不能忍耐,突得破这个欲望的束缚,会不会这个到半途而废,是不是?还有的人说:“师父!人家说师父你很有修行,我这个孩子才刚五岁,很适合从小就做小沙弥,让你来教他。”我说:“那太辛苦了!我还得买电动玩具给他打。那太辛苦了、太辛苦了!”“师父!要跟你出家有什么条件?”“很简单!第一、当兵回来。第二、三十五岁以下;第三个、高中毕业,高中以上的程度,高中以下的免谈。”

有人说:“师父你有分别心。”不是分别心,因为我不是广钦老和尚,学历高的我教起来比较不会费力,对不对?我还要从,我还要从 b p m f d t n l 跟他教起。惨了惨了!那怎么有办法呢?高中以上毕业的,再有就是四肢健全。头脑不可以简单,头脑简单就完了,头脑太简单他不能修行了,是不是?智商,智商也不能要求太高啦,智商像我这个一百五十四的,大概很难找到这个,也不能栽培。智商应该九十就可以了,九十就可以了,预官考得上都可以啦,预官考是九十啦,这是跟我们出家的。再来的话,我讲一你不能二,必须要按照我的方法,然后我尊重你的发挥,我尊重这个人的根器,但是要按照我的方法,一天上课几个钟头,在这里自修,不可以在寮房自修。

我们去忏云法师那边修行,你要去寮房自修,惨了!忏公就叫你来大殿打瞌睡都没有关系,睡觉就要在大殿,就是不准你到房间去。我说:“师父你为什么不准我们到房间去?”他说啊:“到房间去啊,我们看得太清楚了,到房间去本来是趴着休息,后来一醒过来在床铺上了!”这个众生啊,就是劣根性太重,你做师父的人不盯他,他在房间久了,看了二十分钟就;哈、哈 ... 明天再补吧。明天再补吧,每天都在补你知道吗?我说忏公真的很厉害,这个人性弱点他抓得很清楚,我以前被他磨练得很亮啊,我现在啊很会磨人了,我现在有一套了,从忏公那边出来的,磨徒弟是很有办法的,来的人都要叫他不亮也光,不要成就就别来,要就来到我这个地方。有没有男众要出家的举手,要跟慧律法师出家的举手,业障!没有一个,惨了惨了惨了,这真是很惨了!佛教没希望了,到我这一代断绝了。可见出家有多难,所以你们要恭敬出家人就是这样子。

好!底下,「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我们希望从外面得到解脱,无有是处,根本不可能!为什么?「自心内有知识自悟。」我们自心里面有善知识,自己去悟,你的本性就是你的善知识,你要去悟,所以说希望从外面得到,那不是办法,我们内心里面就是善知识。

「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这一句话就是一言道尽我们修行人的通病,若起邪迷,我们一天到晚只找师父要加持,只找金刚上师要依靠,说这台湾省有一个女子出家,她说她眼睛一看,马上可以成佛,可以超度他几代的祖先,你看她是不是神经病!成佛不可以从外而得来的,那里是眼睛一瞄马上成佛,又不是斜视,眼睛一瞄就行了?所以这个邪知邪见是肯定的。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如果你了解我们的本性,你一开悟马上就到佛的境界。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我们用智慧观照,内外明彻,里面没有烦恼、外面不执着,内外清清楚楚!如果你了解本性,当下就拥有无量智慧,当下就无所着,当下就是悟空,当下就了解无常,你就会解脱。就马上得到大智慧正定,这个大智慧这个正定就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就是没有任何妄想,无念就是圣者来讲,没有凡夫的念头,无念就是没有凡夫的念头。用就遍一切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也不执着一切处。只要你清净我们的本性,把我们的心放于绝对的清净,使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出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统统无所着,就没有杂乱。来去自由,完全无所障碍,那就是般舟、般若三昧。自在解脱,这叫做无念行。

底下一句就是修行的错误,「若百物不思」就是什么都不想,像死人一样的,把这个念头除掉除掉 ... 这就是法的束缚。这句话你一定要弄清楚,意思就是说,百物不思是什么都不想,那就变成外道了,当令念绝,就是变成无想的外道了。意思就是说,我们虽有想,但是念念都是自性,我们是无想,是因为我们没有凡夫的想,我们虽有想,但是我们所有想都是本性。所以若百物不思。什么都不想,当令念绝,当令我们的念除掉,既是法缚,这个就是法的束缚,就落入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们,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善知识,吾有一无向颂,各须颂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当你悟道无念,就是一切无所着,一切无所住,一切都是空,一切是无常,当下顿悟空性。神通自在、智慧自在,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

「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你悟到这个无念,你马上见到诸佛的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我们后代啊,我们现在就是唐朝以后的后代。后代得到这个顿教法门,通见就是看法相同的,通行就是修行相同的,发愿受持,要好好的诵《六祖坛经》所以我告诉诸位,你们回去,要把《六祖坛经》这一部经典,从头到尾看得懂、看不懂不管,不懂的要好好的看注解。最好不要看注解,每天都诵、每天都诵、每天都诵、 .. 诵一品、二品、三品、四品 ... 你这个本性啊:你没有听过古来高僧大德讲过一句话吗?诵《坛经》百遍,虽不悟亦得受用。就是你诵《六祖坛经》一百遍,你不会开悟也很受用,也在人世间你就活得很洒脱,修行也活得很洒脱。

「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就像事奉佛啦,你终身用这样子不退,不退转,就是要有志气啦,定入圣位,一定是成圣成贤。

「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从上以来,从以前到现在,必须要吩咐下去,什么是顿悟法门,不得隐其正法,不得隐其正法,就是隐藏啦。

「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如果他是看法不同、所作所为不同,在别法中,譬如说修天台、修华严的啦,就不要传付这个,那么损彼前人就是说对前人不恭敬,因为前人是讲顿悟法门,你把这个传给传天台的,根本牛头不对马尾嘛,他根本不想修禅这个方面的嘛。一点好处都没有。

「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恐怕愚痴的人不了解,诽谤这个顿教、顿悟的法门,百千万劫断佛的种性。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意思就是要修、要悟,但如果不修、不悟,只有记他的话,没有什么益处的。

【听吾颂曰: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生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 闇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 时韦使 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说通就是我们用语言去说,去悟,而通达本性。以及心通,就是用本心就去悟的,他不是用说的,是用心去悟的,或是用说,说而悟的,所以用语言去悟、或者用心去悟。统统就像太阳处在虚空,放出无量的光明,就像本性放出无量的光明。为传见性法,我们这个顿教法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破这个邪知邪见的。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这个法没有所谓的顿、没有所谓的渐,顿渐是因为根器不同。迷了的众生就迟,悟了就比较快,有迟有疾。单单这个见性的顿悟法门,愚痴的人是没有办法了解的,「悉」就是了解。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闇宅中,常须生慧日。」说来说去,六根、六尘、六识、八万四千法门等等,合理把它归纳起来。还是一,就是本性。我们这个烦恼暗宅中,我们的心中就像一个宅地,那么这个烦恼充塞其间就黑暗了,我们现在常须生慧日,智慧日住在我们的心中,这个黑暗之宅马上就除掉。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我们邪见来的话,烦恼就到了,所以说邪知邪见,烦恼就到了。你正见来,烦恼就除,邪跟正统统除掉,俱不用就是统统除掉,刚刚我不是讲吗,儒家的中庸之道跟佛家的中道是不所以样,佛家的中道,中道只是一个名相,意思是绝对的观念。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还有一个中庸可行,佛教没有中庸可行,当下是顿悟本性之空,是无常,没有所谓的中庸。所以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清净到达没有一切烦恼,破除一切妄见。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我们的菩提本性动一个念头就是虚妄,所以我们不要动一个念头,动一个念头就是虚妄。我们的清净心放在我们的虚妄当中,那么你就可以把这个惑、业、苦三障,惑、业、苦就除掉了。但正无三障,你只要把它纠正过来,把它用正的,正确的清净的心,安在那个妄想中,那么就没有所谓的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世间人任何一个人修行,在那里都不妨碍。所以有的人认为,修行会妨碍什么做生意啦、或是做什么,统统不会妨碍,悟道二十四个小时谁在你的心中。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这句话太重要了,太重要了!你看!这个圣人就是每天看自己的过错,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那么就跟道相应,相当就是相应。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就是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间,我们各互相不要妨碍别人,你不符合我的法,你离开;符合我的法,你进来。你离开了这个正确的顿悟法门,你另外去找到这个心,心外找到这个道,你永远找不到道,道就在你的心中。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波波就是虚度啦,所以有的人问:哎呀!请问慧律法师,你老人家今年贵庚?唉!惭愧、惭愧!虚度三十七呀。就是告诉人家我们很惭愧,虚度了三十七年,叫做虚度三十七。你的所做所为正了,就是道。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自己没有道心,所做所为都是黑暗的,都不能符合真理,那就你见不到道了。如果一个真正修行的人,绝对不看世间的过错,这一句话更了不起了!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如果你看到他人的不对,而你去批评他,自非就是你去批评他、诽谤他。上面这两个字意义不一样,若见他人非,如果看到他人的过错,自非这个「非」是诽谤的意思;上面的「非」是错误的意思,如果看到他人的错误,自非就诽谤这个「非」是诽谤,却是左,左就是左派,就是不好的啦,就是错的意思啦。

别人错误,你去诽谤别人,自己也不对。但是要记住,善意的劝告是应该的,你不要认为到最后你统统不管人家的生死了,也不要去劝告别人,那不对啦,善意的劝告是应该的。你看!圣人多了不起,他错误,我不错误,对不对啊?我非自有过,我如果错误的话,我当然有我的过错,我去诽谤别人。我当然有我的过错啊,是不是啊?我看到《六祖坛经》这个真是掉眼泪啊,圣人真是不得了!圣人他为什么能够讲出这么了不起的话,我们这世间人,没有几个能够讲出这种话来:「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这二十个字,你把它写起来,用毛笔啊,写起来贴在你的墙壁上,每天就看这一句,那种修养之高超的,就慢慢就会了。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我们只要把它除掉这个是非心,把他的烦恼除掉。「不关心」不是不关心,是放下的意思。昨天一直教示你们,憎就是恨,要放下,爱恨要放下,记住!

我底下讲一句座右铭,你一定要记起来,这句话你用钱买不到,要不要听?要!要哦!恨爱交织可以毁掉一个人,可以把一个人毁掉。名言呢!你多少钱要供养啊?所以有的人:“师父你给我说法我供养你。”我说:“你多少钱要买我的法啊?”你说啊?是不是?这一句就值多少钱?多少?无价嘛!所以你红包再多也不够看啊。你相不相信,你所有的财富,你身上所有的财富,不及我慧老的一点点智慧,你相不相信啊?这「慧老」是我们这个佛学院的那个法师,他看我们这个讲经有那么多听法的人,三十三岁就叫我慧老,每天碰到:“喂!慧老!”我说:“会死!不只会老还会死。”

就是我们把爱、恨放下,长伸两脚卧,知道意思的举手,什么叫做长伸两脚卧?看电视吗?哎呀!不是啦,怎么往生呢?快啊! 林 医师你会不会啊?长伸两脚卧什么意思啊?对!医生就是不简单啊,自在嘛,哎呀!我们给他鼓掌,医生的 IQ 毕竟是不一样,高级动物,高级哺乳类动物,我也是啊,你们不是动物吗?还是植物?长伸两脚卧就是自在的意思,放下、轻松,那么自在!什么往生呢?胡说!你会下地狱啊哦,乱讲!赶快纠正过来。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破有疑,即是自性现。」你想要度化他人,你必须要有种种的方便。千万不要让他有任何的怀疑,当下本性就会看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个佛法,在这个世间,绝对不可以离开这个世间有所觉悟。所以世间,就是有为法,不离有为法,才能产生无为法。,离开这个世间找寻这个觉悟,就是离世觅无为法,恰如觅兔角,就像找兔子上面的角,找不到的。佛法在世间,不可以离开世间的种种这个觉悟,离开这个世间就找不到觉悟,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兔子本身就没有角啦。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正知正见这是出世间,邪知邪见这个是世间法。「却」就是除掉,全部都除掉。你看!这个多漂亮的文字造诣啊!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邪见除掉、正见除掉,全部都除掉,因为邪是对正讲的,正是对邪讲的,离开这两边。连正都不执着,当下悟入自性空,一样清清楚楚,宛然就是清清楚楚,就是那么的洒脱,那么的自在,那么的清净自在,菩提性,本性就是那么的洒脱,宛然就是那么的自在、清净。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这个颂是顿教。也是大法船。迷的话,那就经过累劫不得见性,所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悟则刹那间,开悟,当下就是。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这个六祖就这样讲了:昨天在大梵寺讲经说法这个顿教,希望法界的众生言下见性成佛,听到这个法,这是开悟成佛。

「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就是韦刺史这些个官,与这其他的官僚道俗,听到六祖说法,马上就觉悟了。大家都是顶礼、顶礼。

「何期岭南有佛出世」,「岭南」就是广东,有佛出世,有这个真正的佛。所以我们为什么不称个六祖惠能佛?为什么?因为这个规定就是这样子,不能有二尊佛。我们今天啊不要问,不要问。谢谢大家!老夫子要回去休息了,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这部经是我们的救命真经

这部经在我们一般的说为救命真经,这个救命啊,不是救...

慧律和尚顿悟自性偈颂

著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把我们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两...

星云大师《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

大安法师:般若智慧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如何修智慧、修般若这一块是非常...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如麻似粟,...

大安法师正月初三新春开示|真空妙有二偈

南无阿弥陀佛!今天是大年初三,祝大家新年吉祥!今天...

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在修波罗蜜之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为何现代人患恶性肿瘤的机率这么高

问∶ 为何现代人罹患恶性肿瘤的机率这么高? 慧律法师...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

何谓财布施

问: 何谓财布施? 慧律法师答: 其实一切施,一切福田...

慧律法师《83年逢甲大学佛学问答录》

(一)问:请师父讲一些鼓励大众的话 答:说到鼓励他...

【佛教词典】内众

(术语)对外俗而言,故以僧为内众。僧史略上曰:佛制...

【佛教词典】普化寺

位于山西五台山台怀镇东隅山麓。创建年代不详,明清时...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

留三分余地于人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 责人...

念佛法语

1、念佛法门殊胜极妙。 2、信愿念佛,决定往生。 3、...

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位名叫生漏的梵志...

鱼翅暗藏的五个「恐怖」真相

鱼翅过去是皇室的贵族食物,但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

正确的面对业力

我们学了唯识学以后,我们看到我们无穷无尽的过去,我...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面临生死关头,才能领会我们和那些鱼儿一样

常常在病人的床底下,或者桌子上都会放着一小锅,或是...

常诵此咒自动酬还冤家宿债

诵楞严咒自动酬还冤家宿债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

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

圣严法师《超度》

真有亡灵吗?当然。 超度有用吗?是的。 有时候我们会...

蚂蚁哲学

多年来我一直给年轻人传授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