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能否往生

大安法师  2014/0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净土法门实在稳当,但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又没有修净业三福,又没有念净土三经,能否往生?宿业未忏净,念佛常被干扰,心很乱,如何念佛求生西方?应该如何念?

大安法师答:是的,净土法门的伟大就伟大在阿弥陀佛的愿力。他的愿是为了救度我们众生来施设的,他把我们众生的根机看得一清二楚。我们就是散乱的众生,就是念佛很难得力的众生,乃至于通途的十大愿王、净业三福、持戒修行能做一点,但也做不到十分到位、十分清净的众生。所以阿弥陀佛的愿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在功夫上没有给我们这些众生提任何要求。你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你做不到也没有关系。因为阿弥陀佛早已为我们施设好了,这个船已经给我们造好了,我们只要登上这个大愿船就可以了。

所以净业三福随分随力的修,净土三经你没有念也不是往生的障碍。我们念净土三经的目的还是要产生信愿。当我们信心不足的时候,要通过闻、思、修来建立我们的信心。但是有些人——修行人,他确实善根很深厚——宿世的善根,一听就相信,就死心塌地,就念阿弥陀佛。他就是没有文化,不读经典,他也能够往生。鹦鹉、八哥都能往生,那么我们怎么不能往生呢?

那净土法门正好是一个带业往生的法门。宿世的恶业无量无边哦!《普贤菩萨行愿品》告诉我们,一个菩萨观照无数劫以来由贪、瞋、痴鼓动身口意三业所造的恶业无量无边;如果这些恶业有体相的话,尽虚空容纳不了。我们为什么叫罪业众生?就是宿世的恶业我们很多,恶业的种子很多。我们也没有办法在这个世间把它忏除干净。后面蕅益大师谈到,你就是一声佛号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一天念十万声,你念完一百年,那么你消的业障跟你多生多劫造的业:你所消的只是爪上土,消不掉的如大地土。正因为我们宿世的恶业很多,这个恶业的种子常常起现行,所以念佛是常被干扰。

这是一个实话。你说念佛谁不会念?但要把这个佛号念好,太不容易了。首先,一念我们就会昏沉,就会掉举,就会妄想、杂念纷飞——就是很多忘记的事情都泛滥出来。障碍很大,贪、瞋、痴、慢、疑的烦恼在干扰,不清净,散乱。这是凡夫众生的情态。但是不要紧:这些散乱的心,业力的程度,没有障碍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力量。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我们的力量,比我们自身的业力,比我们散乱的心来的力量大。

这种大力量,善导大师有一个比喻,就是水、火二河白道喻。我们贪欲的心像水河,我们瞋恨的心像火河;在无量无际的水、火二河当中,有一条四到五寸的白道,这就是我们的愿往生心,这就是我们执持名号的一种功夫。这个白道不是我们生起来的,是阿弥陀佛愿力在我们心里铺设起来的。铺设的这个白道,它不会被水、火二河所淹没,所焚烧。我们只要念这个名号,就踏上了这个白道。踏上这个白道,就有释迦本师和弥陀本尊的护佑、保护。这种保护就好像一个小孩子学走路。

当你的母亲在你面前伸着双臂鼓励你走路的时候,你——小孩子——就可以勇敢的迈开蹒跚的步子。等到他要歪倒的时候,他母亲的手就上去了,就把他摆正了。所以我们信愿称名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如果我们烦恼的心要造恶业的时候,实际上弥陀的愿力就在加被我们,我们就不至于变成造孽的一种主体。名号的功德为什么像清水珠啊?清水珠澄清浊水,佛号就能对治我们散乱的心。所以这个佛号对我们修行很重要。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比喻:众生的心都是弯曲的,都是嫉妒的,都是贪欲的,都是分别的,都是散乱的。没有办法,这就是众生的心——生灭的心。你要解决这个问题,真的有时候抽刀断水水更流,你越想解决越解决不了。于是怎么办呢?实际上这是一个转换,用这个名号进行转换。我们妄想、杂念纷飞——百千万亿的念头,于是你就抓住一个念头:南无阿弥陀佛。这就以一摄多。我们念念都是贪、瞋、痴、慢、疑——这个染浊的念头,那怎么办?

我们想解决这染浊的念头也只有一个方法:念阿弥陀佛就能够转染为净——转染浊的念头为清净的念头。它是一个转化,这个转化需要弥陀的名号来完成。也说比喻:比喻这个蛇,蛇的特点就是弯曲的,一定要求这个蛇直起身来,你一天到晚要求,它也没有办法,它的本性就是弯曲的;但是要有一个善巧方便,你找一个竹筒子,让这个蛇钻到竹筒子里面去,它不想直也得直,因为竹筒子是直的。那么我们凡夫众生的心要证清净啦,平等啦,慈悲呀,忏悔呀,它没有办法,它念念都是贡高我慢。所以你就让他念佛号: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就好像这个蛇进到竹筒子里不得不直一样。所以无论是散乱的心、掉举的心、昏沉的心,等等这些,只有佛号才能够对治。

而且佛号里面的十二光如来,就是对治我们十二种烦恼的。我们知见的偏见,无边光让我们得到中道的智慧;我们内心的愚痴黑暗,智慧光开显;我们瞋恨的心用欢喜光去对治;我们淫欲的心用清净光去对治;我们懈怠的心用不断光去对治……这些光明就是对治的药王。你只要念佛,就能把十二光对治的功能作用显发出来。所以这个时代,念佛还就是在修行。念佛是第一个选择,否则我们很难修行。真的是:我们业障深重,举心动念无不是恶,无不是罪。

对于这个“罪恶生死凡夫”的认定,我们认为千真万确。善导大师都这么认定,甚至蕅益大师都认定自己还是散乱心——念佛还是散乱。所以蕅益大师就说:“能求一个下品下生足矣!”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修行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真的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机、什么样的定位。我们知道自己通身业力——一身的罪恶,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才会无条件的、无我的投到阿弥陀佛那儿去。你只要做了这么一种回归,无条件的信仰阿弥陀佛,那你就得救了。

我们是在阿弥陀佛的大悲光明里面念佛。我们念的这个佛,是我们众生心内的佛;我们念佛的众生,是阿弥陀佛心内的众生。我们已经在阿弥陀佛的心中了,我们还害怕什么呢?!还会到三恶道里面去吗?!

所以一定要作得生想。就看信愿称名的感通。如何念?就是用信愿庄严这句弥陀名号,你横念,竖念,出声念,默念,都可以,但是一定要心系佛号: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如猫捕鼠,念兹在兹,你的净业才能成就。临命终时,这个念佛的心由于惯性的势力,一定会指向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指向就有弥陀大愿王的导引,那往生极乐世界是百分之百的。不会有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

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

佛号与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

问: 请开示念阿弥陀佛名号与菩提心的相互关系。 大安...

为何弥陀一身能接引百千万亿众生

原文: 或曰:阿弥陀佛,安居极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又称为极乐?我们一般谈乐,都马上...

把佛号重视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佛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但这个法门是方便当中的...

印光大师嘉言录--论生死事大

甲、警人命无常 ●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

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

仲春来山,瞬息半载。纵寿百年,弹指即过。一息尚存,...

大安法师:犯戒后如果不能往生是否就要下三恶道

问: 众生在没有皈依前,由于迷了心性,犯了杀、盗、...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如果我们不能深知五浊恶世很难出离,就会在心里打妄想...

只要有这个欲望,想出离就没有办法

佛要我们修道人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惭和愧,确实我们...

一个人的福报,靠攀缘拉关系来改变是很难的

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是很多未谙出世解脱法之人所追求...

《无量寿经》开显的修行宗旨是非常精妙的

善导大师在注解上品下生的条件时只有一个但发无上道心...

【佛教词典】梵学

(杂语)谓佛学也。甘泽谣曰:圆观者,大历末雒阳惠林...

【佛教词典】忌日

即忌惮日,指故人之死期。又作讳日、命日、忌辰、讳辰...

觅心了不可得

参禅人,不信参禅之人开悟,不信自有佛心,更不信心是...

爱桩不拔难生净土

今时净业学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

星云大师《幻想的毛病》

人,要有理想;有理想,才有目标,才能定宗旨,才能按...

一千斤的盐

一粒种子看起来虽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发芽、成长...

惜福与培福

人们生活是依靠财产,对于已有的财产,就谨慎保守,好...

佛教的规矩是否是有男尊女卑的现象

男身具七宝。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宝。一有志气之宝。到...

佛号要念出一个味道来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

心律法师: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

多行善事必有善报

《三字经》中只举了两个教子模范的例子,一个是为子三...

圣一法师方便开示

问答辑 问:有人说参禅是上根利智所修,净土则三根普及...

透视爱情的无常

佛陀早就讲过,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无常才是这个世...

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