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也具足止观

大安法师  2014/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也具足止观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净业必无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万亿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念佛者可不慎乎。】

—— 《彻悟禅师语录》

最后一段,谈念佛的功夫,具足“止观”的问题。在我们的行门当中,“止观”是重要的一个行门方法。实际上一切法门都贯穿着“止观”。“止”就是奢摩他,“观”就是毗婆舍那。念佛是不是也具足“止观”呢?不仅具足“止观”,而且是非常殊胜的“止观”。当我们在执持这句名号的时候,这时候全神贯注,注意这句佛号,不去想五欲六尘其他的妄想杂念,没有其他的念头,只是这一句佛号。

以这一句佛号,这一念摄受百千万亿个杂念,这就是“止”,作“止”的功夫。当我们在念这句佛号的时候,耳根闻性,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把它听得明白,这就是“观”,做“观”的功夫。所以就在念这句名号当中,“止”和“观”都是具足的,不是念佛之外还别有其他的“止观”。在小乘法里面,也有它的“止观”。比如它修“止”,止在鼻端,也是在修一个“止”。包括练气功,他系心在一个什么部位,它也是在修“止”。“观”有时是不净观、白骨观、九想观这些。天台讲“摩诃止观”,也有很多很精彩的内容。

那么净土念佛的“止观”,它是一心专念名号,是如实修行奢摩他。它从“止”的方面来看,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个,当我们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念这句名号是具足信愿的,具足信愿就是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这个弥陀名号,就能止一切恶。因为这句名号是至善的结晶,实相的表达,能止一切恶。通过这句名号,止一切恶,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它就离开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种业力感召的秽土的体性。所以只要我们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种法性实相的内在力量,自然就止住了我们身口意三业的恶。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住持极乐世界,他是大乘菩萨的法界,他有大乘的力量,所以我们凡夫到那里去,自然就止了求声闻、缘觉、辟支佛的心。由于我们我见、我执没有断,往往会容易走声闻、缘觉的道路。但到了西方净土,自然会被阿弥陀佛的愿力住持的力量止住。所以这三种奢摩他的“止”,是从阿弥陀如来如实功德名号所显现出来的,这是“止”。

从“观”来看,我们正念观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包括对这个名号的如实观——就是听清楚,这就是如实相在修行毗婆舍那,修行“观”。作这种观有两种作用,如果从观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来看,天亲菩萨把西方净土分为三类、二十九种庄严。它的依报庄严十七种,正报庄严,正报庄严包括阿弥陀佛的庄严,和菩萨的庄严。

这三种功德庄严,都是实相显发出来的,我们观察这个依正庄严就等于观实相。如果我们净业行人,能如实地观这三种功德庄严,就能得到如实相的功德,如实相的功德的直接表达,就是能够决定让我们任运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观经》里,除了讲前面的日观、水观之外,从第三观琉璃地,你只要观想琉璃地成就,就能任运往生。象宝树观、楼阁观、莲华观,特别是阿弥陀佛观,作这些观想都能任运去,为什么?如实功德任运导引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旦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见阿弥陀佛。

虽然我们是带业往生的凡夫,我们马上就能够获得即凡即圣的阿鞞跋致的位置,就能很快地跟八地以上的菩萨一样,证得平等的法身,直到一生补处,圆满佛果,毕竟得像佛那样寂灭平等的功德。所以念佛的“止观”有更殊胜的内容在里面,不是仅仅靠自力在“止观”,完全由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愿力的加持,令我们得到无上的止观的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在我们青少年的时候,...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佛教风直播,...

四十八大愿——(第28愿)菩萨道树普见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

随顺众生,故说此言

在《法华经》里面有一个特别出名的火宅喻,把佛陀喻为...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

【推荐】念佛能创造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走进了佛堂,当我们提起佛...

念佛时常见佛像放光,这个该怎么处理

问: 念佛时常见佛像有放光现象怎么处理? 大安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修福要怎么去修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

真正的贤人君子,不设机心城府

真正的贤人君子一定会真诚待人,不用机心,不设城府。...

大安法师:破戒后如何补救

问: 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

我们说末法众生有个特点,不知恩不报德,很多众生对释...

【佛教词典】即中

圆教的中谛,乃空假二谛相即之中,故云即中,以别于别...

【佛教词典】惹耶

梵名 Jayā。又作誓耶、社耶、者耶、半者耶。意译作胜...

任性娇养孩子,则与杀其身过无量倍多

来书所说,皆从自己身心习气上究竟,不胜欣慰。然在凡...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末句结归,言如是不可思议者,当是何物?惟自性乃尔。...

圣严法师《知恩报恩为先》

一般凡夫,多多少少都会恩将仇报、过河拆桥。别人对我...

从僧衣看佛教三千威仪

前往寺院参加法会时,你看到的法师身着祖衣,威仪具足...

最可怕的捕风捉影

是非朝朝有,没有现在多!现在社会上的谣言是非,各种...

你无法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

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问: 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答: 诸佛菩萨教化众生...

财富的积累,永远是建立在诚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国华恩厄...

善恶猕猴缘

佛陀带领弟子们在王舍城弘法时,弟子们心有所感地对佛...

【佛学漫画】四圣谛

《佛遗教经》中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

有五种情况会使所造的业变重

没有对治,简单说就是你一天过一天,没有目标,没有宗...

锲而不舍地坚持不忍圣教衰

问: 顶礼法师!弟子出家三年,目前在佛学院读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