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大安法师  2020/05/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大本》云,于宝树中,见十方佛刹,犹如镜像故。——《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是“一含无量同”。“一”代表狭,“无量”代表广,广和狭可以相入相即。“广”就显示一种空间的解脱境界。

我们一般能理解“广”的空间容纳“狭”的空间,但在事事无碍的法界当中,“狭”的空间也能容纳“广”的空间。

就好像须弥可以容纳很小的芥子,这能理解,大能容纳小,广能容纳狭嘛;而一个微小的芥子可以容纳须弥山,我们就很难理解了。

但是在华严、极乐世界这样的空间解脱境界,空间自性本空,相入相即,广狭就能自在地互容,而且无碍。

“无碍”就是不坏广狭之相。这个狭小的芥子可容纳广大的须弥山。把须弥山容纳进来,须弥山没有缩小,芥子没有放大,但是它们能互容自在,不坏广狭之相。

这有个比喻:你有一面镜子,虽然只有一尺宽,但能见到十里的影子,见的境界很宽广。这些境界有时候在事相上也能表现,比如我们的眼球就不到一寸,那么小,但为什么能够看到这么广阔的空间呢?

所以《华严经》讲十方无量无边的刹海,有无量无边的众宝庄严,这无量的庄严都在华藏世界一种珍宝当中显现。

他方世界的众宝属于“广”,华藏世界的一宝属于“狭”,但是它们能够自在无碍。

再有,在《华严经》中,摩耶夫人谈到,她不仅是贤劫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的佛母,也是贤劫千佛之母,甚至无量世界百亿四天下诸佛示现,她都是佛母。

这就是到了一种菩萨不可思议的境界了。古佛示现八相成道的时候,是正念入胎,坐胎的时候不是像我们一样蹲在胎狱里面受苦。

摩耶夫人受胎的时候,她的身量、身形并没有改变,但是里面的境界非常宽广,因为佛示现在佛母胎中的时候,也要接受他方世界无量无边的菩萨前来顶礼、听法、授记、供养的。

十方无量的菩萨过来,都在摩耶夫人的肚子里面。她的身量好像是那么“狭”,然而境界却是那么“广”,这就超出了我们的思惟范围了。

这样的境界在《华严经》中谈到很多。按《华严经》来讲,在一微尘里面,就具足十方无量无边的法界无尽的庄严。一微尘属于“狭”,十方法界属于“广”,都能够相容互摄。

我们再看《佛说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天人,在宝树里想见十方佛刹的情景,都能见到。

这棵宝树属于“狭”的空间,现出十方无量的佛刹属于“广”的空间,都可以自在无碍地含摄。

又如《佛说无量寿经》最后讲,与会大众都见到阿弥陀佛现前的情景:灵山一会的那个场地是一个“狭”的空间,然而与会大众见到的阿弥陀佛如黄金山巍然矗立在虚空,在佛光里面他方世界境界全都打开,乃至于饿鬼道、地狱道的境界也全都打开,西方极乐世界也现前。

灵山法会属于“狭”的空间,然而西方净土、他方佛刹乃至于九法界的境界这个“广”的空间,都能够自在无碍地显现出来。这就叫“一含无量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人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

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问: 请教师父,如果是在殿堂里面念佛的时候,有闻到...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

当前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

问: 当前佛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2022新年开示

初一开示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是虎年的第...

我们怎样为死亡做准备

龙舒居士在这里用起兴的手法,最后落实在我们平时没有...

助念者应有的心态

以信愿引发信愿 《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问:西方去此十...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个优先

问: 念佛和辅导孩子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有没有先后...

内心总有诅咒别人的念头,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学人心内有诅咒人的妄念、业障,不论凡圣,对于弥...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

如何能够保持精进念佛的道心

问: 念佛同修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保持精进念佛的道心?...

【佛教词典】阿波罗尔多

梵名 Aparājitā。意译无能胜。四姊妹女天之一,文殊...

【佛教词典】方等部

大乘经五大部之一。指华严、般若、法华、涅槃等四部以...

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

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

宣化上人:杀生因果难逃

各位善知识,世界上最厉害的果报,就是杀生。今早有越...

星云大师《如何放下眷属》

《涅盘经》云: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成佛之道》...

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朋友之间的友谊不是靠甜言蜜语来维系的,真正的友谊是...

如何消除修行中的疑和悔

信佛的人在修行过程中会有种种障碍,心生忧虑、疑悔。...

佛弟子应该学习弥勒菩萨哪些精神

众所周知,弥勒菩萨为中国佛教最有代表性的佛菩萨之一...

圣严法师:什么都不求

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没有钱的时候...

五台山唐代诚慧大师化毒龙传

唐朝末年的高僧诚慧,是山西灵丘李氏之子。本来他的双...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贪、嗔、痴、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同学!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经,是金刚经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