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化导二乘行人回小向大,发意往生

大安法师  2023/1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化导二乘行人回小向大,发意往生

四、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说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乐,故令回小向大,发意往生。

此文句为“教起所因”第四科:教化引导二乘(声闻乘与辟支佛乘)行人,回小乘取证心向大乘菩提道,信愿念佛,求生极乐净土。须知,诸佛出兴于世一大事因缘,乃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此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于无量刹土,示现八相成道之本怀。

兹由五浊恶世众生障深慧浅,若闻说大乘不思议佛法,难生正信,抑或谤毁,是故释尊以智慧方便,从一乘实法,开演三乘权法(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所谓以三车诱引诸子出离三界火宅。若有众生,从佛闻四圣谛法,信受奉行,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偏真涅槃,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如羊只顾自己速出,不顾后面群羊,是名声闻乘。若有众生,求自然慧,闻佛为说十二因缘法,闻法信受,殷勤精进,乐独善寂,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鹿不依人故。

此二乘行人有一共同特点:出离心猛利,观三界如牢狱,视轮回为怨家,修行精进,如救头燃,断见思惑,证人我空,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然只是偏真涅槃(三百由旬之化城),离大乘究竟涅槃(五百由旬之宝所),尚大悬远。且二乘行人大多恋著于偏真涅槃之快乐,耽搁、滞留于此境界,得少为足,成就趣寂偏空及不发化以圆照之四果(不回心钝阿罗汉及辟支佛)。既除我执,未达法空,故为愚法声闻教。

大乘佛法论“空”,有四个由浅入深之层次:一者人我空,二乘行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了达五蕴法(色、受、想、行、识)中无我,此是藏教圣者所证。二者法我空,不唯五蕴法中无我,即五蕴亦空,此是通教菩萨所证。三者空空,不住此空,空亦须空,此是别教菩萨所证。四者空空亦空,一空到底,无有空相,毕竟空,无所有,无所得,具显为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是为绝待不二之真空。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差别果位尚于世俗谛而言,若以胜义谛而论,无圣无凡,无缚无脱,毕竟无证,亦无证者。“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圆觉经》),是为甚深般若波罗蜜,此为圆教菩萨所证。

二乘行人,又称自了汉。诚如《妙法莲华经》中所述,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向佛反省禀白:“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此段表白,道出了二乘行人典型的羊鹿心态。若佛不予以应机性的教化引导,自然会取证偏真涅槃,成为钝阿罗汉,味著偏空涅槃之乐,闻说菩萨广修六度万行,庄严净土,饶益众生,自然不生一念好乐之心。

站在大乘佛法立场来说,取证偏真涅槃的二乘行人被视为“焦芽败种”,意谓菩提心芽焦枯,成佛的种子败坏,自然永远不得成佛。其严重后果,甚于下地狱的果报。是故,释迦弥陀两土世尊,本着平等普度九法界众生的悲心,以种种善巧方便,随宜说法,俾令二乘行人,回小乘心,信解大乘净土圆顿法,孜孜念佛,一意西驰,圆成大乘佛果,可谓婆心切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慧远大师三十年迹不入俗

净土宗祖师在信愿行方面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上,给我们提...

【推荐】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问: 法师,您讲烦恼即是菩提,是诸佛菩萨才能够到的水...

宁做老实头,狂慧反有落空之祸

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实头知道自己水平不够、业障深...

诸功回向,感鹤西来

唐代法祥法师,同州人(今山西大荔县),少年出家,出...

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中品中生,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

东晋士大夫的净土情怀

东晋末年,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中,随着慧远大师的到来...

忙人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一、最简单的早晚两个课程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净土法门的修行一定要依照圣言量

问: 我听元音老人讲,修净土法门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结...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问: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大安法师答:...

培植心地的善因

请看下面的《阴骘文》: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

《了凡四训》,我想学佛的人大概都比较明白。这里我们...

【佛教词典】性恶

性恶是天台宗阐释性德的理论。它主要说明:恶是性德本...

【佛教词典】五蕴魔

四魔之一。又作蕴魔、五阴魔、五众魔、身魔。色、受、...

转化金钱为善财

然而,我们也必须明白,世间的成就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佛疗六法

一、念佛对治业障: 平时多用念佛的名号、智慧、功德...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

把QQ头像换成佛菩萨的头像

近来看到很多佛友的QQ头像,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男人的...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

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

【推荐】往生不是靠善业力,而是靠临终正念

什么是带业往生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

心灵在放生中得到升华

我生活在一个很美的地方,四面有山,四周绕水。是的,...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

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有一个远大的...

净界法师:有五种因缘,菩萨不会赐给你财富和地位

第一个,菩萨看到这个「有情」,他对于财富地位有重大...

净界法师:娑婆世界的苦与乐

蕅益大师解释经文,他习惯性用对比的方式,我们看第一...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