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后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吗

济群法师  2012/1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学佛后除做好本职工作,对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吗?

济群法师答:作为学佛者,首先要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家庭中,应孝顺父母,当好父亲、丈夫或是母亲、妻子;在社会上,应做好本职工作,搞好人际关系。除了这些责任外,我们该以什么心态看待世间呢?平淡,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也可能意味着冷漠。如果是对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并不是学佛者应有的态度。身为一个佛子,尤其是大乘佛子,既要以佛法智慧观照人生,了知世事无常,但又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同时,更要发菩提心,以积极的态度利益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学戒研教为何感受不到法喜

问: 弟子平时学戒、研教时,常感觉脑袋、眼睛很累,...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问: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大安法师答: 谁都可以。因...

只过几年你且看他

刚开始学佛想要改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有人说,你...

在凡夫层面上,有病还是要到医院看

问: 有重病不吃药,不看医生,仅专注在阿弥陀佛佛号就...

师父您出家时家人反对吗

问: 师父您出家的时候家人反对吗? 慧律法师答: 反...

至心信乐应如何理解

问: 至心信乐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我们讲十八愿...

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增强记忆力

问: 一、在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二、怎...

星云大师《关于管理的问题》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护法信徒,大家晚安!阿弥陀...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心中的陷阱

许多人都觉得世事难测,处处陷阱,稍不留神就落入圈套...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禅宗由达摩传入中国之初,以《楞伽》印心。自四祖后,...

生命的正确价值观

我们现有的生命体是五蕴和合而成,也是无明制造的一个...

济群法师:可否带着超度的心杀死蚊蝇

问: 可否带着超度的心杀死蚊蝇? 答: 佛教所讲的不...

【佛教词典】钝根

(术语)愚钝之根机,不堪成就佛道者。法华经药草喻品...

【佛教词典】剑印

密教表示刀剑之印。可分:(一)不动明王剑印,系剑在鞘...

幸毋相忘众生恩

了知六道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所...

常行少欲的大迦叶尊者

大迦叶尊者勤修苦行,常乐闲居寂静,诸根淳熟,降伏诸...

魔乡不可停

这个时代的共业就是这样恶劣,你也没有办法阻挡的时候...

忏悔的必要性——因缘果报有三大理论

我们看甲二的忏悔方法。前面讲到忏悔的善根,这个是灭...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无量寿经》开显的修行宗旨是非常精妙的

善导大师在注解上品下生的条件时只有一个但发无上道心...

圣一老和尚《地藏经略说》

前言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知识: 今日地藏经法...

念佛能消业障,为什么还会遇到障缘

问: 师父,刚才说到念佛消除业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

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

六度者,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

名利,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

【原文】 荣名厚利,世所同竞,而昔贤谓:求之既不可得...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

为什么要忍

生活难免遭遇各种各样逆境,面对这些人事,人多半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