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谁动了我的这潭水

济群法师  2011/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今天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物质条件日益改善,自杀率却居高不下;娱乐方式应有尽有,抑郁症却不断增多。而从环境来说,看看这些年频频发生的各种灾难,就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恶化多么严重的程度。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源于人的心理问题,源于人类的生活方式。

因为我们的内心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观念;因为我们的观念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方式。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做“某某控”,而这个“某某”,可以是娱乐,可以是衣食,可以是工作。更具控制力的,则是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以及伴随这些产品而来的种种功能,或者说,是种种诱惑。面对这些无所不在的诱惑,我们是无力自主的,只能被它们牵引着,不断追随一代又一代的新品。我们只知道新一点,更新一点;潮一点,更潮一点。却不曾看到,这种追逐使我们的心变得多么混沌,多么盲目。

人类如果不建立一种智慧的生活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改变心态,也不可能改变生态环境的。佛教所说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简化生活,进而达到简化内心的效果。如果把心比做一潭泉水,负面情绪就是其中的垃圾。我们的生活越复杂,制造的垃圾就越多,带来的污染就越大。

平常的人,心总是在东攀缘,西攀缘,片刻不得停息。这就会使内心的垃圾不断搅动起来,翻滚起来。通过专注一个所缘,其它念头就不再有机会活动。当心渐渐平息,我们会发现,原来每个人内心都有认识自己的功能,都有觉知心念活动的功能。

所以在禅修过程中,需要有止有观。这个止,就是使心持续地安住在一个对象上,以此培养心的专注力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修观。就像一潭水,当杂质沉淀下来,它就恢复了原有的清澈,恢复了原有的照物功能。这时再往里边扔一根草,扔一块石头,就会看得清清楚楚,但又不会去追逐这根草,追逐这块石头。

当内在的观照力产生,我们才有能力看清内心的一切活动,在念头生起的每个当下都清清楚楚。因为清楚,就不会盲从,不会随转。当我们对念头和情绪保持距离,就有能力照破它,化解它。

事实上,这种力量是我们内心本来具备的。所以,佛教提倡“自依止”,也就是依靠自己。在修行路上,每一步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走,每一个障碍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跨越,没有谁可以代替,没有谁可以包办。但仅仅靠自己还不够,因为心灵世界错综复杂,有暗礁,有歧路,有陷阱,有幻象,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随时都可能迷失方向,半途而废。所以,我们在自身努力的同时,还需要方法,需要有善知识的指引,也就是“法依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不为外境所动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夜晚,帝释天王释提...

跟着感觉走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E世代的语言跟着感觉走,这句话充满...

一窝蜂的性格

动物当中,很多都是过着群体营生的生活,例如,当你发...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感是我们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

【推荐】外境都是你自己变现,自己去攀缘它的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

看到美女后的五种境界

一、随欲逐相型 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看到美女经过...

工夫现前,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种:第一极生,第二极熟,第三非凡...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若年轻时就信佛,是否会与生活和事业发生抵触

问: 很多人认为,信仰只是为了寻找死后的归宿。若年...

生命的正确价值观

我们现有的生命体是五蕴和合而成,也是无明制造的一个...

依止善知识的利益

修习依止法,能为学人带来哪些殊胜利益呢?《道次第》...

发出离心 舍凡夫心

在《道次第》中,下士道的内容为念死、念恶趣苦、皈依...

【佛教词典】水老鹤

(动物)又作水白鹭,水白鹤,难见之贵重鸟也。毗奈耶...

【佛教词典】拘尸那城涅槃

(传说)佛涅槃于拘尸城之因缘也。涅槃经二十九曰:往...

五年参访和六年苦修

悉达多太子身披袈裟以后,就安祥徐步地到处去寻师访道...

一句恶言堕粪池中虫

证严上人述说《贤愚经》故事叮咛大众,在凡夫地修行,...

白露节气的养生方

白露适合于养肾,古话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

临终障碍重重,平时念佛是否白费了呢

问: 有同修吃斋念佛多年,一直辛勤为道场服务,然临终...

饮酒的三十六过失

1、资财散失;2、现多疾病; 3、因兴斗争;4、增长杀...

佛学常见辞汇(四画)

【心】 指无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八个识:...

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问: 法师,几年前就对佛法有一点儿兴趣,但对于皈依我...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

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原 文】 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

比罗陀守德招福

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修陀罗的长者,拥有无数的财富,...

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

有人写信问我: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打扫时...

70%以上的疾病与情绪有关

恐惧、焦虑、内疚、压抑、愤怒、沮丧每个人的身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