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避免跟人对立的窍诀

济群法师  2012/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现在还很难达到真正的无我,但要尽可能地弱化我执我见。怎么做?窍诀就是转换中心。通常,我们所有的表达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或是炫耀自己的观点,或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而中心的转换,是以每个学员而非自己为中心,说什么,怎么说,都取决于大众的需要,并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果以自我为中心,你会非常在意我的观点、我的看法能否得到大家的尊重,这就比较麻烦。当有人不认同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会使当事者产生抵触情绪,还会影响共修的氛围。而当我们以学员为中心时,你首先会有耐心去倾听,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在这个前提下,以适合他们的方式将之导向三级修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辅导员要把自己定位为服务员。因为菩提书院是以班级为重点,以帮助每个人修学为重点。辅导员所做的,不是高高在上地说些什么,而是承担服务、辅助、协调的工作。

在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中,有一条是“恒顺众生”。这就告诉我们,大乘佛法的修行不是以佛菩萨为中心,而是以众生为中心,所谓“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可见,这个中心的转换非常重要。

对个人来说,这种转换就是无我的修行。有些学员刚进班时,尤其那些学佛多年者,可能会带着一点挑战心理:“我都学了十年二十年了,你有什么水平来辅导我?先问些问题考考你。”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要你有我执我见,很容易形成对立。因为他的挑战心理就来自我执,这时,你的我执会立刻跳出来应战。就像有人出拳打来,我们会本能地出拳抵挡,结果双方都挨了一拳。但如果你是虚空,他打过来根本就没有对象,那就打不响。这样的心态和认知,是辅导过程中避免对立的关键所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之后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要如...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

修行会遇到的八种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

为何就不敢尝试呢

小耿被调到某村当村长助理。这个村是个穷村,问题一大...

在工作中「默默努力」未必很好

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

知恩-感恩-报恩

两个同时进公司的新人,经历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后,一个...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有什么含义

问: 请您为我们开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的含义...

济群法师:善待自然

千百年来,人类依赖自然的给予生存,与此同时,对大自...

济群法师:儿女是债,兄弟姐妹又是什么呢

问: 夫妻是缘,儿女是债,兄弟姐妹又是什么呢? 济群...

业力能否忏悔

关于业力能否忏悔的问题,我们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见。因...

【佛教词典】世

梵语 loka。音译作路迦。(一)为“世间”之略称。指世俗...

【佛教词典】长吏

日本佛教用语。系掌理一寺寺务之僧职,为座主、检校、...

「今天」是我们拥有的唯一财富

一个青年去寻找深山里的智者,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

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谈人生

一日之计,始于清晨。 前人曾说过:能控制早晨的人,方...

【推荐】净土祖师们提倡的念佛方法

十念法: 唐善导大师说十念法是念够十句的佛号。北魏昙...

好色纵欲就是自杀,不但害己也害人

影响人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刀枪水火,天灾人祸,这些...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异相

人家说聪明不过衲子,衲子,就是指出家人说的。你不要...

大安法师出家因缘及体会

在这个功利盛行、宗教与道德长期被边缘化的社会能踏上...

静波法师:蒙山法会开示

一,蒙山法会的缘起 感恩佛陀,大家辛苦。今天是我们...

四位比丘尼的往生事迹

彭际清居士说:在我的家乡吴县,十多年来往生有证明的...

佛教劝我们不杀生的四个意义

佛教劝我们不要杀生,其意义有四种: 一、杀生害命,...

我们的眼睛总是在「看」

我们天天学戒律,佛教我们防非止恶。吃饭、穿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