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脚底养生功效多

2013/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脚底养生功效多

人的脚底有70多个穴位,6条经络起止于脚上,与人体各脏器密切联系,所以脚又被称作人的第二心脏。

中医认为,脚底养生可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脚底存在着各脏器的反射区,某些脏器发生病变后,可以在其反射区上反映出来,按摩和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敲击脚底消疲劳

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通过敲击给脚底以适当的刺激,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可使内脏功能得以增强,尽快恢复精力。正确的敲击法是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向四周放射进行,以稍有疼痛感为度,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脚放在另一侧腿的膝盖上,这样比较容易敲击,每只脚分别敲100下左右。

双脚晃动促睡眠

全身血液循环不佳就会出现诸如头痛、食欲不振等亚健康征兆,简单的脚部刺激便可促进血液循环。仰卧在床,先让双脚在空中晃动,然后像踏自行车一样让双脚旋转,持续5~6分钟,全身血液循环就会得到改善。冬天怕冷的人如果在就寝前施行此法,就会感到全身温暖,有助于改善睡眠。

脚底浴光防中暑

让有第二心脏之称的脚底接受日光浴,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太阳中的紫外线刺激脚底,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使身体强壮起来。经常进行脚底日光浴的人,夏天不易中暑,一年四季不易感冒。天气晴好时,每天可以在室外让阳光直接照射脚底20~30分钟。注意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大部分紫外线会被玻璃所吸收。

揉搓脚趾防遗忘

揉搓脚趾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可以用手抓住双脚的大脚趾做圆周揉搓运动,每天揉搓几次,每次2~3分钟,也可用手做圆周运动来揉搓小趾外侧,每天睡觉前揉5分钟。

脚踩网球消便秘

当脚部感到疲劳的时候,用网球刺激脚底,可使疲劳得到缓解。开始转动网球时,脚底会感到相当疼痛,坚持一段时间后,这种疼痛感就会逐渐变为舒适感,脚部的疲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消除便秘的功效。

按压脚跟防驼背

长期伏案工作或坐办公室的人容易驼背。纠正这种姿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刺激脚后跟。背部之所以弯曲,是由于支持内脏重量的脊椎两侧的肌肉变得衰弱,只有刺激脊椎两侧的肌肉,才能使背部挺拔起来。纠正驼背的方法是用手指强力按压脚后跟,直至感到疼痛为止。

刷洗脚底嫩皮肤

在洗澡时用刷子摩擦脚底,通过刷子的刺激,可以促进体内相关激素的分泌,天长日久,就能够使皮肤白嫩起来。注意刷子要选用天然纤维制成的。

赤脚行走强体质

脚掌心是保持人体平衡的重要部位,大凡身体健康的人,都具有结实的脚掌心。行走时尽可能让脚心得到刺激,也可以尝试走走卵石路。赤脚走的时候尽量让5个脚趾分开,特别是在大趾和二趾之间留有间隙,可使步履变得轻松起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从医学的角度看堕胎对身体的危害

上天有好生之德,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医学报告指出堕...

性格决定身体的健康

英国诺丁汉大学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健康心理学家马丁...

【推荐】印祖力荐的治病救命妙方

备注:以下七则方均摘录自印光法师文钞,为印祖所认可...

心态的健康与否,关系到人生的苦乐

从通达空、无住入手,烦恼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 学...

六种果蔬让你更帅更靓

1、西兰花。 富含抗氧化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专家证明是...

四大类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Junk Food),是指仅仅提供一些热量,别无其...

五种食物助你去口气

口气难闻,口气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交际。那口气重该...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回答这个问...

学佛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

1、皈依三宝的意义:学佛必从受三皈 依起,三皈依是皈...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梵室偶谈 七则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然则参禅、念...

惟贤长老《论「香光庄严」》

我这次经过广德寺,很欢喜,也深切地受到感动。因为本...

无意义的悬想是一种自我损耗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

【佛教词典】业感缘起

(术语)缘起论之一种,说世界自他一切之万象,为依吾...

【佛教词典】计度分别

(术语)三分别之一。散心之意识与相应之智慧之作用也...

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火车就要启动的时候,一位老人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一只...

不去计较缺点

有一天,徒弟问禅师道:世上真有完人吗? 禅师笑而不...

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

出尘 广钦老和尚生在清朝末年,从小身世坎坷,四岁的时...

心如虚空,量周沙界

韩国代表佛宝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过的袈裟),拥地...

药师法门最殊胜,最值得提倡

今晚我就以药师如来的「药」「师」「琉璃」「光」四个...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问: 请法师开示,您提到我们净土行人总以为自己有净土...

想要贵人相助,先学做别人的贵人

现在,大家都想要得到贵人相助。但是我们应该学会做别...

诸经释忍辱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

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这恐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苦苦...

佛与提婆达多所结的冤结

昔时,佛与大比丘们一起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