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拥有「正见」,也就拥有快乐

阿姜查  2013/1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拥有「正见」,也就拥有快乐

佛法的修习违逆我们的习气,真理违反我们的欲望。因此,在修行当中会有困难存在。有些事我们以为是错,却可能是正确的;同样地,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也许就是错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心处于黑暗中,无法看清真理!我们什么也不懂,因此被人们的妄语所愚弄;他们将对的说成错的,将错的说成对的,而我们也相信了;这是因为我们还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的情绪在不断地欺骗我们。我们不应该拿这颗心和它的观念来当我们的导引,因为它并不了解真理。

有些人完全不听别人的话,这并非有智慧之人的方法。一位听取佛法的人,不管他喜欢不喜欢,都必须同样地倾听;不过不是盲目地相信或不相信;他必须保持客观、不主观,而不是轻率大意。他只是听,而后思维,正确的结果会因此而生。

一位有智慧的人,在他相信所闻之前,应该思考并了解前因后果。纵使老师说的是实情,也不要只是相信它,因为我自己本身还没真正了解这些话的真实性。

我们大家都一样,包括我自己在内。我比你们修行得早,过去也遇到过不少不实的话,比如说:“这种修行实在困难,实在艰辛!”为什么修行会是困难的呢?只因为我们的想法错误,我们有不正确的见解!

以前,我和很多比丘式共住,但我觉得不太对劲,便远离群众、比丘和沙弥,跑到森林、深山里去。我总以为他们不像我,并没有和我一样用功精进,他们太懒散了;这个人如何,那个人又是如何……,真是令我苦恼不已。这就是促使我不断逃避的原因。但是,不管自个儿一人或与他人共住,我仍然得不到平静。独处时,我不快乐,与大团体一起时,我也不快乐。我认为这种不快乐是由于道友,由于心情,由于居住环境、食物、天气;由于这,由于那……,我不断地找寻某种事物来符合自己的心。

我曾是个苦行僧,我到处行脚,但是,事情仍然不对,于是我开始思索:“我该怎么做才对?我能做什么呢?”跟很多人共住时我不满意,与少数人住时也不满意,是什么原因呢?我就是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知足?因为我见解不正,如此而已!因为我仍执著错误的法。无论走到那里,我都不快乐,心里会想:“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如此不断地反复。我责怪别人,责怪天气太热、太冷,责怪一切!就像一只疯狗一样,遇着什么都咬;因为它疯了。只要是我们的心像这样子的话,修行就永远定不下来;今天觉得好,明天却又不好了。就一直这样下去,是得不到满足和平静的。

有一次,佛陀看见一只野狗从他驻留的森林里跑出来。它站了一会儿,然后跑进森林中的草丛里,而后又出来;接着它跑进一个树洞时,又出来;不久,窜进一个洞穴中,又跑了出来。站了一分钟,下一分钟便跑,接着躺下,然后跳起来……。原来那只狼狗长了疥癣!当它站着的时候,疥癣会侵入它的皮肤,所以拼命跑;跑着仍觉得不舒服,所以停了下来;站着也不舒服,所以躺了下来。一会儿跳起来,冲进树丛里,一会儿又钻入树洞中,就是安定不下。

佛陀说:“比丘们,今天下午你们有没有看见那只狼狗?站着苦,跑着也苦,坐下来苦,躺下来也苦;在草丛时,在树洞或洞穴时,它都苦。它怪是站着使它不舒服,又说坐不好,而跑也不是;它怪树、怪树丛、怪洞穴都不好。事实上,问题跟这些都无关,而是它身上的疥癣!”

我们就如那只狼狗一样!我们的不满足是由于错误的知见!因为我们不训练对感官的约制,我们责怪是外在带给我们痛苦。无论我们住在泰国、美国或英国,我们都不满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内心里仍存有错误的知见,就是那样!不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不快乐。

但是,就像那只狼狗,等疥癣治好后,无论它走到哪里,都将感到轻松愉快;我们也是如此,我常常这样子反省,也经常这样地教导你们,因为这点非常地重要!一旦我们对自己种种情绪的真相了解之后,我们就能达到真正的快乐了。无论是冷或是热,与多数人或少数人共住,我们都能知足;快乐不是凭藉着和我们相处的人有多少,而是来自“正见”。如果我们拥有正见,那么我们无论行往何处,我们都会是快乐的。

但我们大多数人的见解都不正确,就如同一只住在粪便里的蛆!蛆住在肮脏的地方,吃的也是肮脏的,不过,这一切对蛆来说,却是无比舒适;假如你拿一根树枝将它从那堆粪便里驱赶出来,它会奋力挣扎地爬回它的家。同样地,当老师教我们要有正见时,我们反抗他的教导--他的教导使我们觉得很不舒服,于是就溜回我们的“粪堆”;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会觉得舒适。我们都是如此!如果我们没有见到我们一切妄见的有害后果,那么我们便无法远离它们。修行不容易,因此,我们必须听从老师的教导;修行只是如此而已。

如果我们拥有“正见”,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是快乐的;我已经修行且看清了这些事。这几天有很多比丘、沙弥和居士来见我,如果我仍然不解,如果我仍然没有正见,我早就完蛋了!出家人正确的居所——清凉之地,正是“正见”本身。除此之外,我们不应再寻求其他的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本焕老和尚谈修行

今天晚上,我想讲一个字。讲一个什么字呢?释迦牟尼佛...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昔日,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位婆罗门青...

念佛行人,须敦伦尽分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五方便念佛门

隋朝天台智者大师有《五方便念佛门》一文,其介绍念佛...

无法代替的五件事

圆悟克勤有一个得意的弟子叫大慧宗杲,是宋代非常著名...

出家修行应如何选择道场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

慧律法师《往内在寻找自性》

开悟不是从外在找寻,而是不断观照内心才有可能获得的...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粗重分别

在第六意识分别当中是否也有轻重的不同?对有些事情我...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假设你在40多岁时失业了,你会怎么办? 下面我们来看...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害怕造恶因、误导人,故...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

【佛教词典】二种熏习

【二种熏习】 即相分熏与见分熏。唯识家谓七转识熏习第...

【佛教词典】界系

(术语)此系属于欲界之法,彼系属于色界之法等。有于...

紫柏大师的念佛方法

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 合眼睡时便忘...

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则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

诸有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坚牢

诸有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坚牢,如空注雨起浮泡,自...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

随处皆妙药

当今社会风气浮动不安,问题皆出在「人心」,「身病好...

肉类的真实气味

在集贸市场,蚊蝇最喜欢光顾的地方还是肉类售卖区。因...

名号就是无尽藏,要如何去开采呢

阿弥陀佛名号在前面这个依正二报里面,谈正报就介绍阿...

耀一法师:初学佛应读的几部经

一、 《地藏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

《了凡四训》,我想学佛的人大概都比较明白。这里我们...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和传播佛法呢

随着现代弘法方式的改善和弘法途径的增多,当今社会,...

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项美德

富兰克林,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年轻时他...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第一章、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能赚钱 1.吃亏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