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才能增长福报呢

2014/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才能增长福报呢

我们的财富,往往都是通过布施行善等等方法积累下来的。无论我们用什么方法赚钱,赚到的都是自己过去积累的福报。超出了自己的福报以外,往往得不到,偶尔得到了,转眼就会失去。所以,行善极为重要,可以说和我们自己息息相关:和我们能够上什么样的学校有关系,能达到多高的学历有关系,和我们将来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和我们这辈子能有多少钱财有关系,和我们以后有什么样的子孙,过的好不好,遇不遇灾难,有没有小人,能够遇到几个贵人,一切都有关系!

工作也是个福报问题,我们种的福多,工作就好找,回报就多;种的福报少,我们工作就差、不顺利、有问题、费劲,其实就这个原理。出了问题怎么办呢?要行善!从现在开始就努力行善,认真行善,这些就可以改变。因为我们的工作其实是我们的福报的表现,过去我们有什么福报,现在就有什么表现。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多行善,培养福德。这样的话,即使过去的福德不够,通过不断行善积累,将来这个福德之力,一定会表现出来。

行善修福将来就得福报,现在我们得不到,或者失去了什么往往就会痛苦,就要烦恼。实际上这毫无用处。我们行善积福才有好处,才有真正的利益;事业也好,各方面也好,才能安安静静地得到善报。人们往往都在后果上找,在抱怨,在后悔,在羡慕别人,这样毫无意义,只能增加自己的痛苦。真正的解决方法是去努力行善,这样就能改变命运,才能得到好处。

行善不是让我们去干什么大事,也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让我们去做。不是说我们成天守在河边,等着谁掉进去,我们去救。那是很少、很偶然的,也找不着。偶尔碰到了我们做就好。

什么叫善事呢?发自内心的帮助别人、做有益于别人的事情就是善事。

我们看到别人有痛苦,我们心里边产生出同情的心,产生出让人家别受苦、别受罪,让人家好的心。这就是心里行了一善!

我们说一句好话,说一句对人家有帮助的话,让人家快乐,让人家不走邪路,转到善的方面去了,这就是口行一善,这也是个善事。

日常生活中间,只要有益于别人,有利于大家的事,我们随手做就好,不要专门去找,从身边做起:捡一个垃圾;顺手关一下门;别人需要帮忙搬东西,推车了,我们帮一把;别人有其他需要,我们顺手做一下;路中间有一块石头,我们捡起来放一边;谁的车倒了,我们顺手把车子扶起来;坐公交车的时候,我们按秩序走,按秩序排队,有座位能让让别人……这都是善,太多了,太多了!只要我们心里边为别人着想了,这就是善。多行了善,我们自己自然就有好处,不但越来越开心,一切问题都能改变。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个是尽孝,一个就是行善。要赶快行善积福,增长福报,否则劫难临头,想修都来不及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随未至福已远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相信。提升福报,改变命运,就从行善开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如何快速有效的积累功德资粮

凡夫众生从初发菩提心,到究竟成佛,概括地来说,要经...

贪欲如举债

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

为什么很努力却挣钱不多

佛法中讲:财布施得福报,有福报才有财富。我们要明白...

星云大师《究竟的财富》

发财,是一般人共同的愿望。大家都希望发财,但是假如...

不肯念佛者,皆是福薄之人

昔时有人问莲池大师:一个人不信净土,不愿修念佛法门...

修了多劫的福报善根,才能得人身闻佛法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

纵欲是以消耗福报为代价

当欲望的享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时,一些在传统道...

为什么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赚钱

每一个人有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

【推荐】为什么供养了僧人,我们还得感谢僧人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罪在哪里?或者叫:业障在哪里?...

在顺境时抽到下下签

其实一张签诗是好是坏都没有关系,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让...

【佛教词典】六十二见

(名数)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三种:(一)大品般若...

【佛教词典】九部经

梵语 navāvga-?āsana,巴利语 navavga-buddha-sāsa...

要想往生须破三疑闯四关

破三疑 一、疑自己业障太重,恐不能往生: 经云:念佛...

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讲记

这篇文章是印祖为教诫故乡初发心学佛者撰写的,我们选...

所有的烦恼都是由这三毒所发出来的

修行很重要的就是一个切字。《高峰禅要》里也常强调要...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

拘那罗王子的眼睛

佛灭度后,在印度有一位国王叫乌斯迦,这位国王心地善...

贪的对治方法

这讲到对治的方法,有四段。先看第一段,身舍贪吝。 若...

吃素跟忍辱关系很大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劝修精进。】 若诸有情,心多懈...

转劫浊成净土,莫过于放生

一方面,佛教认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我们不...

息灾卫生豫说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以故古圣贤皆制治于未乱,保邦...

如何以礼待人,显见自心中佛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彻悟禅师说【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

蕅益大师的生平德业

清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这个清,是大清了,清朝。蕅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