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蔡礼旭老师  2015/04/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夫子有一段话很重要,「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人为善,不一定马上他就有好的名声,跟好的果报,因为我们为善,是觉得那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不是马上要去求一个好的果报,带著这颗求的心去行善,求不得的时候就失望,甚至不想做好事;其实善事跟我们的良心相应,不做我们良心也不安。

有时候我们做了好事,最后遇到不如意的事,很容易就否定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样对人生就很大的障碍。所以我们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要是好事做了必有好的果报。

而一个人为恶,他也不是马上接受上天、接受法律的制裁,他福报比较大他还仗著他的势力,可是他的恶行终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到的时候他还是要受果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在语言上要尽量忍耐,不要骂人

佛在世的时候,我们的本师释迦牟佛,昼三时、夜三时,...

【推荐】往生不是靠善业力,而是靠临终正念

什么是带业往生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

【推荐】这些牛都是过去在寺院住过的出家人

有人觉得:我们这里规矩太严,动不动就打香板,这样打...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

人有千算,天止一算

浅见无知的人,只能看见一切事物的表面,不能看见事物...

病不见愈,乃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

从不遗失物品的妇人

过去有一个妇人,常常很自信地说:我不会遗失任何东西...

明一法师:吃亏勋章莫忽视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很多,因为吃亏而烦恼不断的情况...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如何度化家人学佛

学佛的师兄弟们大概都想让家里人也学佛。我也不例外,...

云居善悟禅师《劝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禅师住持云居山时,曾撰写了一篇劝说各大丛林...

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

初入佛门要学哪些佛经

问: 初触佛门,想先学《地藏经》,再学《楞严经》,...

【佛教词典】画饼充饥

禅林用语。意谓纸上所绘之饼不足以充饥。禅宗用画饼比...

【佛教词典】桑顶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译桑定寺、桑丁寺。位于西藏山南浪卡...

生重前行,死归净土

前面谈到的全是我们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热闹一样,以...

慧律法师:老实念佛制心一处

如果有人问我:法师,我今年七十几岁了,随时可能会死...

【推荐】被玩坏了的「开光」

开光是许多宗教都有的宗教仪式。在我国,佛教中有开光...

极乐世界万修万人去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

起心动念一举一动,全部都是佛法

我们往往搞错了,以为所谓修行就是说我每天抽一个小时...

卖酒犯重罪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内心的攀缘心什么叫酒呢?只...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

海神请法

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

佛陀所谓的两阶段救拔

这一段是讲到〈譬喻品〉,所谓的三界火宅。那么三界火...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

说话的二十二戒

1、戒多言: 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轻言:...

心出家的圆融法师以礼佛念佛为终身的修持

圆融法师的往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