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教育孩子要有三个不要太早的原则

2015/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教育孩子要有三个不要太早的原则

人都追求要快,要好,要早,但修行则不同。道是反过来的。教育孩子要有三个不要太早的原则。第一,营养不要补充太早,第二,福报不要享受太早。第三,成名不要太早。

先说第一,营养问题。现在人有一种恐惧症,怕不健康。然后把不健康的原因就归于,营养不够。其实现在人哪里会营养不够,都是营养过剩出了问题。所以有两种人,不适合过补。第一,是婴儿,第二,是生病的人。

婴儿一出生,头顶的卤门都会一跳跳,卤门没有闭合。西医说是缺钙造成的。中医不这么认为。西医把人当成了物质体,中医把人精神生命体。卤门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它能促进大脑发育长大,有人从小补钙,卤门提前闭合,脑袋就不大,智商就相对会差一些。第二,卤门能沟通天地的能量。胎儿在母亲肚子里,除了吃母亲给予的营养外,更多的,他吸收了天气和地气。这些是微物质是让胎儿迅速成长的最重要原因。为什么卤门要一周岁才闭合,这也是上天的造化,一来大脑如果太大,就无法生产,那要如何保证出生后,大脑仍然在成倍长大,这就是卤门。他保持了人类的高智商。

还有大病过后的人,也不适合补。有癌症病人,化疗开刀后,就想着多补一补身体,不补还好,一补呢,营养又被癌细胞吸收。以前福州开元寺有个治疗癌症的高僧,他给癌症病人开饮食,就是要清淡,素食。人是五谷为养。五谷是才是最好的养生。

再谈第二点,小孩不要享福的太早。在佛经看来,现在人整体福报都在下降。有人说,物质越发达,怎么会整体福报下降呢。福报不仅包括物质财富,最重要是色身福报。人的整体身高在降低,身体也普遍不健康,这就是证明福报在减少。现在人的六根越来越粗糙,从以下证明福报在减少。

比如耳根,以前人听的音乐都是丝竹管弦,天人合一的。唱的也是非常文雅的。现在歌手唱歌越来越白话了,露骨。再从舌根看,早期人类吃的是甘露,地肥,再后来,吃的是素的,现在许多一天没有肉,都吃不下饭。吃肉的人,地气重,伴随而来的,人的欲望也在加强。

现在条件好了,奢侈浪费也来。从小就给小孩花很多钱,要知道,他花的是大人的钱,损的是自己的福报。如果福报不足,又从小浪费,以后他不管是学业,还是事业都有障碍。学业事业都靠福报。人一出生,吃的用的,都有固定的。纵然是英雄豪杰,也不能浪费。

第三点,成名不要太早。古人讲的,大器晚成。有的人希望把孩子培养成神童,这样不好。小孩他还小,不够稳重,不能接受太多的荣耀。小时很头角峥嵘,长大了不一定很有出息。所以作为父母,小孩取得一点小成绩,不要太骄傲。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包括修行也一样。年纪太轻了,就要去多学,不要被名利绑住。世俗人都谋者名利,修行要记得,太年轻,不要名气太大。印光大师讲到了,民国时有个显荫法师,二十多岁时,在佛教界就很有名气,他就很狂傲,沉不住气。当时谛闲大师就跟他说,你要受一受磨练。他不肯服。后来他英年早逝了。印光大师很为他感到惋惜。

以前人出来弘法,都是有了一定境界后。没有境界前,都要学习。像虚云老和尚,从高旻寺开悟后,才真真出来度众生。没有开悟前,他都是在折腾,三步一拜五台山,学天台教观,参访善知识,到终南山闭关。从出家到开悟,折腾了接近四十年才出山。一出山,境界就非凡了。

不要让小孩成名的太早,哪怕考了多好的大学,得了什么奖。也当做普通事,要应作如是观。人生是很多样的,要沉得住气。刚学佛的人,也一样。要多参访善知识,不要急的说,我要弘法度众生,慢慢来。像虚云老和尚有个弟子,叫做观本法师,他尽到了世俗的责任后六十五岁出家,他根器足,弟子也是成千上万的。所以不要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送子观音」形象的由来

《普门品》中的应二求,就是指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观...

圣严法师《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问:台湾人小孩越生越少,父母的期望也越高,许多年轻...

向观音菩萨求子是如何应的

问: 恳请师父解惑,我理解:此心作观音菩萨,此心是观...

【图】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林夫人是孙庆泽的母亲,宿世即种植德行,天性贞淑贤惠...

是爱,还是交易?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星云大师《如何教育子女》

父母,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还要对子女未来前途有一番帮...

坟墓上的竹篮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阿公与儿媳、孙子住在一起。他从...

我不教他,谁来教他

盘圭禅师是一位广受尊崇的禅宗大师,每逢他主持禅七之...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

何等是净佛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

损者三友与益者三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

【佛教词典】听众

听闻说法之大众。依法华文句卷二下载,佛陀之说法会上...

【佛教词典】无碍人

为佛之德号。诸佛如来证知“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

一个人不听经会有什么缺点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是舍卫国的波斯匿王...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轻重」

走路要轻 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

龙树菩萨的出家因缘

龙树菩萨为南天竺国一大富贵人家之子,于树下诞生,因...

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

在观想的过程中,生命产生了两道力量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教你从四点看清一个人

在利益面前时的抉择 利益面前,很多人都会扯下伪装。这...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念佛的现世感应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

文殊菩萨度众的智慧

清晨,佛陀率领着五百僧侣,由舍卫城缓缓的往摩竭国迈...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