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向观音菩萨求子是如何应的

宏海法师  2021/05/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向观音菩萨求子是如何应的

问:恳请师父解惑,我理解:此心作观音菩萨,此心是观音菩萨,自心作,自心是,所谓周遍法界,众生千万处念,菩萨千万处显,念了肯定显,只是众生心不净看不见。但是,求子是一个神识入胎,这是怎么应的?

宏海法师答:观音菩萨真的太灵了。这位同修教理学得不错,心作心是,此心是佛,此心作佛。观音菩萨也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观音送子的问题,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契入。这位同修的问题不是特别明朗,顺着他的角度,我们先假设他的问题是,神识入胎是轮回中的事,而且是一个染污的事。诸佛菩萨不是引领我们解脱,不再轮回,不再受胎生了吗?那怎么还有送子入胎这回事呢?观音菩萨怎么还要应这等事呢?

实际上,如果我们真的能够理解并相信心作心是的道理,立足于观世音菩萨的角度来看,就会知道,观音菩萨是不起念的,清净至极,所以叫做普门示现,无缘同体的大慈大悲。在菩萨的视野中,整个法界是清净的,不要说投胎转世了,乃至于无间地狱三途之苦,整个都是一片清净功德海。这是观音菩萨获二殊胜就证到的境界,再也如如不动,就叫正法明如来。

在我们众生的眼中才有六道起伏、染净差别、上下升沉,这样才有了前生后世,才有了生死轮回。所以,只有众生在生死轮回中有所祈求,观音菩萨才能应这个缘。观音菩萨正法明如来如如不动,只有你去千处祈求,他才千处来应。

这里讲到的一切清净功德海皆是自性所显,自性所显才能叫心作心是。因为自性能生万法。我们凡夫眼中有世间法、有佛法,有轮回法、有解脱法,在观音菩萨的眼中,当下只有清净,当下能给众生安心,众生当下入这个境,就叫千处祈求千处应。

当我们去求子的时候,作为凡夫看到的是神识入胎,好像是一个染污的事。而在观音菩萨的法中,求子就是求法。菩萨送子,就叫说法,在观音菩萨的法中,就是有如释迦牟尼佛出世。这时候,如果有一点点造作,那菩萨就是有为的了,就有差别相了,就不能叫做普门大士,他的慈悲就不能叫做无缘同体,而叫爱见了。

华严宗十玄门里边有一个“托事显法生解门”,就说的这个意思。就是菩萨要度化这个人,就借着他求子这个因缘,让他生起对佛法的解,信愿行。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一点儿都不足为怪。

假如这位同修的问题是另外一个点,说神识入胎,这是怎么应的?这就是观音菩萨的手段了。就是他如如不动的同时,什么都能给你做到。就因为如如不动,所以才什么都能做到。正因为什么都能做,所以恰恰证明了他如如不动。这就是越发在事相上跨越不能理解的角度,才越显现了佛法叫做圆融无碍,才叫“千处祈求千处应”,才叫“苦海常作渡人舟”。这个“常”就是全天候一直在。既然如此,你想求子的时候就不在了吗?神识入胎的时候就不在了吗?你求的时候他就不在了吗?你不求的时候他就在,你求的时候他马上就现。这样的话,事上理上就都透过来了,就不要怀疑了。具体怎么应的,你得修成观音菩萨,去应了才知道。但是理就是这么个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金刚经持验录:神护诵经人化解宿怨

一、神护诵经人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寿春郡司理,曾...

宏海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一讲) 前言: 佛法的流传,主要是要有人来讲,有...

这不是证圣,若作圣解即受群魔

我们每天坐禅,每天念佛。障多众生念佛观:业障深重,...

佛门礼仪简要问答

问:天还没亮,寺院就打板了,必须这么早起床吗? 云...

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

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万缘放下」

问: 事与理的统一怎么那么难?在家居士的万缘放下真的...

如何对待寺院里存在的打卦占卜

问: 请问法师,对目前一些居士和寺院里存在的打卦占卜...

怎样理解一切法得成于忍

问: 师父,《金刚经》上讲一切法得成于忍中的这个忍...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推荐】为什么要做早晚课?能得到什么利益

早晚课是出家人在寺院里修行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我觉...

救度恶人的药师七佛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最可怜的人,这种人就是恶人...

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时候领上比丘们去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有...

用施无望报的心去布施

布施是佛教六度之一,也是佛教信徒积功累德的最好方式...

【佛教词典】二因

二因者,无因邪因也。   一、无因 谓无因而自有果。...

【佛教词典】净土

圣人所住的国土,因这种国土没有五浊的垢染,所以叫做...

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内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末学生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问: 很多家属请助念团去助念,多数情况是自己不念,...

如何行走出家路

一、酸甜苦辣荣辱毁誉 要能苦、能乐,修道人要有苦时不...

略释天台六即义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

转五蕴为五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求天求地,不如求你自己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人类自古以来就敬天...

10个生存之道

1、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

【推荐】如何增强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净土法门,唯信能入。信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珍贵的...

守财奴的感悟

有一个守财奴,非常吝啬,从不曾布施过一毛钱。他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