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能只欣求极乐,还要能厌离娑婆

净界法师  2016/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能只欣求极乐,还要能厌离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养信愿,所以它是三资粮。信愿本来就是一种观慧。愿力是一种智慧,信仰也是一种智慧。对不对?持名当然是一个止,就是无分别住。但是你要培养坚固的信愿,这是一种观慧所摄,是专注力跟观照力。其实每个佛号都必须有专注力也有观照力,两个都要有。你要调伏要引导佛号,对不对?你不能只是一路念。修行人刚开始只管念佛就好了,因为你问题不大,你遇到的都是表层妄想。

但是当表层妄想调伏以后,你开始面对你的无始妄想。我跟你保证,你这个佛号绝对不够用。如果你念佛念到第十天,你就知道怕了,你根本不是它的对手。那势力之猛,那时只有用智慧面对了。你用佛号压它试试看。所以很多人念佛念到最后发疯,就是这样。你不能跟它硬对治的。所以般若波罗蜜是说,你要找它的根,从根本上去对治,你不能在作用上跟它对治。因为它那种虚妄的力量很大,你必须从它的根——觅之了不可得着手。这个我们无分别智会说到。

佛陀对治妄想是非常有方法的,他是用方法。一棵树充满了毒的水果,最好的方法,是把这棵树从根切断,是吧?

所以念佛,你不能只是一路念佛。诸位!为什么不能一路念佛呢?因为你流转太久了,你心中有很多的执着。如果你是一张白纸,开始念佛,如果你今生才有生命,你什么观都不要修。我们之所以要修观,是因为我们无始劫来在流转当中,随顺于妄想、随顺于娑婆世界的力量太大了。你现在要顺从本愿,要先把顺从娑婆世界的力量先消掉。

所以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只欣求极乐,要多一个厌离娑婆?这就是一种抉择。你放弃了娑婆世界,欣求极乐世界,这就是一种观慧。佛教所有的修行,一定有止,一定有观的。外道只修止不修观,佛教一定要有般若波罗蜜。只是说每一个法门的观慧,它的内容不太一样,重点不太一样,但是一定要智慧,没有例外。大乘佛法的八宗,没有一个法门是不需要智慧的,没有!当然净土宗的观慧跟一般圣道门的观慧,它的重点不太一样。我们重在调伏、引导,我们不重在断,你只要调伏就可以了。它一方面调伏,一方面修皈依,对弥陀的皈依,两个双管齐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

净宗十三祖的净土思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点缀在...

【推荐】对阿弥陀佛的力量有怀疑

我们念佛法门,往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往生最大的障...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们就是散乱称念弥...

五次闭关念佛的感悟体会

我辈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获实益。若得闻此不...

念佛人不能完全废掉兼修众善

印祖建议像我们这种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废掉兼修...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能生极乐世界吗

生极乐世界,咱们把它基本的条件掌握住,信心、发愿、...

我们要远离魔境,只有一个方法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

把每一念照顾好了,你临终就不用担心了

我们一开始在安住真如的时候,第一个先离一切相,先找...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

医者应戒杀生

陶隐君①取生物为药,遂淹滞②其上升。夫杀生以滋口腹...

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本焕老和尚简介

本焕禅师生平 本焕禅师(公元一九零七年 ),俗姓张,...

【佛教词典】持素

(术语)持素食之法。即不食肉食也。...

【佛教词典】菩萨圣众

菩萨有未断惑者为凡夫菩萨,“初地”以上断几分惑者是...

大愿法师:环保应从清洁心灵做起

初闻六祖慧能大名,始于八十年代末蔡志忠的一套漫画《...

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有我们一朵莲花吗

问: 我听说念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

用去的钱财才是自己的

金钱,要能接受,也要能喜舍,用去的钱财才是自己的,...

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经吗

问: 我们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吗? 净界法师答:...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此二句,名庄严雨功德成就。...

有些人临终念佛为什么能专注

乌龟有护身之铠,野干不得其便 佛在世时,有一比丘离开...

星云大师智慧语录

1.就贫富而论,有钱的人,虽然衣食无缺,华盖重裘,但...

虐待老人的现世报

大嫂的姥姥(以下简称姥姥)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家里...

修行人要放下这六种畏惧

在修行人中,许多人由于各种畏惧心理,反而被障碍的寸...

念佛是愚人所为吗

【原文】 或问:妙喜云愚人终日掐数珠求净业,念佛果愚...

「心」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心?在《楞严经》的...

爱,就是惜

数十年来,走访世界各地,常听人歌颂「爱」的伟大,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