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法宇宙观之三界

宏海法师  2017/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法宇宙观之三界

上一期我们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概念,叫做四土。那我记得我们讲到了,凡圣同居土是我们所在的位置,今天我们把它就像一个镜头一样,往近距离的推近。

今天我们讲一下从凡圣同居土进(行)一个反转,进(行)一个名字转化,我们引入的一个世界观就叫三界。界是什么意思,就是界别,通过一类又一类大的线条划分,区域隔绝,那么我们说,这是有三类的这样的一个众生所在,众生类别。

咱们在世间常会听到一句话叫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如果说,就佛法的博大精深来讲,一个修行人,他最,就是说修行达到一个成功的地步的时候,最基本的一个标志,就是要出三界。三界出去以后,就等于彻底脱离了轮回的场所了,我们现在作为一个凡夫的角色,就是不断地在这个三界的这个场里边来轮回。那么这三界讲起来的话,像我们这里,因为大家都能看得见摸得着,一说就明了,但是在我们之上的两个世界的这样的一个存在,特别是最上一层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我们从上面讲起吧,就是最高的界叫做无色界。一听到色呢,大家都知道,《心经》里面讲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很多时候,社会上不了解的话,都觉得可能是酒色财气之色,并非如此,佛法里边讲到的色,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物质,那么物质除了外在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之外,还不要忘了有一个主角,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色身,在我们的世界里,这个色身是一个与生俱来的生命承载体。但是一听到说,有一种生命的状态,它是超越了一个物质色身的存在,很可能它只是一种,就第六意识的这种念头,作为我的存在感,然后相续不断,执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伏在那里不动,它的存在感就是,只是用意识来进行的,这就是无色界的众生,他们的世界感觉。

所以大家看看,修行多不容易呢,上次我们讲过,最基本的要到方便有余土才出三界,算了了生死了,那么就是你修行,修禅定,修修修,修到这个色身都可以忘却,生到这样的一个世界呈现中,只有意识的能量在相续,作为生命的存在,存在感来体现的时候,拿我们一般现在通常的这种,人之常情来设想都设想不来,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一个状态,但是它确实是存在的。

佛陀的智慧体现,伟大之处,就是在这方面,他是一目了然的。所以在经典里面,描绘了很多这样的情形。在无色界最高处,一共有四重天,那么四重天里边,最清净的那一个,也就是我们三界之巅吧,叫做非想非非想天。一旦如果说我们这个禅定修成就了以后,把你的生命升华到非想非非想天的时候,没有这个色身了,就是禅悦为食,只有甚深的禅定,第六意识的相续,那么这个时候,生命的长度比我们现在要长的多的多,有八万大劫,这样的时间,一劫的时间是非常长的,以后会给大家交代。

那么这是无色界,无色界下来,还有一层世界的呈现是非常的绚烂缤纷。怎么说呢,就是说在这个层面的众生,他最最看重的就是他的色身,身体,物质存在的身体,他每天,大家相互的这种沟通,感情的交流,甚至这个互相的存在的打量,都是由庄严的色身来进行表达的。所以说这个色界,在我们三界里边,排在第二,因为他还没有超越身体的障碍,但是这个时候,他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身体上来。所以色界的,我们说天人呢,是非常庄严的。我们现在有时候看到的这些菩萨相,大部分都是现的天人相,就是色界的天人相,像这个观音菩萨,文殊菩萨,非常端庄,飘着彩带,戴的天冠,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天人的形象,这是叫做色界。

那我们现在在哪里呢?就转化成三界来讲,我们现在在欲界,对,就是欲望的欲。为什么这么说呢,但凡我们一旦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相互了知,互相确定的时候,那么我们这里的众生,所有的生命属性上,有两个特别突出的属性,谁都避免不了,谁都客观存在。

第一个,就是我们必须吃东西,这是叫食欲。第二个,就是我们必须要行淫欲,有情欲。具足了,在生命上面,这两个特质显现的非常突出,甚至我们通常来说的说,这是本能的。古人来讲,常说:食色性也。但是我们有时候要反观,为什么把它叫做欲界呢,就是我们在反观的时候,认为说,这种本能的东西,你比如说一个修道人来讲,他就认为未必是合理的,所以他觉得这,虽然是与生俱来,但并非是一定可以合理存在,或者就绝不能够超越的,这就是修道的意义,修行者的一个生活目标。

所以当我们出现在欲界的时候,注定了我们就具足了这两种欲望,这就是我们在欲界的众生,所受的这个束缚和最大的烦恼。当然从欲界来讲,还有一个欲望,也是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的,就是必须睡眠,睡眠也是一种欲望,在上层天的话,有的地方,人家就不需要睡眠了。这是我们人的生理特性,没办法避免。

所以我们常说到,生在三界内的人,就是我们上一讲的凡圣同居土的范畴,那么我们常说的从开始皈依三宝,学习佛法,就是为了突破这三界的束缚。突破三界的束缚呢,但是我们轮回的时候,还在这三界之中,只不过我们现在处于最低级的水平。

上面,再往上修的时候,就是比如说,我们通常有一个词叫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就是指的无色界的四重天,还有色界的十八重天划了四个层面,一共统称为八种禅定,这个都叫世间禅定,也就是说它并不能根本意义上的了生脱死,但是它能伏住,把他的心性调在非常清净无染,和这种柔和的状态。

所以当我们,在欲界的众生,大家都是欲望炽盛嘛,你看每天都,我们,古人来讲“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所以我们才有好多的法门,比如说修十善业,或者说受持五戒,等等这些,让我们的心性,有助于在这种修行渠道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清净。

但是有一点是要告诉诸位,就是作为一个发愿成就道业的人,那我们了解我们现在在四土里面的,凡圣同居里面的,三界里面的欲界就可以。那么我们立足于欲界,我们的目标是哪里呢,是要横超三界的,要出三界,那么在出三界的过程中,修习从世间的这个,慢慢的清心寡欲的这种禅定,慢慢修起来,直上,还可以上到,生到上二重天,但是那不是究竟之处,最后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的个,染着分别烦恼,断的干干净净以后,才可以说作为一个圣者的身份出现。

所以说今天我们讲的三界,其实就是满目都是凡夫的存在,咱们修行人,就是想要跳出三界外。阿弥陀佛。

佛法宇宙观之六道

佛法宇宙观之欲界六重天

佛法宇宙观之四土

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佛法宇宙观之四大部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猕猴入海喻

过去,在一海岸边有树林,方圆数十里中住了五百多只猕...

面对生死,舍身就能欢喜解脱吗

最近,一段关于安乐死的家庭录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没...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遇到逆境才有机会消业障

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佛陀这样的圣者也有敌人。 活着...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 一...

不知生,焉知死

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生命的延续呢?如果有,是怎样延续的...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这三种人可以让你人生少走弯路

按照佛法来讲,高人即是有智慧的人,他有广阔的视野,...

净界法师:忏悔法门(2023)

(第一讲) 学人这一堂课,跟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是佛教...

【推荐】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第一章 佛教的特色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

菩萨戒四条浅说

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

【佛教词典】慈敬

(术语)以慈爱之心而敬崇之也。无量寿经曰:慈敬于佛...

【佛教词典】光明童子因缘经

凡四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又称佛说光...

发菩提心不能离开法水的滋润

讲到发菩提心这个发字,是很妙、很有意思的。会做馒头...

改命需先认命

有一头牛在田里犁地,好多年了。每每它抬头的时候,看...

我们要悟的是什么

问: 经典里经常讲的开悟、顿悟的悟是动词,悟的对象...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

问: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 净界...

什么是居士

居士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

满山的石头抵不上一颗钻石

佛教的因缘观,所谓诸法因缘生,那么这个观念如果是套...

宏海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一讲) 前言: 佛法的流传,主要是要有人来讲,有...

圣严法师《无事是贵人》

问:临济义玄禅师说:无事是贵人。我想他的意思并不是...

积极而不紧张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积极的人,应该就是乐观、开朗、进取...

学佛先克己慎独

慎独出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

念佛法门乃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

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如来一代时教,智慧深广如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