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如瑞法师  2018/03/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知足感恩当中来修。

不管出家在家,有时候我们为别人去付出,辛勤劳动付出了,因为是一种责任可以任劳,但是能够任怨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任劳任怨,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我心里没有任何的不快乐;不管我多么地辛苦,我不抱怨任何人,我不抱怨所做的事。就像在家人,不要抱怨家庭里的成员,不要抱怨工作,不要抱怨单位等等。

不抱怨是一种修行,因为抱怨会失去心灵的平衡,抱怨就是觉得自己付出的太多,收获的很少。因此,要想训练自己慢慢地认识因果,了解佛法,真正地建立起来智慧的人生,就要能够任劳任怨。在家人愿意来为自己的家庭服务,为所做的事情负责。那我们出家人,出家无家,就是要献身于自利利他的菩提事业当中,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所以自己要刻苦修行,不抱怨。

出家人住在僧团,作为僧团当中的一员,就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是清众的,能按部就班地随众;是知事的,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也不要脱离大众,尽量和大众在一起,因为老法师在世的时候常常教诲我们,依众靠众好修行。

住一回丛林就要打定主意在众中好好地磨练修行。当知事,要发自内心真诚地为大众服务,以大众为心。以大众为心,想到的都是大众,久久地锻炼我们就会执着自己少一点。

居士们在家庭里面,如果是心甘情愿地付出,就不会抱怨。在单位上工作,因为挣了那份工资,心甘情愿地来把工作做好,也不抱怨。不要去跟别人比,也许有个别的人懒惰懈怠等等,能不做就不做,能躲就躲,实际有了智慧就知道,修行就是要从修自我开始。

为什么今年对大家的祝福语是安住正念修自我?偷懒耍滑的人不见得会真正地占便宜,真相信因果就要对自己负责任。在家人有了家庭,要对家庭负责任。我们出家人,出了家对自己负责就是要修行好,不辜负自己初出家是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来,我们有责任去为众生做这份奉献,没有任何的理由抱怨。

想想,抱怨就会让自己的心不平,心不平就会去指责。如果你觉得人们误解你,不理解你,实际根儿就会归到嗔恨心上来。所以修行要知道根本的烦恼,而又能够了解到,在修行的当中不是一下子有件大事一做轰轰烈烈就成功了。很多时候需要在生活当中,去认认真真地对待好每一天,对待好遇到的每一个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件事。

再直白地说,对自己负责就是要学会说好每句话,做好每件事。而且更重要的是知道用智慧来调整自己的心态,降服自己那颗烦躁妄动的心,让自己的心能真正住在正念当中。

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

以四力成就作意:境界力,忆念力,希望力,串习力

如理作意非常重要,什么因缘会决定我们如理作意呢?《...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所谓高僧或高尼,并不是自己说:我是高僧、我是高尼,...

正智正念随缘住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熏习的好处,我是自己证明的

《大乘起信论》讲熏习修。你感觉你哪一样烦恼重,你就...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

【推荐】星云大师《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过去,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人做个茶...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没有生死心,你不可能有菩提心

三登九上,百城烟水,不惮其劳,念念了当大事。 所以古...

对治所有烦恼习气的法宝——楞严神咒

习深尚证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

心无片瓦

我很喜欢《楞严经》里的一个故事。 是说有一位月光童...

地狱——罪苦众生的集中营

我们知道,在六道轮回中,地狱道众生在最底层。此道众...

【佛教词典】焙经

(仪式)禅林设火炉焙藏经去其蒸湿也。...

【佛教词典】生佛一如

(术语)又曰生佛一体,生佛不二等。生者,迷之众生,...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气质,对生命的领悟等...

大福自有妙方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平常养成这个习惯,梦中遇到恶事也能不犯戒

用功办道要对自己的色身,色壳子要有所了解。就是我这...

去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

临终正念靠平时点滴栽培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劝说我们: 一切法门,皆须依戒定...

念佛如何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定力

问: 如何念佛才能培养出内心真正的定力? 慧律法师答...

命运的好坏,与自心善恶积德结缘有关

世间上的人,有的遇到挫折灾难,或运气不佳,就到处算...

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实告诉大家,念佛法门一个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定业不可转,那信佛又有什么用呢

佛经上讲:定业不可转。你造了业,现在结了果了,不能...

渡河

佛陀在世时,有一次在河的对岸讲法。有许多比丘想渡河...

大安法师:一定要天天作净土得生想

【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纵生到至极尊贵之非非想天,天福...

为什么古来有些祖师能把腿一盘,要走就走要来就来

我们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脱死。那么何谓生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