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法不是为了要过好日子

学诚法师  2018/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法不是为了要过好日子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同学,大家发心出家有种种的因缘,都是非常的难得。

《佛说出家功德经》讲述一位王子的出家因缘:毗舍离国有一位王子叫鞞罗羡那,贪着五欲享乐,佛对阿难说:“我知此人贪五欲乐者,不久命终,却后七日,当舍如是眷属快乐,决定当死。阿难,如此人若当不舍欲乐、不出家者,命终或能堕于地狱。”

阿难就去告诉王子,王子说:“我当出家!且听更六日受乐,第七日中,我辞家眷属,定必出家。”到第七天,王子害怕死后堕落,去求佛出家,清净持戒,一日一夜后果然就死了。阿难问佛,鞞罗羡那比丘死后生到哪里?

佛说:“此鞞罗羡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后人中生富乐家……厌世出家……成辟支佛。”

又说:“譬四天下,东弗婆提、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满中阿罗汉若稻麻丛林,若有一人,满百岁中尽心供养此诸罗汉衣服饮食、病瘦医药、房舍卧具,乃至涅槃后若起塔庙,种种珍宝、花香璎珞、幡盖伎乐、悬诸宝铃、扫洒香水,以诸偈颂赞叹供养所得功德,若有人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以是因缘,善男子当应出家修持净戒。诸善男子诸须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应留难出家因缘,应勤方便劝作令成。”

《大宝集经》也说:“舍利弗,菩萨成就一法,令愿不退,严净佛刹。

何谓一法?是菩萨应当乐学不动如来为菩萨时,本所修行立弘誓愿:我当所在生处初生之时,若不出家,则为欺诳十方诸佛。如是舍利弗,是诸菩萨应随顺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生处皆悉决定舍家出家。何以故?而诸菩萨最胜利益,所谓出家。舍利弗,乐出家者,则能摄取十种功德。

何等为十?一者不著诸欲;二者乐阿兰若;三者行佛所行;四者离凡夫行;五者不著妻子及以财产;六者离恶道因;七者修善趣法;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损减;九者恒为诸天之所叹羡;十者一切鬼神恭敬守护。若菩萨常乐出家,获得如是十种功德。是故舍利弗,菩萨志求菩提、欲度众生,常当出家。是名菩萨成就一法。”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说:“诸法欲为根本。”譬如说我们内心里想要一支好的钢笔,一块好的手表,一台好的电脑,就会想方设法去买,去借钱或让别人寄钱过来等等,把电脑、手表买回来后,我们会很认真地收藏保管,生怕它丢掉。

而我们在出家学佛的路上,在寺庙里面,对于佛法是我非常需要的,善知识、同行道友是我非常需要的这个概念,却很不容易培养起来。师、法、友在自己心里面可能还没有一部笔记本电脑重要,没有一部手机重要。久而久之,我们内心里面就没有佛法的影子,没有善知识、同行善友的概念,心里面有的只是无明、只是无知、只是黑暗,如果这样的话,何必要到寺院里来受苦,何必要穿这身衣服,又何必名为出家人!

所以,一开始出家就要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我为什么要来寺院?为什么要读佛学院?出家的目的何在?然后要怎样出家、怎样学习?

有人也许会说我自己学,如果自己学的话,那你在家也可以学,能不能学得下去?这是很难很难的事情。

我们学佛法干什么?学佛法有什么好处?学佛法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帮助?

我们学佛法不是为了要在现世生活当中过好日子,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三世诸佛都是以苦为师,他真正体验到人生是痛苦的,真正体验到世间是无常的,因为无常所以看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戒律当中,每一条戒都有其制戒的缘起。例如淫戒的制定...

出家人的五堂功课是哪五堂

参加三坛大戒的新戒们报到后,就要接受五堂功课的考核...

僧人的鞋为何要破六个洞呢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

堪忍世界需放下

常有人问命运以及如何解除如此痛苦的人生的问题。在日...

居士团体可以称为「六合敬僧团」吗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假如我去问一百个人,你有没有烦恼?...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

我真的信佛吗

算起来,接触佛法至今,已有七年的时间,皈依、受五戒...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推荐】是自己把痛苦扩大了

诸位,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我们开始引导大家修习这个道...

色身从何而生,又从何而去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

一句弥陀念诵听

刚开始先偏重点状的专注,怎么专注呢?一句弥陀念诵听...

为什么要祭拜祖先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佛教词典】心行不离

(术语)在于真宗,南无阿弥陀佛者,本愿之行,深信名...

【佛教词典】受持不捉金银戒功德

亦名:不捉持金银功德 子题:清净圣众福田、戒之功德胜...

如果不忏悔,罪业会增长广大

《龙舒净土文》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

静坐的好处

静坐(冥想、禅思、内观)提供人类一贴清凉剂,无论闲...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

佛像开光仪轨

一、杨枝净水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

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

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

修行要依法不依人,依人的风险太大

为何而来 作为凡夫的我们,在这样一个普遍都向下沉沦的...

富翁吃猪

传说过去有一个富翁一生行善无数,修桥铺路,救济鳏寡...

佛教十恶与十善

【十恶】 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

墓魄太子

久远以前,在印度的波罗奈国,有一位墓魄太子,天生具...

念楞严咒半年都会背了,为何不产生效果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

邪淫念头的报应

对于邪淫的意乐,有人会觉得: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实...

念佛是最好的改命方法

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