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是自己把痛苦扩大了

净界法师  2013/08/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是自己把痛苦扩大了

诸位,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我们开始引导大家修习这个道法,我们必须让这个道法在心中生起来。但这个道法是什么,你要先清楚。我们看这个讲表,第一个是迷真起妄,第二个是返妄归真。我们迷失了真实的心性,而生起了颠倒妄想。我们看这一块:

众生识体,本自清净,离诸尘染,由妄想故翻成烦恼。本来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结业。本来平等,无有彼此爱憎差别,由妄想故翻成生死。

这段经文是你学佛之前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如果你这个道理不懂,严格来说你没有资格谈修行。你只是跟三宝结缘,就是你根本就没有入门。所以这一段,这个讲表是判断你是不是佛弟子,你是入门了还是你还没有入门,你只是在佛法的大门外圈里面打转,这个道理很重要。

那么这道理你要知道两件事情,第一个,你本来是怎么回事;第二个,你现在是怎么回事。我们先看看我们内心本来是怎么回事,我们内心是本来清净,没有任何的烦恼,这第一个。第二个本来自在,我们本来具足种种智慧功德的妙用,这个是指智慧这一块。第三个本来平等,我们本来没有跟众生有任何的对立的,我们的心本来具足大悲的。所以我们本来的面目是清净,自在,平等,这是第一个认识。

那么第二个,我们现在为什么变成这副德行,整天在那个地方起烦恼,造罪业,而流转生死,这里有一个关键,由妄想故翻成烦恼,由妄想故翻成结业,由妄想故翻成生死,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毛病。

在《楞严经》里面很强调这个观念,就是说你修行之前,其实修行就是治病,所以你要吃药之前,你要知道你的病在哪里,你不能乱吃药,你今天吃一颗明天吃一颗。

有些人学佛很多年,但是我们很难去做一个生命彻底的改变?就是你从来就不知道你的毛病在哪里?你从来就不知道你到底哪里出了毛病?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就不可能改变,因为你找不到开关嘛。

我们本来清净,本来自在,本来平等,但是我们现在变成不清净,也不自在,也不平等,这个地方是哪里出了毛病?它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我们的妄想。

这个妄想我们解释一下,它是怎么回事。妄想是由感受而来的,我们一个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先有一个感受,富报大的人他过去有善业,他从善业而来,他的感受大部分是快乐,一生当中,快乐多痛苦少;富报比较差的人,他一生当中痛苦的因缘多快乐少,但这个感受还不是问题,因为感受没有相状,但是感受下一个刹那带动他的想像力,他会从这个地方捏造很多影像。

比方说我们喝咖啡好了,你看我们真正喝咖啡的时间只有前面第一秒钟,你的舌头跟咖啡接触的时候你感受到那种咖啡的味道,如果这个咖啡是你习惯性的,是合乎你的身体的,你升起快乐的感受,然后呢?你会干什么?你会赞美它,你心中开始说话,这个咖啡很好喝,它是在哪里买的?在哪里出产的?那么从此以后你就没有真正在喝咖啡了,第二秒以后你就完全活在你的妄想。

所以我们跟外境接触只有一刹那,我们一个人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都活在自己的妄想。我们其实不是很在乎外境是怎么回事,我们宁可相信自己的妄想。所以妄想开始活动的时候,你就产生执着,你就住在妄想。

所以唯识学上,唯心所现,唯识所住,这个麻烦就是说,你就住在你的妄想,这个就是盲点,所以你就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把人生搞得这么复杂,就在这里。其实我讲实在话,业力引申的问题是少数。

佛陀说,我们中的第一支箭是合理的,就是我们的痛苦只有少部分来自业力,那少部分,大部分都是你自己的妄想把痛苦膨胀,我们只所以受第二支箭,第三支箭,第四支箭,第五支箭,完全是自己的妄想把它扩大了。

其实你不要老是怪你业障深重,其实你的心理因素占了很重要的因素。我讲实在话,你研究唯识学你就知道,真正来自业力的刺激,说你没有饭吃,这个是饥饿,你会感受到痛苦,你没有衣服穿,现在人哪几个是真正业力来招感痛苦的,很少,现在的问题都是心理问题,就是你的妄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但看妄想起处,切莫随他流转

予居五羊,一时从游者众。睹刘子,骨刚气浑,谓夙具般...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嫉妒苦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嫉妒的故事。 战国时期...

我们为什么会有忧愁恐惧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间人所迷了的、颠倒了的事给颠...

修楞严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

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如果有人家里生了小宝宝,一般我们都会说恭喜恭喜、可...

为什么我们经常感觉孤独

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

慧律法师《执着心是痛苦的渊薮》

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

放生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放生是佛教慈悲的体现,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体现的...

世间的一百一十种苦

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

用感恩的心来过日子

每天花一点时间想想应该感谢谁。感激与内心的平安是携...

当你有对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

【佛教词典】多有所作

【多有所作】 p0623   法蕴足论一卷二十三页云:谓亲...

【佛教词典】楼炭

(杂语)名义集三曰:此翻成败。世界之成坏也。...

劫运下的悲惨世界

编者按:本文选自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第十八章之科...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

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为何却堕落在恶道

虽然现代有许多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但不一定就会获...

做人的四个基本条件

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

念佛要「声缘于心,心缘于声」

念这个佛号的时候,怎么念得功夫上路、得力?这里教一...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

凡夫的六根就是轮回的根源

人有六根,有六尘,有六识,这是我们身心的一种组合。...

有我与无我

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游行沙门,到摩揭陀国首...

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之愿

原文: 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

真实办道方能获得法益

往昔古人参访善知识,动辄需跋山涉水数月,艰辛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