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宏海法师  2018/06/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利用这一点点时间,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耕耘和收获,也就是因果的故事。

在这个佛典里面呢,讲到这么一则,就是在古时候,古印度有兄弟两个,但是这家,他的出身非常的贫寒,几乎没有什么财产。那么这个兄弟俩个,还是每天以务农为生吧。到了该种地的时候,有一年,这个哥哥他就把弟弟给叫过来,他自己打了一个主意,说现在我这么的饥寒困苦,日子也过的一直不是很富足,所以他就想去在这个天神庙里去祭拜天人。依照我们现在所说的,就是说诚恳心呀,求得天人的施舍,给他一些现世的福报。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去求些福报,求现世的功德利益。

那么他本来要去种地的时节,他就把弟弟给叫过来,说我要去祭祀天人,到神庙里边去做大斋会,希望你呢,好好的给咱们地里去种地去,把这些地都给种满。还给他指点说,这儿种什么大麦、小麦、胡麻呀,都安排好了。安排好了以后,他自己就到这个神庙里边,去祭拜天人去了。

但是你还别说,他确实在这个上面还非常心诚,举办了很大的斋会。每天在那儿祈祷。祈祷呢,他的这个心发出来了,引起了这个天人的注意。那么在这个祠堂里面供的这个天神,他就真的就是随着他的感而应来了。因为毕竟天人他有天眼嘛,那到跟前的时候,他就想看一看这个哥哥呢,他想,他既然这么虔诚的求我,那么,我是否看看他曾经过去,有没有行过这个布施呀,修过十善业,种的福报,如果有的话,我不妨给他一些,随他的因缘,让他生起信心,希望他能够过上一个好的生活。

结果用他的天眼观的时候,他看到这个哥哥,前生后世,过去就没有一点点种的善根福德,在他的福田里面没有这个。所以他当时呢,就觉得说,真是不好意思,很懊恼,说本来你自己的心田中,没种过这个福,所以现在求呢,很可能就是没那么灵验。当然这个我们待会儿再说,这个故事是继续发展。

怎么发展呢?就是这个哥哥还是一心一意的求。求的时候,这个天神就是为了教化他,方便善巧的教化他,他就化做他的弟弟,出现在他面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呢,这个哥哥一看他弟弟来了,就很恼火,说我让你好好的在家里面种地,你跑到这儿来干什么?结果这个弟弟还说,我看你这个求天神求的这么虔诚,我也想求求。反正我求求,咱们有了福气了,就不要去种地了,不要去耕耘了,我们自然在这儿就有收获。结果这个哥哥一听,说你白日做梦,说你痴心妄想,哪儿有不去耕耘而得来的收获呢。这个弟弟,天神化的弟弟嘛,就说真的如此吗?他说必然如此,如果你不去耕耘,不去种这个田,那么秋天的时候,绝对得不到收获。

在这样的情况下呢,这个天神就现了原形了,显现出来了,教化他的哥哥,说你这么告诉你的弟弟,说没有耕耘得不到收获。可是呢,我用天眼观了一下,虽然你如此的求我,但是我就看到你在过去生中,没有种过一点点的布施供养福德。那么现在你来求我,本来我应当赋予你福气,但是你自己没有那个承载能力,所以你应当认认真真的,去耕耘你的八识心田。这样的话,对你生活的遭遇,能够随遇而安,方能够战战兢兢的去,在这个因果线上去培福,种种子,那么你才有可能得到这个收获。这么一教化以后,他的哥哥听了天神的开导,也心开意解了,就好好的回家,不在这儿做这个痴心妄想了,说求天神赐给他现世的福报,财富呀等等,回家去什么呀,种地去了。

由这一则,我们就想到说,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或者说我们去学习佛法吧,很多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去求。甚至我们有时候觉得说,以这种交换的心态,往这个功德箱里塞一点点钱,那么就希望有很大的回报。这种回报来的时候,又触发我们更大的贪欲,再更加的去,以这种贪欲而支撑的一个,所谓的虔诚心。当然它也会有因果,可是我们这个时候,就是不要忘了,第一个,不是跟诸佛菩萨来什么呢,做交易的。

我记得以前,就是有一个庙里边的一个老和尚很有智慧。那么去了一个斋主,做了一点小功德,然后就对老和尚说慈悲,希望菩萨加持,他能够来年怎样怎样,做一个很大的回报。老和尚就教化他说,说这样吧,我庙里没有车了,我也不要你做这个功德,我给你钱,你帮我去买一辆车,行吧?那这个商人觉得说,虽然我没有供养,但是我帮你买还是可以的,这不是很简单的事嘛,何乐而不为呢,说行吧。老和尚就给了他五百块钱,说你给我什么呀,买一辆奔驰回来。这下这功德主傻眼了,说五百块钱怎么能够买一个奔驰呢?老和尚就教化说,说你做这么点儿功德,你就想要那么大的回报,这符合因果吗?所以大家想想,这就是因果线。

有时候我们没有这样的去因,你怎么去感这个果呢。我们往往在现实中看见人家,可能现世拥有的这种福报很大,那么我们就会觉得说,啊呀,求不得,可能人家天生就有这么样的福气,这样的家庭,这样的事业,我呢,可能奋斗一辈子,我都达不到。这个时候,心里生起了不平衡,甚至抱怨,甚至这个仇富心理等等,这都是不可取的。只能够让自己的福报,更加的越来越折损。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相信因果,去什么呢?去效仿人家曾经所培的之因,而不要嫉妒或抱怨,人家现世所享之福报之果。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修行方法。

再者说了,就是说,当然我们也,佛门里面也讲到说,求嘛,观世音菩萨号称有求必应。一个呢,这也是佛门里边的一个方便的一个度化众生。因为他有求的时候,求福、求慧、求生净土,才向着佛法僧三宝靠近嘛。但是我们要看人家的什么呢?注重他的能求的这个虔诚心,不是他所求的这个贪欲物,这一点要认得清楚。特别有时候,虽然我们说,你看这个天神,就看到他的过去世,他没有这个因嘛,我们常说求菩萨保佑,给我怎样怎样,可是你自己也得具足这个福报。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可能佛菩萨为了度化你,激荡你的这种信心吧,他给你从中,安排一下你的这个因缘中,可能你本来后享的福报,他提前给你调出来,由于你的诚心感应,这也是可以达到的。

就像一张卡里边,也是我们每个人本自具足的这种福报,那么你求的时候,借观音菩萨这种道力,我们求的这个心的这种,不可思议的清净力。这样因缘一聚合,那还确实会有求必应,这个也是丝毫不爽的。可是问题是,就像求的时候呢,我们本来也要有这个福德,就像卡一样,你想花这个钱,那可以帮你取,但是你卡上你得有钱啊,你没有这个钱,你透支透支也可以,但是你还得往里存呀,你透支透支到一定的范畴内的时候,你违法了,那么就不但没有福报,还召来灾殃了。所以大家要知道,耕耘和收获永远是同步的。

我们现在就是,只想收获忘记了耕耘了。当然我们前边讲到的说,菩萨当然会显灵,甚至有时候也会满我们的愿,这个诸佛菩萨或者天龙护法,而问题是,如果你求的这个太越分了,纵然你强行得到过来,你没有这个福量去承载,他还会遭殃的呀。

现实生活中不是有这么一则嘛,就是某一个大的餐饮集团,他经过这个很著名的一个栏目,那么就看到一个民间的这些小吃很多。他就去一个比较落后的地方,乡村里边,老夫妻俩,一辈子就是做这个小吃过日子。结果他这个餐饮业,把它做了包装宣传以后,就把它给挖过来,买断了他的这个专利,给了他六百万。六百万老俩口一辈子农村长大,就是每天耕耘一点,每天收获一点,舒舒服服过日子,身体也很健康。结果一下子给了他这么多钱,一辈子不要说挣到了见到了,想都没想过有这么多钱。就这六百万给了他以后,三个月,这老汉这老爷子突然间就走了。可能老太太福报稍微大一点,老爷子承载不住了,就把他的命给催走了。

所以你看,有时候我们说求求求,觉得菩萨不灵,菩萨不是不灵,有时候不敢给你灵,为什么?很可能一下子你这个承载量不大,反而什么,给你招灾了。所以大家要知道耕耘和收获,因果永远都是同步的,丝毫不爽。

我记得我曾经在五台山,有一年在那儿磕头的时候,碰到五台山旁边村里面的一个放牛的一个老爷子,人家都懂得这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路过放牛的路上,最后还给我讲法一样的,我听了非常受用。他说现在的人呀,心里太那个什么呀,太贪欲多了,太躁动了。说你没有种那个因,你看见,今天看见别人出去赚了一百块钱,你没有赚到,你就发火了,可是你种了这个因,人家因有那个,所以果人家才能得那个,你没有这个因,你上哪儿去得这个果呢。你怎么能平地能起个房子呢,你没打地基呀。

所以大家通过这一则故事,我们要知道,如果我们真正的相信因果,相信佛法,那么我们一个修道者,或者我们说一个求得世间,哪怕说我们的目标低一些,求得世间的福报者来讲,你也一定要记住,就是说,种了那个因,才会有这个果。至少我们在求这个果的时候,我们还要懂得同步的去什么,一边儿去种因,一边儿让这个果呢,通过我们的诚心快速的成熟,这个是可以的。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一定要相信因果,随顺因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原文: 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者,谓父母于子,宿世有恩...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

佛也要受前世的业报

佛教认为,即使是佛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

马无夜草不肥,人有外财不发

干了亏心事,即使别人不知道,但天知、地知、鬼神知,...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

人心不正,太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纪晓岚是大学士,他一辈子都在编四库全书,所以...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

妙莲老和尚《因缘果报》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佛经中揭秘九种常见病的病因

中国人好吃,会吃,数千年来,也凝练了很多关于吃的智...

获得富贵果报的四种修法

可以让我们获得富贵的四种修法: 一、应时行施 是指应...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

如何才能增长福报呢

我们的财富,往往都是通过布施行善等等方法积累下来的...

【佛教词典】一心剎那

【一心剎那】 p0007   瑜伽三卷六页云:如经言:起一...

【佛教词典】现世

(术语)现在之世。人有生命之间也。...

【推荐】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 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

千万莫上邪魔外道的当

天津有个居士带来五、六个女孩子,那个天津女居士跟我...

爱,就是惜

数十年来,走访世界各地,常听人歌颂「爱」的伟大,并...

人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为人道的众...

怎样让家人尽快断掉肉食

问: 我从现实生活中、新闻中、书刊网络文章中看到了...

兜率净土与极乐净土优劣之差异

求生弥勒兜率净土与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却大有优劣...

一份不用花钱的礼物

一次和朋友在哈尔滨车站等车,由于时间还早,我便买了...

一位出家僧人写给父亲的信

尊敬的父亲大人慈鉴: 出家两年余未亲闻您的慈音,12月...

波斯匿王的慈悲胸怀

过去,波斯匿王与阿阇世王两军交战,二国战力相当,但...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经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

短命的原因

常听别人说:夭寿这两字,不知其义?夭寿是如何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