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六根之相是生灭的影像,没有真实的体性

净界法师  2019/08/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六根之相是生灭的影像,没有真实的体性

我们再看第二段,破异。“异”就是彼此不同体。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假设这个能见的见精跟黑暗相跟光明相,它们彼此不同体的,你跟我不同,我跟你不同,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各走各的,互不相关。这个地方当然跟事实也不符。那你可以试一试:你离开了光明相,离开了黑暗相,离开了虚空相,当你离开了所有所缘境的时候,你那个能见的见到底是什么相状呢?你没有一个所见的相状,能见的见能够表现出来吗?

事实上,当我们能见的功能离开了明相、暗相跟虚空相的时候,这个能见的功能就像是龟毛兔角,根本不存在了。所以说,当光明相、黑暗相、虚空相这三种相状俱异——这个“异”蕅益大师解释作离开的意思,当这三个都离开的时候,我们这个见根本就不能建立起来。我们常说“离尘无体”,离开了所缘的尘境,这个能分别的见根本就是龟毛兔角,根本就觅之了不可得。所以说,异也是不合道理。

我们看破或同或异。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先破相同。光明跟黑暗两种相状是互相违背的,有光明就没有黑暗,有黑暗就没有光明,所以你不能够说同体。这个前面破了。但也不能说异。“离三元无,云何或异?”离开了三种的尘相:光明、黑暗跟虚空,能见的功能也不存在,所以也不同体。这个前面也都说过了。

我们再看破非同非异。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我们先破非同。“分空分见”,当我们详细地分析这种空——空就是所缘的明、暗、虚空这种相状,以及分析能分别的见的时候,我们发觉,不管是能分别的见还是所分别的虚空,它们两个都是没有边际可得的。都没有边际的时候,那我们怎么能说它们不是同一体呢?因为你找不到两个边际。两个都没有边际,那两个只好融为一体了。所以说“非同”不合理。

那么非异呢?“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我们这个能见的功能,暗时见暗,明时见明,它的体性并不随明暗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所以你不能够说非异。因为明暗是生灭的,而我们这个见是不生灭的,所以它们不应该是同体的,所以非异。破非异。

我们看总结,总破直审。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所以,我们应该对人生的道理要详细地观察,深入地观照乃至于如实地观照。说是光明是从太阳而有,黑暗是随顺黑月而有;通达是属于虚空之相,而壅塞是归于大地而有,那么这个光明、黑暗、虚空、大地各有各的因缘。如果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创造一个能见的见精,它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因为“见觉空顽”,能见的这个根:见闻觉知是有明了性的,而虚空却是一个无情的东西。有情跟无情,它们两个既非彼此参杂地和合,也不可能上下地结合,因为体性不同,一个是有明了性,一个没有明了性。那你怎么能够说它是有自体的、它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所以这个地方是破和合相。

我们再看。“不应见精无从自出。”你也不应该说它是自然而生,这破非和合相。

总而言之,整个六根之相,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是非因缘非自然,它是当体无生。它的相状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即空即假即中的生灭的影像而已,没有真实体性。这样就破我们对它真实体性的执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管住六根获大安隐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

禅宗对六识空性的体证

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境所产生的六种认知作用,...

守护六根

今天讲守护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守护就是不叫...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

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

修行中的三种错乱过失

在修行当中,我们一般凡夫有三种过失。 第一种人,凡夫...

如何运用「一心真如」这个观法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

万法一幻丛,死生一幻场

余昔游海门,登妙高峰,入无际三昧,入楞伽室。睹东坡...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何含义

问: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这种情况怎样克服?就是佛来...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

在家佛前自受八关斋戒仪轨

(一)唱八支香赞 八支斋体,受持夜朝,关闭诸恶长善苗...

蕅益大师法语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

警惕「卧室杀手」

卧室是我们修养生息、放松身心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在装...

【佛教词典】智首

(567~635)隋代僧。安定(甘肃)人,俗姓皇甫。幼年...

【佛教词典】圣坚

东晋译经僧。西域人。久居凉州,通华、胡语文。出三藏...

是否需要抽出时间单念佛呢

问: 我现在的功课是早上拜佛两小时,边拜边默念,是...

做财富真正的主人

这是一个以商业为主流的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财富...

善择住处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告诉比丘们:在大...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

戒淫诗(图)

...

放逸的祸害

过去,有一长者专门将牛乳熬煮成香醇味美的酥油出售,...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

圣严法师:奉献越多,成就越大

有位居士来见我,因为他觉得老板给他太多工作,对他不...

解脱道的行者应依四念处而住

作为解脱道的行者,要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应如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