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净界法师  2019/09/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问:请师父开示,为我指点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尘劳,想把它安定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水最深层部分,很奇妙,我想到我的心,落入到水最深的部分的时候,我的心就定下来了。然后这个时候,我就听不到外面谁在吵、谁在讲话……

可是问题来了,就是这个时候,我虽然已经收摄到大海的深处了,但是我觉得我这时候就忘记念佛。我的意思是就是刚刚师父您提到的,一个是安住真如,一个是提起正念导归净土,我觉得这两段我没有办法连接。

净界法师答:你要强迫自己,告诉你自己,空性不是你的究竟处,它是你的过程而已,你一开始的定位就要很清楚了。

所以小乘人修空跟大乘人修空是不一样,小乘人把空性当究竟,所以他跑不出来。我们是以无所得为方便,我们是把空性当成一个休息站而已,这两个心态是不一样的。

所以你一开始在修《楞严经》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它不是一个究竟的法门,它是一个过渡,你一开始就要告诉你自己了。所以你才有办法从空里面,再提起净土的庄严了。所以你的心态就是说,当你在修空观的时候,你就告诉你自己,这只是个休息站,它不是你的终点站。

你的终点站,一定要导归到净土去。你安住空性以后,那个空性一定要跟你净土的功德,做最后的连结,一定要连结到净土去,这个才算是你大功告成了。

“空性”我再讲一次,空性只是让你暂时的休息。所以空性会给你一时的寂静,你会觉得人很轻松,因为你从因缘里面,暂时跑出来了,你不再受因缘的这种喜怒哀乐的干扰,你觉得我没有必要去活得这么辛苦,所以你会觉得很轻松。但是你要告诉你自己,这不是你究竟的,这种轻松一时而已。

人生不是追求轻松而已,是不是?“你是要往生净土的”,关键在这!所以你的目标很明确。为什么要发心?你一开始发心就要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目标要很明确,因为佛陀佛法太广泛了,法门太多了,它不像基督教只有一部经典。你深入佛陀法海,你会觉得它有很多很多的法门,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引导。

所以学佛之前,为什么要先发菩提心?就是设定你的目标,你的定位是什么?这么多的佛法进来,你怎么去安排你的定位,最后就是你的目标、发心。你的发心,你是为了要求生净土,才修学佛法的,目标要很明确。

所以你看,诸位!我们其实上了很多般若的经典,我们也偶尔都会再讲一讲净土,我们一般是这样,我们的规划就是:大概一部般若,然后顶多两部般若的经典,让“大家离一切相”,然后再讲一讲净土,有没有!会提起一下,讲讲净土,然后再讲般若,再讲讲净土,就是这样!怕你在离相的时候,你就忘了你最终的目标了。

所以诸位你自己内心的操作,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次第啦!你现在走在哪里,走到哪一个阶段,你自己要很清楚。你自己心中的历程要很清楚,你要善调其心!

“是你要去引导内心,不是用内心来引导你的”,你说:哎呀!我在空性里面感受很好。你不能听它的,你不能听感觉的,你要照你的规划来引导你。不行!这不在我规划当中,我规划是一定要从空性当中跑到净土去的。你在面对你内心的时候,你永远要有一种主导权,你要具足主导权在你身上,不但是世间法如此,佛法也如此。

你要用你的目标,来检查你的内心,看你的内心跟你的目标,是不是相随顺,如果不是,你要强迫地调整它,你必须做得了主。而不是说你的感觉很好,你很轻松的,关键这不在你的规划当中,就不可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得清净心

问: 如何得清净心? 梦参老和尚答: 这个问我清净心...

什么是真正的福德功德

问: 什么叫福德?什么叫功德? 慧律法师答: 从粗浅...

怎样看待去寺院花钱消灾

问: 师父,某寺院的护法居士给我打电话说:你得来我们...

大安法师:「诸法实相」如何理解

问: 诸法实相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诸法实相是从...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

问: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还是需要来生投...

觉得自已业障重,应如何改变

问: 如果觉得自已业障很重,应如何改变? 宽见法师答...

当别人冤枉我们,要解释吗

问: 当别人冤枉我们,或者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解释...

初学佛是否只能尊奉一位老师

问: 现在法师众多,初学应该如何选择,是否只尊奉一...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多闻佛法的重要

第一种,是我们要多闻佛法,闻思修三种智慧,闻法是非...

修行中常见的三个毛病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

明学长老:恪守印祖规约,道风远播中外

灵岩山能够像今天这样道风很好,主要是根据印光法师定...

病不是吃素吃出来的

问: 法师,自己吃净素非常的欢喜,但是身体一直病病...

【佛教词典】阿摩罗识

(术语)阿摩罗者,梵名Amala,或作阿末罗庵摩罗。译言...

【佛教词典】住自心智

【住自心智】 p0662   显扬十五卷二十一页云:住自心...

这才是有大善根的畜生

堕畜生道,你也闻不到佛法。除非有大善根的堕到畜生道...

欲诵经灭罪,当做此观心法

夫欲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

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

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

了解自己的优点

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来世间,都有各自的使命,唯有...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

文钞原文: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

环境对阿赖耶识也是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

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 阿赖耶识身为我们生命的...

佛弟子不能吃肉的经典依据

《大乘入楞伽经》 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

学佛后如何发家致富和避免损财

有些人通过杀生、欺诈等途径得到钱财,这些钱财在获得...

念佛怎样摄住意根

这个意根,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把它认真地对待过,...

八载寒窗读楞严,超度冤亲径升天

宣统二年,(一九一0年)刘文化到北京去请经,住嘉兴寺...

念佛的三大利益

一、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