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莲池大师为什么一生崇尚念佛,又勤勤恳恳劝人看教

净界法师  2020/10/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莲池大师为什么一生崇尚念佛,又勤勤恳恳劝人看教

看莲池大师的一个说法。他说“予”——就是莲池大师自称,他说:“我一生崇尚念佛(他是净土宗的祖师),但是我同时也恳切地劝修行者要看教理,因为你念佛,那颗能念的心要调伏、要安住、要引导,这都必须要有佛陀的道法作引导的。”

为什么呢?因为“念佛之说,何自来乎?”我们念佛,念佛的传承是怎么来的呢?是佛陀的“金口宣说”,然后经过历代祖师的记载,今日的末法众生才知道十万亿佛土外有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

净土宗其实不是不重视教理,净土宗的教理其中有几块是很重要的:你对极乐世界的了解,你对娑婆世界的了解,你对妄想的了解,这三块很重要。

但是,你不能漫无目标地研究教理,因为你没有太多时间,你必须要有目标地研究教理。当你有目标时——往生净土,你以这个目标去选择你要的教理。

我不同意一个人没有目标就研究教理,那就变成学者了。你的生命那么短暂,佛陀讲那么多法,你能研究得完?不可能!这部分交给学者去研究。

身为一个宗教师,我们先设定目标,然后从目标去找我们要的教理,这个很重要!没有一个法门是不要教理的!只是说每一个人需要的教理不一样,是这样子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熏染佛心》

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归付于弥陀。 也就是说,人是非常...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在以下的经文当中,佛陀都...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来衡量净土法门

问: 《楞严经》开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意为:五戒需...

临终处理的注意事项

人生苦短,人命无常,一息不来,即成隔世,超升堕落与...

净土法门的特点从法藏菩萨的时候就开始了

《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

往生到极乐后还会迷吗

问: 《妙法莲华经》说我们原来是佛,现在迷了,那我...

【推荐】净土法门的本质要点

了解这个佛的本怀之后,我们也要把出生死、成佛道作为...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虚云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

信力不够,心就容易散乱

问: 请教法师,现在念经持咒持名号,均是散乱心,心口...

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修行以后,不要贪面子,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佛教词典】形像

(图像)俱摩罗仪轨曰:次画本尊像,长一尺五寸,而作...

【佛教词典】处处经

全一卷。东汉安世高译于建和二年至建宁三年间(148~1...

杀生遭现世报三例

我姓陈,家住嘉义。最近听了一些因为残杀动物后来遭受...

谁是世第一

两位梵志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声,引来好奇的人们上前...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心境之区别

原文: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我今天在过堂的时候,看见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吃...

一步之差,千差万别

古希腊有个寓言,一个年轻小伙子练刺杀,面前有一个剑...

念佛之人当孝敬双亲,不可偏执速死求往生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有善心就有春天

古代在离王舍城西北部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冷漠国,这个...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因行与果德》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在显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视,显教...

怎样辨别真伪善知识

问: 初发心学佛,需要善知识引导,善知识的标准是什...

四无量心

菩萨须内具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

怎样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问: 法师,我们怎么去理解无常呢?怎么去面对无常所带...

「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净土宗的重点就是:你要往生,你得靠阿弥陀佛来接引你...